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改变正在发生

2014-01-28 11:04宋慧欣
自动化博览 2014年1期
关键词:建设部试点智慧

文/宋慧欣

智慧城市,改变正在发生

文/宋慧欣

看病——轻症无须到医院,医生可远程对病人进行诊疗;重症病人无须出远门,就可以请北京、上海的专家“空中会诊”。

入学——请进“智能校园”。上这个平台,你就可以知道,孩子何时已经进入学校,是否已经放学,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

出行——位于城市中无数的感应装置让数据中心能在几秒内为你指出最便捷的通行道路。

……

这正是智慧城市为我们描绘的未来,而这样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

在美国迪比克市,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数字化并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具体而言,该市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18个路边监视器,利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和自动拍照等技术,实现了对一切车辆的自动识别。借助这些设备,该市在周一至周五6时30分至18时30分之间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从而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40%。

素有“自行车之城”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绿色交通方面成绩斐然。为促使市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轨道交通,该市通过统筹规划,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公里之内就能使用到轨道交通。1公里路的交通显然还要依赖群众基础深厚的自行车。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等服务设施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2011年6月,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向世界展示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雄心。例如,首尔提出,发放证明书、缴纳税金等现在由政府机关和网站提供的行政服务,从2012年按阶段向使用手机的方式扩展。到2014年,市民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81项首尔市行政服务。由首尔市、区及市的下属机关提供的3万余项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预约工作也将被统合到一处进行。

所谓“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形态,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在中国,基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改变也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以我国第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为例,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统计表明,北京东城区实施的“数字城管”系统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0%,而过去只有30%左右,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率为90.34%,平均处理时间为7.5小时,而过去要一周左右,案卷处置结案率为90.53%,平均每周处置问题390件左右,处理问题件数是过去的5.4倍,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总共有193个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今年10月,我们已经完成了其中90%城市的任务书签署,这也就意味着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实质性的启动和建设阶段。”在日前举办的高交会“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中心的总工程师万碧玉公开表示。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9年提出,我国自2012年开始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2012年12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

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必将促进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有专家预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12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亿美元,这无疑将给自动化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期,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智能仪表、工控机以及SCADA等工业软件产品都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猜你喜欢
建设部试点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标准汇编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