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2014-01-29 08:15李玲玲刘春红李艳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0期
关键词:臀部输液年龄

李玲玲 刘春红 李艳荣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病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结合病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2012年至2013年小儿外科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资料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实施小儿手术100例,男40例,女60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6岁。手术:中腹股沟斜疝62例,睾丸鞘膜积液21例,阑尾炎16例,肠套叠1例。麻醉方式:静脉全麻73例,硬膜外麻醉27例。

2 护理配合

2.1 儿童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护理

护士应尽可能以讲故事的方式和患儿做必要的解释。在基础麻醉的作用下,在护士的讲述中安静地睡去。当某些患儿接受了基础麻醉仍在哭泣时,护士(或指导家属)应将患儿斜抱在怀中,头偏向一侧,抚慰患儿的同时注意防止误吸或呼吸抑制。

2.2 观察小儿生命体征,做好术中护理

小儿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鼻腔较狭小,下呼吸道亦相对狭窄,呼吸肌力量较薄弱,缺乏弹性组织,粘膜柔嫩纤细但血供丰富,纤毛运动较差,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等,以上特点均有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可能。在为小儿测量血压时,正确的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小儿手术期间体温降低及升高均可能发生。年龄越小,体温越易变化。手术室温度是决定小儿体温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冻伤、烫伤。由于小儿皮肤角化层发育不好,易引起破损、感染,术中要保持手术床的平整、清洁、干燥。用冰袋、热水袋时,要注意防止冻伤、烫伤患儿。

2.3 小儿手术体位及固定法

小儿手术体位固定不同于成人。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既要保证手术野能充分暴露,术中维持原位不移动,又要使患儿感觉舒适,不影响呼吸循环的正常活动,不压伤患儿[1]。仰卧位适用于头颈部、腹部等躯体前面的手术。新生儿用“T”形架(板上衬以棉垫,外加橡皮布包上),6个月以上的患儿根据其身体的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特制“大”字架。当患儿麻醉后,在支架上铺好布垫,然后将小儿平卧于架上,弹力绷带将患儿四肢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时一定要固定在关节活动处,且松紧要合适。侧卧位则要求患儿健侧在下,根据手术需要,患儿的背部与手术台平面角度,可稍向前倾或后仰。根据患儿身体的长短,选择大小不同的软垫垫在其胸下,减轻臂部的压力,然后将患侧大腿屈曲,两腿之间垫一软枕,在腘窝部用宽约束带固定,上肢放在托手架上。俯卧位适用于背、腰、骶尾部等躯体后面的手术。根据不同麻醉、患儿年龄大小,决定是否用“大”字架。患儿俯卧后,耻骨后髂棘上,横垫一海绵卷,也可用三角枕头,总之使腹部悬空,保证腹肌及横膈正常活动,两腋下垫起,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而膀胱截石位则适用于会阴部手术。患儿作仰卧式,臀部位于手术床尾摇折下垂部,两腿分开放在两侧挂腿架上,架上用海绵垫垫好,臀部移出至边缘,必要时在下面再垫一小枕头。2岁以下的患儿可用撑档架将腿固定,臀部稍垫高。新生儿和较小的患儿行肛门手术时,工作人员可扶着患儿两腿,使其弯曲分开,暴露肛门,或将患儿的手和脚用约束带固定在一起,臀部移到床的边缘,将臀部垫高。巨结肠、高位无肛门的病人取仰卧位,臀部垫高,两腿用消毒单包好[2]。

2.4 小儿术中静脉输液、输血的管理

患儿手术时必须首先建立通畅的输液途径。麻醉易造成患儿生理功能紊乱,意外情况多突然发生。静脉道路是抢救时输血、输液、给药的重要途径,所以,患儿手术时,一定要保持通畅的输液途径。

[1]王艳屏.小儿的手术护理配合.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1):70.

[2]何雅姿,马玉.小儿手术的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10(16):175.

猜你喜欢
臀部输液年龄
变小的年龄
对称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年龄歧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算年龄
颈枕输液袋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