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物外科与产科的教学改革

2014-01-27 02:46白永平彭江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科兽医病例

白永平 彭江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动物外科与产科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动物外产科手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动物疾病诊疗三大部分。该课程为培养未来大型现代牧业临床兽医师,使其具备动物外产科疾病防治、诊疗和护理等方面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并为今后从事兽医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现阶段,高职院校所用教材是从本科院校转化而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理论性深,面广量大,实用性差,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生不易读懂,不易理解,较难掌握等问题。为此,进行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寻找更能够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不足。

1 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1 课程的培养目标

课程紧紧围绕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满足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应用需要为宗旨进行教学设计,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工作岗位群所必需的技能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引入临床兽医外产科高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实践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生产全过程,以掌握动物外产科疾病手术治疗的全面技能;强化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建立和强化了对未来临床医师工作的无菌操作理念,教学采用工作任务与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实验动物模拟动物外产科疾病进行实训,培养和训练学生无菌技术和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使学生掌握检查、诊断动物外产科疾病的基本方法;对患病动物表现的临床症状、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处理动物外产科疾病的步骤、方法。

1.2 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设计和思路

1.2.1 实施“以工作任务作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工作任务作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显著提高。在工作过程中,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工作,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2.2 构建产学结合、真实工作的平台

与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产学结合、真实工作的平台,使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份”与“兽医师身份”融为一体、使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融为一体,实现“厂中校”,对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学习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在就业时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

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3方面:(1)常见疾病的临床处理方法及外科手术方面的基本知识;(2)常见的外产科手术以及典型手术的操作技能;(3)以先进的临床兽医技术和知识,外科医疗技术进展等。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是以临床兽医这个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的,选择常见的外产科疾病进行教学。根据市场需求,教学主要以猫狗宠物为主,辅助添加部分大型动物的诊治。而教学组织则是以工作任务为主导,主要以实训教学的组织为主,让学生在模拟的临床兽医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突出实用性。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多种教学方法

3.1.1 案例教学法

教师提供一个动物疾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调查资料、文献,整理成综合分析报告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1.2 工学结合教学法

学生在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学习,见习和观摩实训单位指导教师临床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学生身份”与“兽医师助理身份”融为一体,使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融为一体,对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企业相应岗位快速上岗起到很好作用。

3.1.3 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本课程教学后期,为了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给一个兽医临床上的病例,提示疾病的症状和所要完成要求,让学生以5~6名为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该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能力,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

3.1.4 项目任务教学法

以模拟动物病例项目任务,把兽医临床实际项目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可使学生及时适应兽医临床实际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3.1.5 现场教学法

在结合学院动物医院临床典型病例的防治方法,将学生带到现场进行观察识别,在真实的环境中接触兽医临床实际,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教学工作也变得十分轻松愉快。

3.1.6 实物演示法

如动物体躯构造、手术部位特征等内容,授课时以实物进行演示,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学习记忆深刻。

3.1.7 边讲边观察实训法

充分利用我院教学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大部分内容在实训室边讲边看边示范边操作边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3.1.8 多媒体教学

经过几年的素材积累,课程组已完成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部分手术教学录相资料,演示手术过程活灵活现,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3.2 以临床病例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完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以案例讨论法和项目任务法为例,前者是围绕一个疾病(如犬肠坏死),教师选择不同表现的四个病例(肠扭转、肠阻塞、肠套叠和肠肿瘤),而后者是教师预先确定了几种常见疾病手术(如去势术、胃切开术、肠管吻合术、消声术、气管切开术)等,将学生5~6人为一组。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完成目标,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有的书写病例摘要、有的查找文献资料、有的制作课件、有的负责课堂讲解、查阅总结实施手术的方法步骤;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教科书、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该疾病的理论知识,制作幻灯片。最后作为重点发言人,以病例为切入点,围绕该病例向其他同学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实施手术治疗难点、要点、注意事项。老师引导同学们自由提问、讨论,由主讲同学回答问题,从中发现学生自学后对该疾病理解的不足或错误之处,最后教师在总结中纠正不足或错误,仅对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图片、影像多媒体资料再作精讲和示范操作,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全组同学动员起来,发言积极,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同学的自学潜能,培养了同学的各种能力,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内容生动、易于师生交流、便于记忆,效果良好。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理论学习变得主动,培养了自学的能力,学会并熟练掌握获取医学信息的方法,锻炼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受到学生欢迎。

3.3 其他辅助教学措施

3.3.1 成立课外学习兴趣小组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成立动物外产科手术兴趣小组,设立专职指导教师,采用课外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制定兴趣小组学习计划,确定专题进行疾病的病例总结或专题综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3.2 模拟动物疾病在动物机体上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在教学手段上,以模拟疾病动物体上进行临床检查训练和外产科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应用多媒体,辅以教学视听光盘录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与临床兽医实际相同环境中实训,学习效果极大的提高。

4 改变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据此,我们建立了新型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评价标准,注重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考核,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占总分数的30%,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占总分数的45%,动物疾病处理综合分析报告和平时实训报告占总分数的25%,使考核真正反映出学生对动物疾病处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全面评估了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5 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法,通过增加病例分析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受到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2)在教学手段上以模拟动物疾病体上进行临床检查训练和外产科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与临床实际相同环境实训,学习效果极大的提高。

(3)在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学习和观摩动物外产科临床病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诊断治疗动物疾病的资料,有利于掌握诊断和处理临床病例能力。

[1]刘征.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43-44.

[2]钱明珠,王申锋,胡梅,等.高等职业院校动物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186-188.

猜你喜欢
产科兽医病例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病例”和“病历”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