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给力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

2014-01-29 15:32祝建梅洪文达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避孕药供应群众

祝建梅 洪文达

1.浙江省金华市计划生育指导站(321017);2.浙江省浦江县计划生育指导站

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如何转变职能,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权利,是摆在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避孕药具工作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深化改革中更应引起重视。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201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0.62‰,人口自然增长率1.61‰,年末总人口470.63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 000 280人,采取落实长效避孕措施749 655人,使用避孕药具人数达143 493人,综合避孕率89.29%。近几年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创新避孕药具改革,畅通药具发放渠道,重视宣传教育,完善药具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质量,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

1.1 把握药具改革方向,多方位开展工作

当前基层部门紧紧抓住计生和卫生合并、转变职能的大好形势,突出育龄群众生殖保健需求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计划生育药具宣传和服务工作。借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生育干部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求,采用多渠道、多形式供应免费避孕药具;在文化礼堂建设活动中,计划生育药管人员主动协助村干部规划乡村生育文化教育内容,吸引农村群众获得知情选择、少生优生、生殖健康指导;不断加强网络宣传,推广计划生育药具新科技、新知识,创新送货上门避孕药具方法。

1.2 明确职责,完善药具管理工作机制

免费药具发放实行多样化渠道,药具管理联合多部门切实加强药具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重拳打击免费药具的有偿化等违法行为;建立药具不良反应处置工作机制,避免出现药具过期、变质现象,一旦发现使用药具不良反应,及时起动应急处置机制;各地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药具随访工作机制,随访人员经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随访内容规范认真,群众满意度高;不断创新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供应和管理工作机制,尝试科学、方便、简洁的药具发放模式,体现政府高效的药具管理职能。

1.3 优质服务,解决育龄群众实际困难

卫生和计生部门重视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计划生育药具宣传品,组织大型人口和计划生育文艺宣传节目,并鼓励外来流动人口参与,寓教于乐;认真筹划如广播电视专题宣传、歌曲舞蹈宣传、短信和展板宣传、计划生育文化一条街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三优”服务活动,组织相关培训课程,使新婚夫妇、妊娠夫妇以及0~3岁婴幼儿抚养人了解科学避孕、科学育儿新知识;坚持经常性随访,特别是计划生育手术随访、避孕药具使用随访、手术并发症随访、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生活随访等重要内容,全面掌握基层计划生育药具应用信息。

2 避孕药具改革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当前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层药具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原因一是对投入不够重视。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应当广泛宣传国家发放计划生育药具的方针政策,大力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指导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但大多数基层药具管理机构的领导认识不足,对药具基础设施建设、避孕药具宣传品制作、人员培训等投入较少,与药具管理规范化标准要求有一定距离;二是药具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县乡两级药具管理人员普遍兼职多、缺乏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导致对育龄群众避孕节育指导的服务水平不够;三是在岗人员思想不稳定。年轻人员进入计划生育队伍时间不长,业务水平还在提升中,但思想欠稳定,有些药具管理人员刚刚熟悉业务却考上了公务员,从而调离计划生育岗位,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2.2 避孕药具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广不够

计划生育药管专业人员必须首先熟悉、掌握避孕药具新产品、新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如新型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阴道环、各种口服避孕药、纳米银隐型避孕套等,经调查,多数农村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单一的、落后的、副作用较多的品种上,对药具新产品、新技术了解渠道少;一些尝试新产品的育龄夫妇,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方法或者没有详细了解该产品的优缺点、副作用,导致意外妊娠,对育龄群众的身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2.3 避孕药具的供应与需求矛盾难以化解

一是表现在药具的“量”上。政府免费避孕药具的供应是按照计划进行调拨的,但因流动人口的使用人数较难掌握,导致出现一些地方库存过量,一些地方供应不足的被动局面,为应付考核,少数乡镇药管员还会在药具报表上做“文章”。二是体现在药具的“质”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生殖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计划生育药具除了避孕的目的,人们更注重预防疾病、更关心性生活的质量,因此单一的药具品种就很难满足群众需求。但高档次的避孕套由于生产成本高,不能全面纳入免费发放范围,需群众自费购买。三是呈现在药具的“发放”环节上。以金华市为例,全市已建立主动发放(包括上门发放、网点发放)为主,自助领取和社会化服务以及灵活结合其他多种形式发放为辅的立体型发放模式。但基层计划生育药管员在药具宣传、发放、随访、指导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人员不在、服务不周、问题处理困难等现象,自动发放机维修管理、药具流向监督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免费发放点的登记领取又涉及个人隐私,从而影响群众满意度。

3 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认识,领会精神,创新药具改革

在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把力量凝聚到事业发展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力求实现三个创新。

3.1.1 药具工作理念的创新 基层各级党政部门领导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统筹谋划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药具管理职能部门或科室要把药具工作思路的重点转变到育龄群众生殖保健的需求上,不要将发放避孕药具仅当作是与数量相关的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应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保障群众身心健康。避孕药具免费供应网点杜绝盲目增加,要确保有人在岗,规范服务。

3.1.2 药具供应方式的创新 在保证常规发放渠道的基础上,围绕“保障供应,满足需求,防止浪费,方便群众,提高效益”的药具供应原则,积极探索优质的服务方式。如为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东阳市在人口集中的人才劳动力市场设立免费供应网点;浦江县在探索计卫联手机制的同时,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药具供应服务点,并相应培训药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各县市(区)计划尝试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办公室、行政审批中心设立供应点,方便外来育龄群众在办理行政事务中免费领取优质药具;婺城区的12356网络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咨询预约药具,送货上门,方便群众。

3.1.3 药具服务内容的创新 各级药具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大胆投入抓好硬件建设,科学安排岗位管理人员。县级药具站应进一步规范药具仓库,同时配备空调、温度表、除湿机、电脑以及相应监控装置,并加强对药具仓库的日常维护,仓库管理人员做到认真登记造册,进出有序,账物相符;乡级统一设立药具室,配药具专用柜,安装空调,制作药具宣传品;村级妇女主任或药管员配备药具专用箱。县、乡、村三级机构应规范药具随访登记,重视宣传教育,传播药具科学知识,确保育龄群众知情选择合适的避孕药具。

3.2 以宣传为先导,进一步畅通药具发放渠道

药具宣传与发放有机结合,可以不断提高药具发放工作质量。如借鉴武义桐琴镇、浦江仙华街道,他们于2013年3、7月份先后建立了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利用这一平台开展“登记办证,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查环查孕、药具供应”一条龙服务,实行对流动人口的“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保障机制,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殖保健水平;各地还可借力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畅通药具发放途经。网格主任、网格管理员在责任区域内,向育龄群众进行婚育新风宣传,提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收集、登记、统计、总结最基本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药具需求信息,做好相关信息汇报,并实施分类管理服务;尝试利用地域优势,设置生殖保健品牌专卖店,安排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将优质的计划生育药具提供给广大育龄群众,以补充免费供应渠道中药具品种单一的现象。

3.3 加强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干部药具管理水平

药具专业知识培训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当前计划生育形势相结合。授课人员应将国家计划生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贯彻到位,使基层药具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工作上保持连贯性。二是与基层干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内容须根据基层干部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性质认真拟定,课程紧扣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管理的具体环节和经验,避免仅探讨高深理论,导致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三是与育龄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育龄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开展避孕药具工作的方向,在培训课程设计中,要尽量分析群众最大的困难和要求,引导药具管理专业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优质服务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方面,切实提升药具管理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避孕药供应群众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停服避孕药后,多久可以要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