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蚕业——北方生态蚕业新模式

2014-01-23 22:50崔有善
中国蚕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阳城县阳城蚕业

崔有善

(山西省阳城县西河乡蚕桑工作站,山西阳城 0 48100)

阳城蚕业
——北方生态蚕业新模式

崔有善

(山西省阳城县西河乡蚕桑工作站,山西阳城 0 48100)

在介绍阳城县蚕业发展简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阳城县生态蚕业的具体表现,总结了阳城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北方生态蚕业新模式的经验,展望了阳城县蚕桑产业的未来。

阳城;生态蚕业;一县一业;小蚕共育;综合利用

蚕桑产业如何得以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阳城县蚕桑产业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从原始农桑文明到近代蚕桑产业,都渗透着无数蚕业科技人员创新思维、科学发展的开拓精神。近年来,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让传统产业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生态蚕业”循环发展的新路子,蚕桑科技由弱到强、由粗到精,生产模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化,从单一分散生产到生态循环经营,阳城县生态蚕业发展的模式促进了山西省“一县一业”蚕桑基地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阳城县生态蚕业发展的经验进行探讨,希望与广大蚕业界同仁共同商榷。

1 阳城县蚕业发展简史

1.1 古代和近代蚕业

阳城古称“濩泽”,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阳城至今[1]。《竹书年纪》载“商汤24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另《穆天子传》又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桑林是阳城县南部的一个古乡村,史料载明,在商周时期,阳城县已经开始栽桑养蚕。相传,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曾在阳城境内的析城山花石沟留下了动人的佳话,这无疑将阳城蚕桑的发展史向前推至4 700年前;而远古时期,人们仅仅是将野蚕所吐丝缕简单加工利用,将野蚕慢慢驯化家养,经过漫长的进化,才出现了近代家蚕的普及饲养,勤劳智慧的阳城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征服自然和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焕发青春,代代相沿,流传至今。纵观阳城蚕业史,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朝历代都是国计民生之根本。据同治《阳城县志》记载:“缫户虽多,邑中不织绸缎,皆鬻于外。”可见当时蚕丝贸易已经十分发达。

1.2 当代蚕业

阳城县蚕桑产业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先后经历了几次跨越式发展。

1.2.1 地埂四旁零星植桑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仅有桑树18.5万株,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阳城县栽桑不成规模,多是在房前屋后,地埂堰边零星栽植,桑树品种为当地的山桑。养蚕数量少,采用土种养蚕,使用树枝、草笼上蔟,产量低,茧质差,养蚕仅仅用来换取煤油和盐巴,属粗放式生产时期。

1.2.2 地埂桑树化时期 20世纪70年代,阳城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梯田层层、石厚土薄的特殊地理条件,及时提出“粮桑并举、农桑并重”的发展思路,提出“二年实现地埂桑树化,三年蚕茧翻一番”的目标,掀起了群众性栽桑养蚕的高潮。到1974年底,全县地埂桑树达到1 450万株,蚕桑生产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副业。1977年,阳城县蚕茧产量突破“百万斤”大关,跨入了全国“万担县”行列,成为华北蚕桑第1县。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全县年产茧量达到1 500 t,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1.2.3 成片桑园栽植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新的调整和改革,蚕桑产业迎来了新一轮转型期。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想种啥就种啥,什么值钱就种什么,这就为成片栽植桑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正确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勤劳致富,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看准蚕桑产业优势,号召全县群众大力发展连片桑园,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变副业为主业,提出“户均一亩桑,担着蚕茧进小康”的目标。到20世纪末,全县桑园面积4 000 hm2,年饲养蚕种6万余盒,产茧量突破3 000 t,蚕桑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阳城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仍高度重视蚕桑产业,从基地、科技、服务、龙头等环节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到2013年底,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 667 hm2,盛产高效桑园达4 667 hm2,年饲养蚕种7.5万盒,产茧量跃升到3 500 t,蚕桑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蚕农户均蚕桑收入5 600元,人均2 60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强。

2 阳城县生态蚕业发展模式探究

在经过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后,阳城县的蚕桑产业规模在扩大,效益在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蚕桑产业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使现代蚕业朝着更优、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阳城县蚕桑科技人员通过认真调研,科学谋划,理清了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北方生态蚕业新模式。

2.1 立体种植提高效益

蚕桑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为了实现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的最大化,阳城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丰产桑园建设上推行“三变”,即:稀植变密植、劣桑变优桑、旱地变水浇地。如,次营镇赛村发展节水喷灌桑园66.7 hm2,每667m2桑园饲养蚕种由过去的1.5盒增加到2.0盒,实现了旱作蚕业向节水灌溉高效蚕业的跨越,打造“一村一品”蚕桑专业村,并在桑园耕作管理上,推行“桑—禽、桑—菜、桑—薯、桑—药”等立体套作模式,多渠道提高桑园产出率。又如,芹池镇宜壁村在新建桑园内套种万寿菊药材,实行“桑—药”互促,每667m2桑园生产万寿菊1 t,收入1 000元,加上养蚕收入,每667 m2桑园收入3 000元。河北镇西交村在新栽桑园内套种紫红薯,每667 m2桑园出产红薯1 t,可增收2 000元。西河乡陕庄村吉粉爱建成5 hm2绿桑生态农场,每667 m2桑园放养七彩山鸡200只、放养华北柴鸡和乌鸡各300只,立体循环,桑禽互利,桑园鸡既可啄食杂草和害虫,又可起到松土肥田的作用,减少了桑园管理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桑园鸡不吃添加剂饲料,发育健康,肉质鲜美,深受市场青睐,全年蚕桑、桑园鸡综合收入达到30多万元。

