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坡耕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2014-01-30 14:37徐建昭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5期
关键词:田面坡耕地总面积

徐建昭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河南 郑州450008)

1 坡耕地现状

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水利厅组织开展了坡耕地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有坡耕地789 630.22 hm2,分布在山丘区的13个市和4个省直管试点县,共77个县(市、区),占全省山丘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8.3%。

1.1 坡度组成

按坡度组成,5°—15°坡耕地面积为558 285.11 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0.70%;15°—25°坡耕地面积为204 212.84 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5.86%;大于25°的坡耕地面积为27 132.27 hm2,占总面积的3.44%。河南省15°以下的坡耕地面积较大,是将来坡耕地综合治理的重点,也是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重点区域。

1.2 流域分布

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坡耕地面积253 945.57 hm2,占总面积的32.16%;长江流域坡耕地面积152 745.44 hm2,占总面积的19.34%;淮河流域坡耕地面积251 735.07 hm2,占总面积的31.88%;海河流域坡耕地面积131 204.14hm2,占总面积的16.62%。

1.3 地域分布

坡耕地面积在10万hm2以上的有洛阳、南阳2市;5万~10万hm2的有郑州、安阳、三门峡、平顶山、驻马店等5市;1万~5万hm2的有鹤壁、新乡、许昌、信阳、济源等5市和汝州1个省直管县;1万hm2以下的有焦作市和巩义、固始、邓州等3个省直管县。

坡耕地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共33个县(市、区),有郑州市的新密、荥阳、登封,洛阳市的孟津、新安、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洛宁,平顶山市的鲁山,安阳市的林州、安阳、汤阴,鹤壁市的淇县、鹤山区,新乡市的辉县,许昌市的禹州市,三门峡市的灵宝、陕县、渑池、卢氏,驻马店的确山、泌阳,南阳市的南召、内乡、淅川、桐柏、卧龙区、方城,另有济源市和省直管县汝州市。

1.4 集中连片分布情况

全省面积在50 hm2以上的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坡耕地约有2 536片,总面积约287 969.98 hm2,占坡耕地总面积789 630.22 hm2的36.47%。

2 坡耕地治理情况

全省坡耕地治理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这一阶段修建了大量的梯田,因时间较长,数量已无法进行统计。该阶段梯田标准低、质量差,加上暴雨冲刷,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已出现土地荒芜现象。第二阶段是1984—2000年,全省成立了水土保持机构,引导全省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和坡耕地治理活动,建设了相当部分基本农田,形成了“山顶戴帽、果树缠腰、粮田座底”的治理模式。本阶段坡耕地治理多为群众性运动,由政府补助,群众出工进行修建。虽然出现了一大批典型工程和精品工程,但是由于投资标准低,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中央水土保持投资加大,在我省开展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伊洛河项目区、邙山项目区等)、长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三期、五期、七期)、革命老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单位面积投资标准由5万元/km2增加至20万元/km2,特别是2010年中央开展了坡耕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坡耕地治理标准达到1.5万~3万元/hm2。这一阶段工程标准高,质量好。仅南阳淅川县在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一期工程中,就改造坡耕地8 462 hm2,坡耕地治理规模不断加大,标准质量得到提高。

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计治理坡耕地523 323 hm2,包括:修建水平梯田283 391 hm2(其中土坎梯田243 204 hm2,石坎梯田40 187 hm2),占坡耕地总治理面积的54.15%;营造水土保持林145 304 hm2,占27.77%;建经济果木林88 229 hm2,占16.86%;种草3 851 hm2,占0.74%;其他2 548 hm2, 占0.48%。配套建设水窖、蓄水池311 658万个,坡面截排水工程5 362 km。

3 坡耕地粮食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粮食生产现状

2010年底,河南省坡耕地总面积789 630.22 hm2,坡耕地粮食种植面积621 809 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8.75%;坡耕地撂荒面积102 543 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12.99%;其他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坡耕地总治理面积的8.26%。粮食总产量230 592万kg,占调查区域粮食总产量2 467 970万kg的11.2%。坡耕地粮食平均单产3 705 kg/hm2。

3.2 问题及分析

目前,坡耕地近80%以上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局部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土地荒芜的原因一是坡耕地产量较低,效益低下;二是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群众收入日益增加,山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三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实际劳动力较少,已没有能力去种植更多的土地。

