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政策下完善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的对策研究

2014-01-27 21:26陈继红何新华
造船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自贸区保税

陈继红, 宁 越 , 何新华

(1.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上海 201306; 2.西东海事研究院, 上海200082; 3.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自贸区”政策下完善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的对策研究

陈继红1,2, 宁 越1, 何新华3

(1.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上海 201306; 2.西东海事研究院, 上海200082; 3.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方便旗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中资船舶移籍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方便旗及相关船舶登记制度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建立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提出了未来完善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的相关对策。

方便旗 洋山 船舶登记制度 自由贸易区

1 相关制度问题的由来

1.1 相关历史背景

国际海运船舶的方便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存在,并迅速蔓延。1958年《日内瓦公海公约》首次就船舶与船旗国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真正联系”的概念。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海洋公约》也规定各国应履行船旗国义务,每个国家应确定对船舶给予国籍、船舶在其领土内登记及船舶悬挂该国旗帜的条件,国家和船舶之间必须有真正联系,每个国家应对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有效地行使行政、技术及社会事项的管辖和控制[1]。

尽管如此,世界海运业采取诸多解决的措施,但方便旗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海运界的方便旗问题依然存在,并越来越多。《1986年联合国船舶登记条件公约》就船舶登记条件的规定并不具体和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对方便旗国籍登记的制度事实上已经有了承认[1]。该公约的通过,使得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防止本国更多的船舶移籍方便旗国籍,建立了国际船舶登记等新的船舶登记制度。这为中国方便旗问题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就历史沿革而言,我国方便旗船舶出现于建国初期,当时许多国家与我国没有建交,以“联合国”的名义对华实施封锁和禁运政策,使我国船舶只能以国际合作和将船舶在境外注册等方式来开展远洋运输。但新世纪以来,中资方便旗船舶问题,除了上述有关贸易及政治外交方面等方面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源于经济和经营管理因素,这使得方便旗问题的解决极为复杂。

1.2 相关制度的探索

2007年,我国开始探索实施中资国际航行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上海、天津及大连三地对国际航运船舶进行特案免税船舶登记。船舶特案免税政策是一次性政策,对前来登记的船舶船龄等条件做出了限制,对符合条件的船舶回国登记免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但自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实施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后,航运企业前来免税登记的效果并不明显,登记的船舶数量十分有限[2]。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将此特案免税政策的执行日期进一步延长,由2009年7月1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3]。

特案免税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在税收等问题解决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但涉及船舶回归登记等其他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因此这些特殊政策实施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继续推行[2]。而且国务院在批准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和延长期限的同时,要求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新的船舶登记等航运政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资船舶悬挂外旗经营等问题。2011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中国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2012年天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政策等各种登记政策制度不断推进实施,改革步伐逐步开展。

2 中国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的意义及问题

2.1 新船舶登记制度建立的意义

船舶登记服务作为船舶及其相关服务要素集聚的关键途径,在国际航运中心软件服务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施完善合理的船舶登记政策,将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登记服务竞争力,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世界航运“话语权”和世界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我国船舶登记制度的改革一直处于艰难地探索中,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改革新政步履艰难。全新的中国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就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1年交通运输部正式将“中国洋山港”作为一个新的船籍港,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保税船舶登记服务试点,为中资外籍船舶和中国建造船舶保税登记开创先例,这是我国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地区)船舶登记创新理念,试点探索中国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重要一环。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为开展围绕船舶资源的航运金融服务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从理论上讲,这是上海综合保税区贯彻落实国务院19号文件精神,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新船舶登记制度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2.2 新船舶登记制度尚存的问题

从目前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虽然新的登记政策在某些问题和条件上进行改革创新,但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截至2013年9月,新的船舶登记政策只吸引“冠海朝阳”、“向珠”等极少数船舶回归登记,这说明该项新政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亟待完善。

