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生命观

2014-01-30 23:43董浩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仁德德性儒家

董浩军

(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dhjzyf@gdmc.edu.cn)

论先秦儒家生命观

董浩军

(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dhjzyf@gdmc.edu.cn)

儒家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儒家生命观的体系。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生命实践—择善固执。先秦儒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修养仁德”“养身侍为”,追求人与自身和谐。

先秦儒家生命观;和谐;仁德修养;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的思想价值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角色,由此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基本观念和生活方式。生命意识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先秦儒家思想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体系。

1 先秦儒家生命观

1.1 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

孔子看重人的生命,强调人生要有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在孔子看来,修养仁德、精神不朽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生命与德性是先秦儒家生命观的根本内涵。先秦儒家从生命德性这一原点出发,以“仁者爱人”“仁民爱物”和“与天地参”来把握和理解生命的意义。仁是先秦儒家对人的总体性与根本性的规定,儒家主张“泛爱众而亲仁”[1]9。仁是生命的根本价值,代表着真实的生命,仁的境界是生命达到主体自由的境界。正如孔子所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1]90“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50仁德的具备与否是衡量君子的前提条件,一个失去仁德的人,是不可能践行礼仪和礼乐的。既然仁德如此重要,因此孔子主张人要修养仁德。人如何才能修养仁德呢?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170人做到了克己复礼,就是仁德。但偶尔实行仁德是不值得赞赏的,只有长期实行仁德才值得赞赏,所以仁德贵在持之以恒。在孔子看来,修养仁德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从而奠定了儒家重修身的价值取向,就是《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

先秦儒家虽然重视人的生命,但更关注和探讨人的精神不朽。早在孔子以前,人们就在探讨如何面对死亡和超越死亡。《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这就是著名的三不朽思想。追求死而不朽成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人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23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50在孔子看来,人的名誉和名声比什么都重要,如果生前身后不为他人所知,这个人的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做到了名誉和名声的创立,即做到了精神不朽。孔子的精神不朽理论是对“三不朽”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孔子的精神不朽理论和他“入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孔子看来,精神不朽能使人无论面对生还是死都能拥有一份幸福和安宁,因此,孔子号召人们要积极地加强自身的修养,追求人格的完善,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做到精神不朽。

孟子承认人性中有追求物质利益、自然需求的内容。并且对于正当的追求物质利益、自然需求,他持赞同和鼓励的态度。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3]21但孟子更看重和强调的是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的理想的实现。在对人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应当超越有限生命去实现生命的理想——即完美践行“仁”“义”的主张。也就是“舍生取义”的选择。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3]224

总之,孔子认为,修养仁德是人生的追求,鼓励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获得精神不朽。孟子上承孔子,结合现实环境与自己的思考,发展了孔子的生命观。主张尊重生命的尊严,保护发展生命的生存权以及超越有限生命去追求生命的不朽。

1.2 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

先秦儒家思想珍视人的生命,认为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单个的人,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家庭、家族、国家。人生活于社会中,人的生命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仁爱、公义、诚信、和谐。

仁爱原则是在先秦儒家主要德性“仁”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原则。孔子和孟子基于对人性的理解提出了古典的儒家德性论。对先秦儒家而言,仁是首要的德性。它首先意味着爱人。孟子认为,仁是上天置于人心的自然能力,也就是说每个人天生都有爱他人的情感能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3]66虽然爱是人的自然潜能,但爱的情感并不是平等地施予所有人的,爱是有差等的。先秦儒家强调,人必须通过把仁从一种情景、从一个人推及另一个人来培养仁之端绪,这就是孟子说的“推恩”[3]17,“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3]288“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3]302。只有如此,仁才能从一种自然情感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德性,即一种稳定的品格。一个人如何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以便适当地把爱扩展到其他人乃至世界万物呢?孔子主张要“克己复礼”,只有通过严肃的礼仪行为,一个人才能够培养、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而合适地爱人爱物。因而,孔子无法忍受“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1]47礼仪的严肃性和怡悦性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培养起一种爱人的品格,而不同类型的礼仪使得一个人有差别地爱其他人成为可能:有父子之爱(亲),君臣之爱(义),夫妇之爱(别),老少之爱(序),朋友之爱(信)。这就是说,先秦儒家最基本的德性“仁”要求普遍的爱,但不要求平等的爱。所谓“爱有差等”。

