温心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包积液经验

2014-01-23 14:55刘建伟
中医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阳气短利水

刘建伟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心病科,河南郑州450004)

心包积液在临床上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者包括结核、病毒、细菌、原虫(阿米巴)等,非感染者包括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临床上对心包积液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心包穿刺及对症治疗为主,因手术创伤大,积液容易复发,不易被患者接受。现将笔者采用温心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包积液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案举例

例1患者,男,63岁,2013年3月12日初诊。主诉:间断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症状,自服复方丹参滴丸不能缓解。近1周来,症状加重。2013年3月6日到某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示:左房扩大,心包腔内见液性暗区,前心包10 mm,后心包21 mm,左侧心包27 mm,心尖部10 mm。诊断为心包积液(中量),进一步检查排除结核、肿瘤。因不愿心包穿刺引流,遂来本院治疗。症见:动则心慌、胸闷、气短、汗出,夜尿频,怕冷,舌淡,苔薄白,脉细缓。西医诊断:心包积液。中医诊断:心水,证属心肾阳虚、气化不利、水饮停聚。治宜温阳益气,健脾温肾,温心利水。给予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熟附片 12 g,桂枝 15 g,茯苓 20 g,猪苓 15 g,白术20 g,泽泻 20 g,白芍 15 g,干姜 9 g,葶苈子 30 g,车前子20 g,防己20 g,黄芪20 g。7 剂,1 d 1 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自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加佛手15 g、砂仁10 g,10剂。4月1日复查心脏彩超示:心包腔可见液性暗区,前心包7 mm,后心包 14 mm,左侧心包 16 mm,心尖部10 mm。心包积液减少。效不更方,上方巩固治疗2个月,心包积液消除。随访1 a,未复发。

例2患者,男,72岁,2012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发作性胸闷憋气半年余。曾先后在某医院行心包穿刺抽水治疗,排除结核、肿瘤。心包积液反复。1周前,患者因胸闷憋气加重,到某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结果示:心包腔内可探及不规则无回声,前心包舒张期18 mm,后心包舒张期21 mm。超声诊断:①心包积液(中、大量);②右房室瓣少量反流;③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为求中医治疗,遂来本院就诊。症见:胸闷,憋气,气短,咳嗽,纳差,小便量少,下肢水肿,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心包积液。中医诊断:心水(阴水),证属心阳不振、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治宜温阳益气,健脾温肾,行水消肿。给予五苓散合真武汤,处方:熟附片12 g,桂枝12 g,白术15 g,茯苓20 g,猪苓15 g,泽泻20 g,干姜9 g,白芍12 g,葶苈子30 g,车前子20 g,苏子9 g,砂仁10 g,防己20 g,麻黄10 g,桑白皮12 g。7 剂,1 d 1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增多,水肿消失。上方去麻黄,加黄芪20 g,加强益气利水作用,20剂。1个月后复诊,诸症消除。复查心脏彩超:心包腔探及不规则无回声区前心包舒张期8 mm,后心包舒张期10 mm。超声诊断:①心包积液(少量);②右房室瓣少量反流。守方巩固治疗2个月,心包积液消除。随访1 a,未复发。

2 讨论

心包积液属于中医学“痰饮”“心水”范畴。水不自行[1],赖气以动,固“心水”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脏腑亦多。“心水”病位在心,但其病本在肾,涉及脾肺。若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心阳不振,肺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常,水失所主,不循常道,停聚心包,发为心包积液。由此可见,心水为本虚标实之证,心阳不振,脾肾阳虚为本,积水停聚为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临证对心水治法以温阳化气、温肾健脾、温心利水为主,选方真武汤、温阳利水合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方中君以附子[2]大辛大热,温肾暖土,以助阳气。臣以茯苓、猪苓、泽泻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桂枝、生姜温心健脾,助膀胱气化;白芍既能防姜、术、附等温燥之品伤阴,又有利小便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温阳化气、温心利水之效。肾阳得复,脾土得温,心阳蒸腾,气化得行,尽扫阴霾,则心水可除。心包积液病因复杂,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心包积液,因此,辨证论治时应先明确病因。若结核、肿瘤引起的心包积液,应针对原发病治疗,方可获良效。对不明原因的心包积液及慢性心包积液反复发作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可靠满意。总之,中医药治疗心全积液具有创伤小、不伤正气、疗效可靠、不易复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张伯萸.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7.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8-189.

猜你喜欢
心阳气短利水
标点符号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化瘀利水方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18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