与2013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4]确定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天津模式”相比,无论是上海的“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政策,还是天津的“国际船舶登记”政策,从其政策的本质来看,两项政策改革的本质大同小异。“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将洋山作为一个特殊的中国籍国际航运船舶登记港,在登记机关、登记条件、营运航线、船舶税收、船员个人所得税、船舶检验、船员雇佣、船舶保税融资租赁等方面做了创新。天津的新政也类似地从登记条件、船员配备、登记种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目前两项政策均在试点推行,船舶登记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境外船舶登记政策环境比较而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船舶登记政策必须在服务理念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3 完善中国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的对策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自由贸易园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自贸区方案”),明确要求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并借鉴已在天津试点的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记制度[5]。目前,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政策,需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登记服务的影响力和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形成保税船舶登记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服务理念。与香港船舶登记相比,上海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服务在工作效率、服务模式、注册时间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6]。船舶登记是一项国际化的服务,境外高效优质的登记服务模式给上海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因此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服务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登记理念的基础上。建议为适应洋山船舶登记的国际化服务需求,设立独立第三方的船舶登记服务机构,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加快船舶登记时间,提高船舶登记效率,改善船舶登记服务。

(2)发挥上海宏观政策平台优势,完善制度的配套政策。中资方便旗回归登记不应理解成简单的一项或几项改革措施,而应是中国航运事业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必须作为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来完成。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效果不理想的教训可知,仅从几项优惠措施去解决船舶移籍问题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必须需要一整套能与其他注册国家(地区)竞争的完善制度体系。

目前,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试点实施,具体配套政策必须明确和完善。未来有关这项船舶登记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政策推行和配套政策的系统完善。建议积极发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宏观政策平台作用,对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进行配套政策创新,在船舶融资、船舶抵押、船舶保险、船舶交易、公司登记、税务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中国洋山保税区内形成符合国际船舶登记和经营需求的环境,并建立一套能与境外船舶登记国家(地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体系[7]。

(3)不断推进和创新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服务业务模式。从登记服务的船舶看,目前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还主要为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服务。对于从事海洋工程作业的海洋石油勘探、海洋工程生产服务等各类海洋工程船舶的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展。随着我国国际航运中心融资软环境的改善和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保税区内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需求不断增多,而目前我国的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参照光船租赁登记进行,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应在相关法律完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船舶融资租赁服务模式,便利相关船舶金融租赁企业,促进航运金融服务发展。

(4)逐步推行洋山保税登记的船舶国内航运业务市场开放。从营运便利性角度分析,悬挂“方便旗”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要有重大突破,必须将国内航行权开放给予洋山港保税船舶登记。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自贸区方案”已明确将放开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5]。因此,为提升洋山保税船舶登记的竞争力,应在此沿海“重箱捎带”开放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船舶登记的优惠政策,逐步试点推行洋山保税登记的船舶国内航运业务的市场开放。

4 结语

洋山保税船舶登记制度应从充分发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创新优势,在船舶登记理念、配套政策体系、服务业务模式以及市场开放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才可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1] 陈继红,真虹,宗蓓华.中国"第二船籍登记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研究[J].航海技术,2009,32(2):78-80.

[2] 陈继红.中国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效果及船籍“回归”的对策[J].造船技术,2011,6:1-3.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R].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交函海(2013) 161 号) [R].2013.

[5]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8号)[R].2013.

[6] 张惠良.中国香港船舶登记制度[J].世界海运,2009,32(2):70.

[7] 陈继红,真虹.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及其政策框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2):67-71.

Research on the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 of China’s Yangshan Bonded Ship Registry System under China’s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Policy

CHEN Ji-hong1,2, NING Yue1, HE Xin-hua3

(1.College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2. Seatones Maritime Academy, Shanghai 200082, China;3.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The problem of flag of convenienc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world, the China’s government has been making effor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flagging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lag of convenience and ship registry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gshan Bonded ship registration system.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Yangshan Bonded ship registry system in the future, combining with the overall scheme of China’s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Flag of convenience Yangshan Ship registry system Free Trade Zon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04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60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4YZ109)。

陈继红(1981-),男,博士。

U699

A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自贸区保税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
CCS党委书记孙立成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