就面积来说,坡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3.8%,但粮食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11%,说明坡耕地目前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较低。反过来说,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还有粮食生产潜力可挖,关键是要提高其质量和土地生产力。这也正是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的原动力和方向之一。

4 坡耕地分区治理方略

根据全省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区、降水特点及水土流失特征,可将河南省划分为豫北太行山土石山区、豫西黄土丘陵区、豫西南伏牛山土石山区和豫南大别山红壤区等4个坡耕地治理分区。

4.1 豫北太行山土石山区

本区主要有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和济源5个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 mm左右,地质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土壤主要为褐土、黄褐土,石料丰富。25°以上坡耕地面积较少,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5°—25°的坡耕地应通过改造,发展经济林果,土层较厚适宜耕作的种植粮食作物;5°—15°的坡耕地是改造的重点,应建设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本区低山区土层较薄,多在20~50 cm之间,以石坎梯田建设为主,田面宽度控制在3~10 m。丘陵区土层相对较厚,在30~80 mm之间,可根据耕作土层厚度,修建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土坎水平梯田田面宽度不宜太小,控制在10~20 m范围内,以利于机械化耕作。

4.2 豫西黄土丘陵区

本区主要有洛阳、三门峡两个省辖市和巩义市,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强度多为中度和强烈,平均降水量在650 mm左右,土壤类型以褐土、潮土、棕壤土为主,成土母质多为立黄土,土层深厚,石料匮乏,林草覆盖率较低。25°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5°—25°的坡耕地进行改造,坡度相对较陡的以窄梯田整地、水平阶整地为主,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坡度较缓的改造为水平梯田,适度发展经济林果和种植粮食作物;5°—15°的坡耕地面积大,重点建设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本区坡耕地改造以建设土坎水平梯田为主,田面宽度宜控制在15~50 m之间,同时配套农业灌溉设施,提高粮食单产。

4.3 豫西南伏牛山土石山区

本区坡耕地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洛阳、郑州、平顶山、南阳、驻马店、许昌6个省辖市和汝州、邓州两个省直管县,降水量650~900 mm,分属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和丘陵岗地,地质岩性以石灰岩、风化片麻岩、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黄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土层厚度30~70 mm。

25°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5°—25°的坡耕地通过改造,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林果,增强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土层较厚适宜耕作的种植粮食作物。5°—15°的坡耕地是改造的重点,重点建设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

中山区坡耕地坡度大、土层薄,应因地制宜采取鱼鳞坑、水平沟、水平阶等多种整地方式,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低山区土层较薄,多在20~50 cm之间,以石坎梯田建设为主,田面宽度控制在5~15 m,种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丘陵区土层相对较厚,多在50~100 mm之间,以修建土坎梯田为主,土坎水平梯田田面宽度控制在10~30 m范围内,以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伏牛山南麓南阳各县、邓州市、驻马店泌阳县,属长江流域,降水量在800 mm以上,在水平梯田内配套建设坡面截排水体系。

4.4 豫南大别山红壤区

本区坡耕地主要分布在信阳市各县、南阳市桐柏县和固始县,介于北方土石山区和南方红壤区之间,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为南北气候过渡带,植被较好,有北方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水土流失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年降水量在800~1 200 mm之间,土壤以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地方经济规划中茶叶为主导经济品种。

25°以上坡耕地面积较少,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5°—25°的坡耕地通过改造,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林果,增强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土层较厚适宜耕作的种植粮食作物。5°—15°的坡耕地是改造的重点,重点建设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

低山区土层较薄,多在30~70 cm之间,以石坎梯田建设为主,田面宽度控制在5~15 m,种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丘陵区相对土层较厚,多在50~100 mm之间,以修建土坎梯田为主,土坎水平梯田田面宽度宜宽,控制在10~30 m范围内,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

本区属淮河流域,降水量在800~1 200 mm以上,宜在水平梯田内配套建设坡面截排水体系。

5 建 议

(1)坡耕地是河南省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也是宝贵的耕地资源。在今后5~10年内,应将坡耕地治理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抓实干,配合国家项目,加大省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治理步伐。在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坡耕地土地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

(2)近期治理重点是优先考虑集中连片的坡耕地,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治理规模,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同时重点治理5°—15°的坡耕地,兼顾其他坡度的坡耕地。

(3)抓紧组织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规划,加大水土保持科研力度,为大规模开展坡耕地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田面坡耕地总面积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大连有座生蚝小镇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