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2014-01-25 08:53李自芳孙荣华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胶棒利多卡因宫颈

李自芳 柳 颖 孙荣华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16100)

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李自芳 柳 颖 孙荣华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16100)

目的 观察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9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按常规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在应用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进行镇痛后,施行人工流产术。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4%,对照组镇痛有效率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扩宫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是一种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人工流产术;镇痛;宫术宁胶棒;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术用来作为对避孕失败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也用于因疾病不宜继续妊娠、为预防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而需终止妊娠者,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负压吸宫术。为减少人工流产术中患者的疼痛,近年来,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中心门诊收治的100例行人工流产患者,全部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均符合人工流产手术适应证,均为自愿要求手术、且无手术禁忌证者。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27.6±12.47)岁;孕次1~3次;孕龄6~9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孕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 2%盐酸利多卡因,5 mL/支;宫术宁胶棒1支。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术前准备,均由技术熟练的医师按常规操作,由专人记录体温、脉搏、血压、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情况、出血量、不良反应、受术者疼痛程度及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1.3.1 观察组 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分别于宫颈3点、9点或4点、8点处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2.5 mL,然后将宫术宁胶棒推入宫颈口,取出推杆。1~2 min后牵拉尾丝,取出胶棒,宫口明显松弛,即可手术。

1.3.2 对照组 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按常规施行人工流产术。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患者疼痛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评价镇痛效果。

1.4.1 疼痛程度 分为4级:①0级,无疼痛感,仅有轻微的腰腹酸胀,稍感不适;②Ⅰ级,感觉轻微疼痛,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③Ⅱ级,明显腰酸、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尚可忍受;④Ⅲ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喊叫,烦躁不安。以0级和Ⅰ级疼痛者的例数计算镇痛有效率。

1.4.2 宫颈扩张程度 ①显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6.5号扩张器。②有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5.5号扩张器。③无效:宫颈坚硬,需用小号宫颈扩张器依次扩宫至可通过6.5号扩张器。

1.4.3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判定 当患者出现心脑综合征、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等症状,血压下降至<90/60 mm 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15 mm Hg,心率<60次/min或较原心率下降>20次/ min时,表示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

1.5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疼痛情况 观察组50例中,疼痛0级19例、Ⅰ级28例、Ⅱ级3例、Ⅲ级0例,镇痛有效率94%;对照组疼痛0级0例、Ⅰ级2例、Ⅱ级38例、Ⅲ级10例,镇痛有效率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扩宫情况 观察组50例中,宫颈口扩张显效38例、有效12例,扩宫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宫颈口扩张显效1例、有效29例、无效20例,扩宫有效率60%。观察组扩宫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时间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0±1.0) 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0±1.5)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工流产综合征表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中疼痛是因扩张宫颈、负压吸宫时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释放一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所致。宫颈内口处副交感神经感受器最为丰富,扩宫时受到刺激,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和冠状动脉痉挛,据报道,术中宫颈扩张时及吸刮终末时为疼痛最强时段。因此,探寻负压中采取扩张宫颈和镇痛的方法十分必要。

利多卡因是氨酰基局部麻醉药,用于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在阔韧带底部扩散1~3 min后,能阻滞子宫-阴道神经丛和子宫颈大神经节。注射利多卡因时,为避免误入血管并提高麻醉效果,应注意:①注药前应反复回吸,无回血方可注药,如有回血应退出,再稍调整方向;②注射药液的速度应慢(30~50 s,慢注射是安全有效的);③子宫动脉很有可能位于宫颈旁外侧,所以,应稍微靠骶外侧进针(4、8点位置)。

宫术宁胶棒是由地卡因与山莨菪碱(654-2)制成的凝胶。长效酯类局麻药物盐酸丁卡因吸收分布快,穿透宫颈黏膜能力强;山莨菪碱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使宫颈松弛,易于扩张,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进行镇痛,不影响支配子宫肌肉活动的神经传导,子宫收缩正常,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但未进行定量统计,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宫术宁胶棒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是一种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1672-7185(2014)11-002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1.013

2014-04-08)

R169

A

猜你喜欢
胶棒利多卡因宫颈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趣玩撕贴画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盘子大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