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4130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分析*

2014-01-30 08:55张三艳李立英
焊管 2014年11期
关键词:晶区调质贝氏体

张三艳,李立英

(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2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0 前 言

ASTM4130钢属于Cr-Mo系中碳调质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及良好的塑性及韧性。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用来制造飞机某些构件,后来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装备,如油管、钻井防喷器、半潜式钻井平台高压管线等。但其碳当量CEIIW高达0.73%,故焊接性较差。一般情况下中碳调质钢都是在正火或退火状态下焊接,焊后再进行整体调质,这是焊接调质钢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工艺方案。但是有时必须在调质态下焊接,焊后又无法进行调质处理,存在焊缝脆化以及热影响区脆化和软化问题。焊条电弧焊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方便等优点,因此,本研究以插销试验为研究手段,通过组织及断口分析,探索ASTM4130钢焊条电弧焊焊接接头冷裂纹敏感性,为其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为进口准141.3 mm×30 mm调质态ASTM4130钢管,其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ASTM4130钢的化学成分 %

插销试棒从钢管上截取,其长度方向与管材轴向平行,采用螺形缺口,直径为6.0 mm。采用的焊条为AWS A5.5 E11018-M,准3.2 mm,其化学成分见表2。

表2 焊条AWS A5.5 E11018-M的化学成分 %

试验底板为30CrMo钢,厚度为30 mm。参照GB 9446—1988《焊接用插销冷裂纹试验方法》规定进行焊接,焊接热输入≤1.5 kJ/mm。插销试验参数包括不预热、预热100℃、预热200℃三种。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插销断口形貌,用维氏硬度计测试粗晶区硬度,光学显微镜观察粗晶区组织特征。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临界断裂应力

插销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拘束力越大,插销试棒保持不断裂的时间越短;反之,断裂时间明显延长。以持续20 h不断裂的应力作为临界断裂应力,不预热、预热100℃和200℃的临界断裂应力分别为344.46 MPa,642.55 MPa和806.11 MPa。根据断裂准则,σcr≥σs能避免冷裂。ASTM4130钢的σs为785 MPa。因此,实际焊接时,预热温度200℃可以避免ASTM4130钢管焊接冷裂纹的产生。

表3 插销试验结果

2.2 HAZ组织和硬度

图1 插销试棒粗晶区的显微组织

由表3可知,断裂位置大部分位于粗晶区,故本研究对粗晶区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粗晶区的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粗晶区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贝氏体,但两者的相对含量以及贝氏体形态存在差异。不预热时马氏体含量多,贝氏体含量少且大部分呈针状平行排列;随预热温度升高,马氏体含量减少,贝氏体含量增加,且羽毛状上贝氏体增加明显,板条的长度变长,宽度增加。这是因为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高温停留时间延长,冷却速度减慢,且ASTM4130钢的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较宽。不预热、预热100℃和预热200℃时,粗晶区硬度分别为547.3 HV10,529.0 HV10和 370.5 HV10。

2.3 断口分析

临界断裂应力时的断口形貌如图2所示。根据断口宏观特征,分为启裂区、裂纹扩展区和终断区三部分,分别见图2(a)、图2(b)和图2(c)中的标注1,2和3。根据断口显微特征,启裂区和扩展区为脆断区,终断区为延性断裂区。各区断口特征见表4。

图2 插销试棒临界断裂应力时的断口形貌

表4 插销试棒临界断口特征

不预热和预热100℃时断口相似。从宏观上看(见图2(a)和图2(b)),断口平齐,启裂区有多个裂纹源,裂纹起源于螺形缺口的底部,断裂位置为粗晶区;裂纹扩展区存在呈金属光泽的结晶状小平面,为典型的脆性断口。从微观上看,不预热时(见图2(d))裂纹扩展区有沿晶开裂特征,且具有二次裂纹,为典型的冰糖状沿晶脆性断裂(IG)。预热100℃时(见图2(e))裂纹扩展区为兼有河流花样的准解理 (QC)和IG断裂,与不预热相比,裂纹扩展区的晶粒表面有少量的微观塑性变形。由图2(c)可知,预热200℃时启裂区位于螺形缺口的底部,断裂位置为母材,断口表面为暗灰色,呈杯锥状。从微观上看(见图2(f)),扩展区较窄,韧窝较深且严重变形,为典型的韧窝断裂。

