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2014-01-25 21:29李慎民刘瑞莲牟宗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充分性透析液血透

李慎民 刘瑞莲 牟宗峰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李慎民 刘瑞莲 牟宗峰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目的探讨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透析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稳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0例。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 mL/min,血流量定于250 mL/min时,行2个月透析治疗后,将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800 mL/min,血流量定于300 mL/min。比较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前后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尿素下降率(URR)、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Ρ)水平、血肌酐(SCr)、血清清蛋白(ALB)及充分透析患者所占百分率情况。结果血透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血流量为300 mL/min时可提高Kt/V及URR,与500 mL/min透析液流量及250 mL/min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而ALB、Hb、SCr、CR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后充分透析患者所占百分率为90%,显著高于提高前(70%,Ρ<0.05)。结论对于常规透析方法充分性较低的患者可选择在300 mL/min的血流量及800 mL/min的血透透析液流量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较好。

透析;透析液流量;透析充分性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作为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将身体的血液通过管道引出体外,进入空心纤维组成透析器,空心纤维中为与机体环境相似的透析液,通过物质之间的扩散和对流,达到去除血液中的废物,保持机体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的目的。临床上我们通过提高充分透析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1],患者的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情况是判断预后及治疗情况的评价指标[2]。本文通过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进行研究,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系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患者情况均稳定。其中男12例子,女8例,年龄54~68岁,平均年龄(61.5±4.0)岁,血液透析时间平均为(10.0±2.5)个月。所有患者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及感染情况。

1.2 方法

透析机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型号为4008s和4008B,三醋酸纤维素膜采用日本尼普洛公司生产,面积为1.3 m2。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碳酸氢钠透析,每周3次,每次4 h,肝素抗凝,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 mL/min,血流量定于250 mL/min时,行2个月透析治疗后,将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800 mL/min,血流量定于300 mL/min。透析3个月后,对患者的透析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

1.3 比较标准

选取患者进行流量调整前后的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尿素下降率(URR)、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Ρ)水平、血肌酐(SCr)、血清清蛋白(ALB)进行测定。充分透析的标准为Kt/V在1.2以上,URR高于0.65%[3],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流量调整前后的透析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Ρ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Ρ<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血透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血流量为300 mL/min时可提高Kt/V及URR,与500 mL/min透析液流量及250 mL/min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而ALB、Hb、SCr、CR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后充分透析患者所占百分率为90%,显著高于提高前(70%,Ρ<0.05)。

3 讨 论

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取决于残余肾功能、心血管稳定性、蛋白质摄入量、体表面积、工作量、透析器面积和透析液性质、透析方式。国内外各中心采用的透析方式有:适时透析,开始透析时患者几乎没有尿毒症症状;晚期透析,当肾小球滤过率<5 mL/min或出现尿毒症症状时才开始透析;递增透析是指当患者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2.0时开始透析,透析剂量随残余肾功能的逐渐减少而增加;足量透析不考虑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只有达到透析标准就开始足量透析治疗。现阶段Kt/V、URR的测定在临床血液透析上被广泛的应用,成为血液透析治疗的检测方法。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临床上多认为通过提高透析液流量及血液流量的方法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是十分小的。但是现阶段研究又发现[4],通过提高透析液流量及血液流量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尿素清除情况,提高清除率。本文研究中,临床常规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 mL/min,血流量定于250 mL/min,患者的透析的充分性为51.3%,我们将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800 mL/min,血流量定于300 mL/min时,研究发现Kt/V、URR的值显著提高,患者的透析的充分性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这说明通过通过提高透析液流量及血液流量的方法对者的尿素清除情况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常规透析方法充分性较低的患者可选择在300 mL/min的血流量及800 mL/min的血透透析液流量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1] 廖淑惠,郑建华,陈兴娅.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93-94.

[2] 王湄川,刘沧桑.血液透析中防止低血压的探索[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1):602-604.

[3] 傅鹏,苏红,何呜峰.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5):434-438.

[4] 石东英,孙德珍.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39(5):577-578.

R459.5

B

1671-8194(2014)10-0124-01

猜你喜欢
充分性透析液血透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再谈高三化学讲评课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充分性语文课堂涵泳初中生核心素养
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的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