通过多种形式的桑园立体套作,桑园效益大大提高,全县平均每667m2桑园收入可达4 000元,成为北方旱作蚕区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2.2 小蚕共育集约生产

面对当前农村养蚕劳动力紧张,蚕农年龄偏大的现实,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依托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及时研究推行温湿自控小蚕集中共育新技术,以100盒蚕种为1个共育单位,采用先进的电控加温补湿系统,实行专人、专室、专业饲育,已在芹池、次营、河北等乡(镇)逐步推广。实行小蚕共育后,省工、省力、省能源,小蚕发育健壮,单产有保障。据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2013年春季在芹池镇川河村试验调查,平均每盒蚕种产茧量较常规饲育提高2 kg,单盒蚕种增收100多元,集约生产收益明显。

2.3 “一棚两用”省力养蚕

针对全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规模养蚕户不断涌现的实际,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大胆创新,推行“一棚两用”蚕菌复合经营大棚省力化养蚕实用技术。1栋240 m2的养蚕大棚,春秋4批共饲养蚕种20盒,可收入3万元,冬春休蚕季节利用大棚培育香菇、蘑菇等1万袋,可收入2万元,1户2个劳动力的养蚕户1年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收入5万元,既省工、省力,又可提高大棚利用率,目前全县已推广大棚2 100栋。

2.4 方格蔟上蔟提高茧质

近年来,为适应千变万化的茧丝市场,阳城县在蚕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上大做文章,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全县普及推广方格蔟。所产蚕茧的上车茧率高、解舒率高、出丝率高、匀净度好,其解舒率、上车率、出丝率等在全国蚕茧质量抽样检测中,多次排名综合指标第1,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2011年全国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品牌价值 9.87 亿元,2013年提升到 9.95 亿元[2-3]。

2.5 综合利用循环经营

桑树全身都是宝,为将蚕桑生产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物充分利用、变废为宝,阳城县先后开发了桑椹饮品、桑叶茶、桑枝香菇、蚕蛹食品、蚕沙枕头、蚕丝被等蚕桑系列产品,综合产值可达1亿多元,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而且促进了农民就业、农村繁荣。

2.6 退耕还林绿化环境

由于桑树属于果叶两用型阔叶树种,不仅是经济林,又是很好的生态林;因此,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充分整合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在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治理、综合开发上鼓励栽种桑树,包括桑园品种更新和引种果桑品种、发展生态观光蚕业。这不仅充实了桑树资源,而且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改善了农业生态,一举多得,和谐发展。步入阳城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桑海翻绿浪,一层层梯田桑成行,一座座大棚绕桑田,一个个蚕妇绽笑颜。

通过以上蚕桑产业发展的有效尝试和探索,不仅使阳城县传统蚕业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健康发展,而且对改善农业生态、建设最美乡村、共创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可谓推动蚕桑发展的阳城模式。

3 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前景

阳城县蚕桑产业坚持走生态发展、集约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在北方地区独树一帜,30多年来雄踞华北蚕桑县级第1。2012年,山西省农业厅将阳城县确立为“一县一业”蚕桑基地县加以重点扶持,为阳城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插上腾飞之翅。展望阳城县蚕桑产业的未来,全县将建成丰产桑园1万hm2,年饲养蚕种30万盒,生产鲜茧1.5万t,蚕农收入6亿元,加上茧丝加工、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等产值将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蚕桑收入将突破1万元。生态蚕业的良性发展,让阳城县蚕桑品牌更响,让特色产业永葆青春,阳城县蚕桑产业为繁荣县域经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探索出一条阳关大道。

[1]山西省阳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阳城县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9.

[2]佚名.关于批准对阳城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EB/OL].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2006-12-22.http:∥www.aqsiq.gov.cn/zwgk/jlgg/zjgg/zjgg2006/200701/t20070118-26719.htm.

[3]佚名.晋城:阳城蚕茧成为全国蚕茧金子品牌[EB/OL].山西省人民政府网,2013-11-04.http:∥www.shanxigov.cn/n16/n8319541/n8319657/n8324722/17595279.htm l.

[S88-9]

C

1007-0982(2014)04-0053-03

2014-05-13;

2014-08-07

崔有善(1962—),男,山西阳城,中专,助理技师。

Tel:13209871998,E-mail:cszxlxb@sina.com

猜你喜欢
阳城县阳城蚕业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阳城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经验浅谈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山西阳城县赛村 开发桑蚕新品 农桑迸发活力
天下为家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