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训练强度的应用对舞蹈训练的重要意义

2014-01-28 07:20陈晓鹏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74
大众文艺 2014年13期
关键词:训练量训练课机体

陈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一、选题背景

在我国的舞蹈训练中,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训练学生舞蹈基本能力或舞蹈技术技巧时,总是追求动作练习的数量来达到训练的效果。“每天早功踢腿一千次”,“一节技巧课小翻两百个”对于很多学舞蹈的孩子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影响了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身体损伤,以及身材的不良变化。这样的训练方式显然不符合当代舞蹈的发展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在训练中追求训练质量,而不是数量,巧妙运用训练强度,以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二、舞蹈训练强度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

1.速度

速度是指单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的快慢程度。动作完成的速度越快,训练强度就越大。例如,在单一技术技巧的训练中,侧手翻的摆腿速度,原地飞脚的蹁盖腿速度。教师在训练学生时,对于这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动作,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要求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去完成动作,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更大强度的刺激。

2.节奏

节奏是动作重复的时间量度,指在组合的单位时间内重复进行的动作次数。当单位时间或组合长度相同时,动作重复次数多,节奏就快,训练强度就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节奏不同,人体即使是在完成相同的动作,参与工作的肌肉的工作形式也会不同。节奏越快,强度越大,练习者完成起来也会越困难。随着节奏的加快,不仅需要完成动作的原动肌要更加快速地在收缩与松弛中转换,而且对保持身体姿态的固定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把上小踢腿的训练中,教师在一个八拍的音乐中,将原来一拍一次的小踢腿动作改为两拍三次的小踢腿动作,这就意味着节奏加快,动作重复的次数变多,从而提高了训练强度。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改变动作的节奏来提高训练的强度。

3.高度

高度是指环节动作或身体腾空时,环节重心或身体总重心所达到的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垂直距离越大,高度就越大,训练强度就越大。例如,在把上控制的练习中,后腿120度的探海舞姿控制就要比后腿90度的探海舞姿控制的训练强度大。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时,应不断地打破学生先前已经适应的动作高度,追求新的高度,用高度的增加来提高训练强度,挖掘学生身体的潜能。

三、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对机体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对机体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由训练强度刺激所引起的机体的反应比较强烈(如训练后身体感觉异常的疲惫或有强烈的肌肉酸痛感),能较快地提高身体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所产生的适应性影响比较深刻。但相对来说,机体所产生的适应不太稳固,消退也较快。如果不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训练,先前取得的训练效果就会丢失。因此,机体在适应了某种强度的训练后,必须不间断地继续安排练习,并且在原有强度的水平上适当增加强度,才能将先前的训练效果保持住并继续取得训练效果。

四、为何训练强度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比训练量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1.从训练目标角度分析

从训练目标角度讲,舞蹈舞台表演和舞蹈比赛的核心就是训练强度,看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训练质量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度指标,要提高训练质量就必然要加大训练强度。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当舞者跳到最累的舞段时,要想高质量地完成一个技术技巧会比平时在基训课上单一完成同样的技术技巧困难得多。有很多老师会片面地把这样的问题归咎于学生“体能不够好”,但是如果从训练课的角度找原因的话,我们会发现是教师在训练组合的编排上做的不够好,总的来说就是强度不够大。在平时的基训课上,教师如果总是以低强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话,学生只是具备了在这种低强度负荷的刺激下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并且获得了一种错误的“成就感”,一旦在舞蹈作品表演中,强度负荷刺激增大的情况下,他们就不能像在基训课上那样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种动作了。所以,教师要从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的实际出发,重视训练强度的应用,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编排出强度较大的组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学生在承受较大强度刺激时,具有高质量完成各类动作的能力。

2.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

从生理学角度讲,训练强度在单位时间里直接反映了训练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对机体的适应性变化起着比训练量更为重要和深刻的刺激,没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就不能引起机体的适应过程,而过多地运用训练量容易引起肌肉体积和重量的同步发展,容易破坏舞者的形体美,任何以破坏舞者形体美为代价的训练都是失败的。这一点在训练学生力量能力和技术技巧时表现的最为突出。例如教师为训练学生的腿部力量,经常会安排大量重复的踢腿练习或跳跃练习,这样练习表面上看取得了可喜的训练效果,学生的腿部力量有了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学生腿部肌肉围度的增粗。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过多应用训练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处理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以保持体形为舞蹈训练的重要前提,多运用强度的手段进行训练,避免在训练学生各种能力时,肌肉过分增粗。

3.从训练课条件角度分析

从训练课条件角度讲,在舞蹈训练课的时间范围内,教材容量非常大,一般来说,无论是舞蹈中专学校还是舞蹈高等院校,都会开设基训课、技巧课、民间舞课、身韵课、现代舞课、剧目排练课等多门课程,学生没有条件更多地重复某一堂课中的某一个练习动作。因此,舞蹈训练课上不可能无限度地增加训练量,只有训练强度的持续增加才是不断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方法,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在有限的训练课时中追求最佳的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训练量训练课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邓俊峰作品选
被偷听的训练课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