2.4 冷裂分析

冷裂纹的产生与淬硬组织、拘束应力与氢的扩散聚集行为密切相关。试验过程中采用了低氢焊材,扩散氢含量均在超低氢范围内。但对于淬硬倾向较大的ASTM4130中碳调质钢焊接,冷裂倾向仍然较大。不预热时,裂纹扩展区为典型的冰糖状脆性IG断口;预热温度100℃时,为棱角分明的IG和QC混合断口。由此可知,不预热和预热100℃时为氢致延迟脆性断裂,而预热200℃时,为延性断裂。

冷裂纹开裂过程如图3所示,焊接冷却过程中,焊缝含碳量低,奥氏体首先发生转变,焊缝中的氢扩散至熔合区和粗晶区;裂纹启裂时,粗晶区中氢浓度较高,导致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降低,同时滑移变形向晶界集中,氢在晶界富集,造成晶界脆化,微裂纹优先在晶界处形核,沿晶界扩展;在裂纹扩展过程中,扩散氢的平均浓度和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有所降低,但由于ASTM4130钢生成了对氢脆敏感性较大的马氏体和贝氏体,扩展区仍为IG断裂;当裂纹扩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失稳扩展,氢来不及聚集到裂纹尖端,且该区组织氢脆敏感性小,故终断区出现较多韧窝。

图3 冷裂纹开裂过程示意图

组织硬度影响断口形貌。不预热时,组织中含有较多的马氏体,启裂区和扩展区为典型的IG断裂;预热100℃时,贝氏体含量增加,启裂区和扩展区均为IG和QC混合断裂。

3 结 论

(1)ASTM4130钢冷裂纹敏感性大。不预热、预热100℃和预热200℃的临界断裂应力分别为 344.46 MPa,642.55 MPa和 806.11 MPa。预热200℃能避免冷裂纹产生。

(2)ASTM4130钢冷裂纹敏感性与粗晶区的组织密切相关。不预热时马氏体含量多,贝氏体含量少,且呈针状形态平行排列;随预热温度升高,马氏体含量减少,贝氏体含量增加,且羽毛状上贝氏体增加明显,板条的长度变长,宽度增加。

(3)不预热时,裂纹扩展区为沿晶脆性断裂;预热100℃时,裂纹扩展区为沿晶+准解理混合断裂;预热温度为200℃时,裂纹扩展区为韧窝断裂。

[1]STILL J R.Welding of AISI4130 and 4140 Ssteel for Drilling Systems[J].Welding Journal,1997,76(06):37-42.

[2]李立英,王勇,黎超文,等.焊接热循环对ASTM 4130钢热影响区组织及韧性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32(01):56-60.

[3]GRANJON H.Survey of Cracking Tests[J].Welding in the World,1979,17(3/4): 81-90.

[4]邹增大,李亚江,尹士科.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焊接及工程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王学,施雨湘,任遥遥.用插销法研究CO2气保焊条件下SA106C铸件的冷裂纹敏感性[J].焊接学报,2004,25(04):77-81.

[6]张文钺,周振丰.焊接冶金与金属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7]谭长瑛,周昭伟,徐春珍,等.插销试验法的研究及应用[J].焊接,1980(02):12-17.

[8]史耀武,张相权,樊培利.插销试验时15MnVN钢焊接延迟裂纹的断口分析[J].焊接,1980(03):1-7.

[9]许玉环,张文钺,杜则裕,等.焊接冷裂纹断口形貌的分析[J].焊接学报,1985,6(04):163-170.

[10]田燕.焊接区断口金相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晶区调质贝氏体
低碳淬火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CaO调质污泥自然失水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船用调质重油燃烧及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不同材质管道对接环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分布规律研究
调质型管线钢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热处理对增材制造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外焊温度对X80钢二次热循环后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研究
快冷条件下X80管线钢模拟热影响粗晶区的显微组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