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4-01-29 08:15胡海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0期
关键词:微量痉挛状况

胡海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5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胡海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探讨成人破伤风救治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例破伤风病人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通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方法,良好的镇静控制痉挛,必要的气管切开,呼吸道保护等针对性的治疗和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破伤风患者;护理;体会

破伤风的产生一般是由于身体受到创伤产生伤口,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极易产生病情发作。因为此疾病发病时情况危急,死亡率较高,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各种创伤状况的发生,减少感染破伤风疾病的风险[1]。针对已经受到感染的破伤风患者,需要采用专业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病情恶化及留下后遗症的概率。针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例破伤风患者进行护理状况的通报,以期找到更好的护理措施。

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的病情资料:本组患者中有4例男患者,1例女患者,共计5人,全部来自农村,年龄均在65~76岁之间。5名破伤风患者的发病原因分别为:3例为铁钉或是木片刺伤,1例为小腿割伤,1例为骑摩托车时摔伤。此5名患者破伤风疾病的潜伏期为15~18 d之间,在感染破伤风疾病之后,5名患者因为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均出现了全身强直性抽搐、牙关紧闭、喉痉挛等破伤风典型症状。有3例行气管切开,治愈5例,治愈率100%。

2 护理资料

2.1 病室环境

将患者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房间光线宜弱而柔和,定时开窗换气,但应避免对流风,房间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在护理期间,各种操作尽量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内,护理措施应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快捷。对于抽搐剧烈的破伤风患者,需要使用镇静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在镇静剂发挥作用的时候采用护理措施。对于使用呼吸机、微量泵等仪器的破伤风患者,对报警参数和音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患者能够安稳休息。为了减少或消除外界因素的刺激,微量泵注射药物需要提前对时间进行预算并及时更换。

2.2 确保呼吸顺畅

患者一旦感染破伤风疾病,在发病初期,会有呼吸肌痉挛,咯痰等状况的发生,这些状况会引发患者呼吸困难,气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曾多次发生。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患者发病时,应尽早气管切开,预防窒息状况的发生,这也是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的关键之一。

2.2.1 吸痰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坚持一人一根的原则。在对患者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且要求边提边吸旋转退管,动作轻柔,禁止粗暴反复提插“拉锯式”动作,以免引起抽搐,加重病情的恶化。重症破伤风患者在呼吸肌支持时,对使用大剂量肌松剂的患者,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并及时观察患者神志和氧饱和度变化。在吸痰过程中,如果不能一次性将痰吸净,必须先退管,给患者吸2 min纯氧后在继续进行且每次吸痰时间不的超过15 s,此做法的目的是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2.2.2 气道湿化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可接人工鼻以保持气道的湿润。必要时采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法:湿化液用生理盐水250 ml+糜蛋白酶16000 U+庆大霉素16万U的比例配置,用5号输液器,按输液方法排气与微量泵连接,接头皮针,并将头皮针前的针头剪去,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6~8 cm,并用胶布固定于其外周,调整滴速为3~5 ml/h,持续滴注,随时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和痰量来调节滴速,在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配合2~3次雾化吸入[2]。

2.3 人工冬眠的护理措施

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痉挛和抽搐。在对破伤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经常根据破伤风病情的轻重状况来使用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1号等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的镇静药物和冬眠药物来消除患者的痉挛状况,在护理期间,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相关人员要对患者的脉搏、呼吸、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关系病人安危的参数进行实施监控,确保病情不会突然恶化。

2.4 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症破伤风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情况下神志清醒,因此,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害怕的不良心理情绪,对后期的治疗会产生排斥,不利于病情的恢复[3]。

2.5 饮食相关方面的护理

如果患者无法张口进食,可采用静脉影响的方式。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以鼻饲法来为患者补充能量,但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采用从一侧鼻腔入胃的正常鼻饲法进行营养注入;第二,对于需要长期利用鼻饲进食的重症患者,在进食期间要进行鼻孔的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一侧,营养注入管要定期更换,预防感染;第三,进行鼻饲的患者,每次鼻饲间隔需在2 h以上,且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50 ml。

2.6 相关机能的恢复

对于长期肌肉痉挛,强直导致肌肉受损伤,运动功能不全的患者,为了帮助其病情的尽快恢复,需要在护理是对其进行定期的按摩和如上下床,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的完成,以便尽快回复机体功能。虽然破伤风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但经过我院的护理治疗,5例患者全部治愈。我们认为科学的护理方法在病人的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美玉.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37(7):539.

[2]康迎绣,康迎霞,康海平.微量注射泵控制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3,8(17):974.

[3]黄祯.重症成人破伤风的救治与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167.

R473.5

B

1674-9316(2014)20-002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20.017

猜你喜欢
微量痉挛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