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4-01-29 08:15王占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整体血液心理

王占云

双辽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透析治疗通常用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主要目的,但长期的透析治疗带来的痛苦与昂贵医疗费可导致患者产生悲观心理情绪,影响生活质量。我院为研究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取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干预,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9例,女14例,平均(50.1±4.9)岁;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52.9±5.1)岁,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透析1~3次,4~5 h/次,均无精神病家族史与精神病疾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科宣教,为患者详细解说血液透析的意义、注意事项、副作用以及对应处理方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与社会支持等。

1.3 观察指标[1]

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深;采用医院自制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形式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表共包括患者的运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共四方面指标,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为(59.7±3.1)分,(58.6±3.9)分;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为(40.1±2.2)分,(49.5±2.8)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9.8±2.9)分,(67.5±2.1)分;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0.1±2.3)分,(58.1±2.7)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质量,血液透析是现阶段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疾病的主要手段[2],同时也易引发营养不良、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现象,导致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促使其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

整体护理干预主要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因多种因素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亲切的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并发症护理。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易产生恶心、呕吐、穿刺部位肿胀、低血压等并发症,护士应配合医生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3)加强生活护理,提高社会认同感。患者因身体原因,不仅需依赖家人,更因昂贵医疗费用增加心理负担,因此在病情允许下,患者可适量做一些简单家务或工作,增加社会认同感[3]。

综上所述,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给予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吕春晓,刘幸乐,黄春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94-95.

[2] 祝福琼.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影响[J].医药前沿,2010,48(8):47-48.

[3] 陶秀波.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2-113.

猜你喜欢
整体血液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