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一体化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4-01-29 04:51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病石术肾镜

聂 菲

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是基于将病人作为整体人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其更为注重病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综合需求,将其融入到病人的整个护理程序中,因此对于病人疾病与生存状态的影响均较大[1,2]。本研究将专病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25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6.3±7.2)岁。结石直径1.8~4.5cm,平均直径(3.1 ±0.6)cm。其中多发结石63例,单发结石17例。复杂性结石36例,普通结石44例。文化程度:小学38例,中学30例,大专及以上12例。将病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结石直径、单多发结石比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护理,即术前进行常规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及病情评估,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饮食、休息、引流管的护理等。

1.2.2 观察组 采用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评估准备阶段 构建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体系,主要采取激励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转变患者的认知两种干预策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测评和分析,形成责任护士、病人、家属一起为了病人疾病的护理康复共同努力。护理人员实行责任护士连续性排班,完成病人自住院到出院期间的护理,使得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等做到整体化及连续化,并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取得其配合,即形成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

1.2.2.2 行动阶段 术前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包括病情、护理问题及病人需求,将病人心理、饮食、康复及健康教育等一体化,实行护士连续性排班,24 h护理人力与层级配置相对均衡,护士在病人床边工作的时间增多,与病人的沟通交流相对增多,强化了病人“这是我的责任护士”的概念。以“一体化”的理念为指导,护理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掌握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康复知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其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及康复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1.2.2.3 后续阶段 后期随访应用强化管理、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等干预手段,通过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每月1次的家访及每2~3个月1次的定时门诊随访来对病人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监测和指导,发现并解决病人潜在的护理问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通过加强医患、患患交流来强化已经建立的良好行为模式。在对病人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的全过程均应用了社会支持策略,鼓励病人家属参与其中,要求病人家属也学习营养支持知识,更好地帮助病人进行营养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并评估实施效果,再根据评估效果进行护理措施的调整。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后的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病人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问卷中的问题均为疾病基本知识、治疗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及其他注意事项等,问卷的分值设置范围为0~100分,优秀者问卷分值达到90分及以上,良好者分值达到80~89分,一般者分值达到60~79分,60分以下者则为较差[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1)

表1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干预后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1周后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行为事件干预模式,作为分阶段干预模式,根据病人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为支持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和掌握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能力[4],专病一体化护理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给予病人不间断的护理干预,在病人行为转变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方式激励病人的自我效能,动态监测干预效果,能较好地保障营养管理的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就专病一体化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结果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显示,专病一体化护理更为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其对病人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生活质量也均有更好的改善作用,而这些均与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特点有关,其全面地兼顾了病人的疾病治疗、心理疏导及知识掌握等多方面的需求有关,因此病人已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故护理效果也更为突出和明显[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专病一体化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有助于提升病人对治疗的认知度及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Raheem等[6]认为,未了解行为转变的重要性是处于转变前阶段人们主要的心理特点。缺乏计划性的改进方法和衡量标准是影响准备阶段过渡到行动阶段的主要障碍[7]。病人出院后回到家庭的最初一段时期是治疗不能很好延续或者潜在不利事件易发生的危险期[8],此时缺乏必需的居家治疗方法和技巧。本研究中护士在病人出院后24 h进行首次电话随访,此后每周1次,病人也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电话咨询;术后1,3个月定时门诊随访,对于周边地区病人,每半月给予病人门诊再培训,外地病人则委托某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及时给予病人康复技能指导,有效保证了病人的转归。后续阶段的病人易被外界刺激干扰而放弃已建立的行为[9]。本研究中护士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对病人的营养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回答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病人饮食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消除潜在并发症的危险,应用有效的后续监控、随访和榜样效应帮助病人维持已建立的良好行为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张 炼.30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0):888-889.

[2]乔够梅,王养民,杏玲芝,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1):38-40.

[3]李喆雯,卫 丹.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病人术后出血与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12-14.

[4]王 璐,王飞杰,张晓利,等.舒适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32-133,135.

[5]Tefekli A,Cordeiro E,de la Rosette JJ.An update o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ROES PCNL Global Study[J].Minerva Med,2013,104(1):1-21.

[6]Vedel I,De Stampa M,Bergman H,et al.A novel model of integrated care for the elderly:COPA,Coord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are for the Elderly[J].Aging Clin ExpRes,2009,21(6):414-423.

[7]李 晴.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14-117.

[8]周婷婷,孙慧敏,王青尔,等.腹膜透析专病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28):30-32.

[9]陈香美主编.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6-117.

猜你喜欢
专病石术肾镜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心衰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