公义原则就是指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应受到德性的调节和制约。在先秦儒家看来,义是君子的一项重要德性。义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正确事情的能力,正所谓“义者,宜也。”[4]177义是一种能够使个体在利益面前仍然关注行为正当性的品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158;义也是“尊贤”,“义者宜也,尊贤为大。”[4]177先秦儒家的公义原则确认,人不应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追求个人利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不应该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孔子明确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1]50,他所关心的是让人们必须通过合适的道德方式来获得财富和荣誉。一个正当社会要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劳动来为自己和家人获得合理的报酬,否则,个人将感到羞愧,“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1]117。仁的生命应该践行公义原则,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做正确的事情,最终就可以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

诚信原则就是指一个人应当道德真诚、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言行一致,成为社会交往中可以信赖的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3]142“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4]178诚是君子的道德品质,诚不仅是人内在的心理感受,也是道德主体修养的积极精神动力。信是诚实可信,信守自己的承诺。《论语》首章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与忠诚,对先秦儒家而言,是信任的条件。先秦儒家高度重视美德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期望一个人能够成为在社会交往中值得信赖的人,利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为家人、朋友及其他人谋求幸福生活。

和谐原则指一个人应当同他人和平、友好相处;在做重要决定时,要按照德性的要求同其他相关的人一起协商、互相妥协、共同作出。和,是先秦儒家的一个中心德性。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处理家庭事务、社会关系以及行动决策的一个核心价值。“和谐”不是“相同”。如果强求一致,那就不再是和谐,而是去和而取同,“同则不继”。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教诲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总之,先秦儒家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只有遵循这四大生命原则,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圆满。1.3 生命实践——择善固执

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善的目标不放弃,坚持不懈。这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礼记·中庸》载:“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择善的前提是“知善”。若要择善,必先知善,而知善以良知为源头,以习知为开展。择善首先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其次,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最后,择善还要符合社会规范。择善要求经常反省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同时,通过实际行动保持人我之关系。

择善之后还要固执,固执就是坚持原则决不妥协。“择善而固执之”,所择不善,不可“固执”;所择既善,自当“固执”,否则便是“信道不笃”。其实这里所谓的“固执”已不再是我们习惯思维里死钻牛角尖的贬意。因为它固执的是“善”,所谓“善”就是好的、适合的、正确的,我想这句成语真正的重心在于“择”,因为一个人择“善”再去固执,可能结果就是锦绣大道,而择“恶”去固执,结果可能走向“死胡同”甚至灭亡。

2 先秦儒家生命观价值的当代体现

2.1 “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

先秦儒家确立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的联系,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先秦儒家认为,在人之外有天,天支配万物,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人道要遵从天道,人要“知天、畏天、顺天、乐天”。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知天命”的境界,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1]304孔子所知的天命,一是指传统的“天命有德”,尧让位于舜时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1]296;二是指后起的“命运之天”,如伯牛有疾,孔子说“命矣夫”;三是孔子洞识人性向善后,所揭示的“使命”,从“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50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228,可见此一使命之真切必要。知天之后,自然在消极方面畏天,并在积极方面顺天。孔子指出:人要“畏天命”。天命限制着人的主体活动,虽然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236,而道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命。人与天(自然)形成了一种伦理关系,人类对天(自然)承担着伦理义务和责任,人不但依恋天(然),而且畏惧天(自然),这种依恋和畏惧是发自于人的内心深处的声音和需要,这种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不能无限制地与自然争斗,而应和谐相处。先秦儒家把“事天”即对万物的生长有贡献作为人的最高使命,这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先秦儒家强调,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不但要尊重自然,还要敬畏自然,敬畏人的生命本身,这对于科技迅猛发展时代的现代社会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无裨益。顺天是知天之后的积极表现。孔子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后,接着就是六十耳顺,所顺者天命也。孔子自承知天命、畏天命于前,怎能不顺天命于后?并且,由此接上“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十分自然的结果,即“天人合德”之境。乐天的态度与天人合德的境界十分接近,差别只在前者为一态度而后者为一境界。有此态度者未必达此境界。凡是困处逆境而不怨不忧,甚至甘之如饴者,都属于乐天态度。《易传》所谓“乐天知命,故不忧”[5],正是标准写照。讲到乐天的具体内容,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3]230由于天是宇宙万物的大本,如果能够乐天,也就可以像孟子一样声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3]258在彰显儒家的乐天精神时,《中庸·第十四章》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自得焉。”“无入而不自得”总结了知天、畏天、顺天与乐天,也就是先秦儒家就 “天人合一”所能展示的典型态度,由此所指向的境界则是“天人合德”了。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天与人的冲突”和现代社会造成的人内心精神的空虚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2.2 “仁”——人与社会和谐

