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2014-01-28 07:20李晓溪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20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3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学科专业

李晓溪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200000)

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冲破了传统的单一学科束缚,交叉学科的时代已然到来。教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交叉学科的时代背景下,交叉学科教育与学科交叉活动紧密相联。

学科交叉活动是两个以上学科交互的行为,从简单的思想交流,到各种概念、方法、过程、认识论、术语和数据的整合,乃至研究与教育的重新组构。进行交叉学科活动的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通过学科间交流将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致力于共同的命题。1学科交叉活动并非多门学科的简单拼凑和堆积,而交叉学科教育是在多门学科之间寻求共通的切入口。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融合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跨界智慧产业,开展交叉学科教育,用交叉学科思维审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20世纪以来,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填补了之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产生的鸿沟,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学科专业。动漫、游戏、艺术设计、数码音乐、影视特效等艺术专业,就属于交叉学科。这些专业不仅在艺术门类之内进行交叉,还与计算机学、物理学、数学、航天学、心理学、医学、文学等横向交叉,并逐渐转向多维、创造和开放。以往艺术家与工程师对彼此并不十分了解,如今,信息技术为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打开了一道大门,艺术家有可能变成工程师,工程师有可能变成艺术家。2这道门突破了传统、狭隘的思维方式,打通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道路。

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特征,决定了以交叉学科教育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源于向西方的学习与继承,呈现出专业越来越细分的样态——实际上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反省原有的教育体制,尝试突破学科间的界限——专业细分是高校各个院系与专业之间缺乏交叉融合的机会、师资队伍单一化、教学评价体系不足、复合人才培养空间设置困难的主要原因,它导致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不完整,从而受限于各自门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不强,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艺术学科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学科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征有关。加强知识整合度,建立以艺术学科为中心的交叉学科教育平台,要以下面五点为前提: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是跨界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要以交叉学科教育为定位。只有在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系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学科体系,也才有可能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与文化、科学相融合的产业,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应遵从社会需求,以艺术学各专业为主,以艺术学学科为支撑,融合其他专业学科,确定人才培养的模式。

第二,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与其他产业的人才有着本质不同,既不同于精英型人才,也不同于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看重产品物质层面的价值,也关注精神层面的价值,既要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也要懂得经营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要充当不同知识领域、思维方式、社会模式之间合作、交流的中间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才能适应产业的需求。在对有天赋的艺术精英型人才发掘和培养的同时,要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向产业型人才培养的转变,以交叉学科教育为基础,强调专业教学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增大专业学习的自由度,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突破学科院系壁垒,建立综合科研平台。交叉学科教育必然是在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关联与交叉中寻找内在联系,整合已有知识。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特征要求教师掌握的知识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单兵作战无法完成文化创意产业科研课题。建立综合科研平台,突破学科院系的壁垒,拆掉“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墙、拆掉“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是教师培养综合能力、依靠团队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并且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综合科研平台的建立,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在学科交叉互动与彼此的合作中,教师能够找到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面对的问题,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寻找研究方法,最终自我提高。这是一个互助共生的平台,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向对方学习,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想法,也是最大程度贴近产业发展的手段。

第四,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目前中国高校实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教学与科评价机制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从聘任、评估入手,扩展思路,制定相关晋升、聘任政策,以艺术院系为主,成立联合管理机构,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联合聘用,力求全覆盖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鼓励教师自我发展,通过交叉学科寻找突破口,调整教学方法,改变固有思维方式,在生成课程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能力。

第五,以艺术学科为原点,形成多学科支撑的课程群。从某种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素养。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偏向单一化,缺乏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互通。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形成以艺术学科为原点的多学科支撑课程群,将课程内容、形式进行全面整合、优化,最大限度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合作、借鉴、互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将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相结合,形成层次分明、突出关联性的课程结构。课程群是组建跨部门、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基本,也是相应教学评价机制水到渠成的前提。

课程是学科专业的建构骨架,课程群打造是人才培养机制中的重要举措。课程群以某专业课程为基础,开设若干子课程,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课程群从属于某个学科,但并不单一,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独立又密切联系。

交叉学科教育平台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群设置,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完善知识结构。以艺术学学科为基础,利用模块教学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按照产业需要,以“能力为中心”,公共课基础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选修课平台及选修课模块共同建构一个渗透型课程群平台。在课程群平台上,公共课基础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联系、逐层递进,选修课平台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群构成,这些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模块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最近发展区设置,学生在修完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与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具体到课程群平台内容,公共基础平台开设通识课程,为学生奠定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学科基础平台互有交叉;学科基础平台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社会调研,增强阅历,开阔眼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设置宽口径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注重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专业领域。按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分类,管理类学生着重于基础训练,创意类学生加入创意想象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平台中加强创造性思维与多方位创意训练,此类课程在工作室开设,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穿插创意思维训练,是课程群中最核心的课程;任意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部分。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知识结构;专业选修课可以分为基础技法、理论鉴赏、创作实践三类,属于技能性课程,旨在打通专业界限,鼓励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公共课基础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选修课平台共同建构的课程群平台,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既体现学科交叉的特性,又不失专业特色和创新,将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利保障。该课程群的特征之一是课程体系完整,每一平台与模块的知识结构具有相关性,不能随意分隔,保证了知识结构内在的相互联系,不同的平台与模块课程包含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具有完整性。此外,课程群体系采取开放式教学法,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顺应了综合素质的要求,既关注了学科性、专业性,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是课程群的具体执行者,该课程群建立在交叉学科教育的大平台上,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与学互动环境,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跨学科团队,能够推动交叉学科学术氛围,同时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了保障。

交叉学科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实践经验也相对匮乏,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机遇,也将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注释:

1.Center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CERI).Interdisciplinary:Probl ems of Teachingand Researchin University[M].Paris:CERI/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72

2.Adams,Randy,Steve Gibson,Stefan Muller Arisona,eds..Transdisci plinary Digital Art.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8

[1]皇甫晓涛,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卷增1期)

[2]殷宝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9(10)

[3]杨燕英,张相林.我国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开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9)

[4]汪碧波.“1+N”多师制项目模块教学庶谈——以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性专业课程为例[J].装饰,2012(03).

[5]王曦.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昆士兰模式”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

[6]马凤芹,王凌霞.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2013(6).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学科专业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学科新书导览】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超学科”来啦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