先秦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概念的,所谓“仁者,爱人也”。“仁道”也就是“人道”,“人道”是相对于天道、自然的一个概念,是面对天地自然而将人看待作人。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1]9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被宋代理学家程颢称为金律。同时,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这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孔子看来,要实施仁,就要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尊重别人;同时,仁要建立在共同的是非、善恶、美丑基础上。

先秦儒家重视以德为本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克服现代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问题。先秦儒家强调,德作为人格要素是经济关系的根本。先秦儒家经济伦理观认为,财富积累只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手段吗,而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孔子看来,求富贵不能背离道义,陷于贫贱不能抛弃道义。对于财富的积累,先秦儒家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把经济活动的目的理解为财富之均享和社会之安定。先秦儒家的爱人之“仁”不仅超越了血亲之爱,而且在感情上达到了“泛爱众”的境界。在人我的关系问题上,当个人的欲望与他人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用“礼”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他人和社会利益所许可的范围内。即“克己复礼”为仁。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先秦儒家主张“重义而不轻利”,既肯定个人欲望的正当性,但个人的欲望又要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合理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6]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而在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加强社会交往与合作,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先秦儒家“仁”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3 “修养仁德”“养身侍为”——人与自身和谐

在孔子看来,修养仁德是人的生命中孜孜以求的目标。人要努力修养仁德,成为君子圣贤。孔子所说的仁,不光是指某一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仁这一德性的内涵是爱人。孔子认为,仁德是一个人成为君子的前提,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50一个人只有修养仁德,才能做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70]才能成为圣人。圣人既是道德上的完人,也是事功上的圣人。到达圣人的生命境界,人与自身才能真正和谐,生命才更加圆满。

先秦儒家推崇“孝道”。孝是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是侍奉父母和长辈的重要准则,而珍惜生命、养护身体也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认为,珍惜生命、爱惜身体不仅是孝敬父母长辈的基础,也是立业之本,是创造一切事物的前提。《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先秦儒家看来,无论是孝敬父母,侍奉亲人,还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爱身知己,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培育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道德品格和尊长养老的民风习俗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要尽孝道,首先就要养身,只有养身才能侍奉父母长者,这就是先秦儒家所提倡的“养身侍为”。一个人在社会中做到了笃行孝道、养身侍为,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

[1]孔丘.《论语》全鉴[M].东篱子,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2]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1.

[3]孟子.《孟子》全鉴[M].东篱子,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4]子思.《中庸》全鉴[M].东篱子,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77.

[5]郭彧,译著.易传·系辞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4.

〔修回日期2014-09-26〕

〔编 辑 李恩昌〕

On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in the Pre-Qin Period

DONG Haoju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 523808,China,E-mail:dhjzyf@gdmc.edu.cn)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consists of the perspectives on purposes of life,principles of life and practice of life.Specifically,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of Pre-Qin period mainly includes following aspects:purpose of life cultivate the virtue of benevolence to fulfill the objective of spiritual immortality;principle of life benevolence,justice,integrity and harmony;practices of lif choose what is good and hold fast to it.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of Pre-Qin period embodied as follows: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nature,nature and man have a common virtue;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society,namely benevolence;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himself,namely,cultivate the virtue of benevolence and follow a wholesome regimen.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in the Pre-Qin Period;Harmony;Humane Accomplishment;Pursuit of Life;Principle of Life;Practice of Life

R-052

A

1001-8565(2014)05-0602-04

2014-09-10〕

猜你喜欢
仁德德性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为仁由己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孟子说仁德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