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地静”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

2014-01-31 06:35郑立华
植物保护 2014年1期
关键词:蛴螬中国农科院毒死

2013年12月1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对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18%氟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安地静)”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杨代斌副研究员做成果汇报,介绍了安地静前期的研发、试验、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等。该项成果解决了固体农药的微囊化,创制了两种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复配的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58100.8),经过科学试验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药剂,残留低、对花生出苗安全。2013年安地静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7万hm2,安地静效果得到了农民、经销商、零售商和基层植保服务人员的高度认可。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研究单位汇报,审阅了资料,经质疑与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该项研究成果通过室内生测,筛选出了对蛴螬有显著增效作用的氟虫腈和毒死蜱配比,采用原位聚合方式,突破了固体活性成分难以微囊化的难题,创新制备出了以密胺树脂为壁材,以18%氟虫腈·毒死蜱为芯材的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2.该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药种比1∶50时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安全,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达95%以上,显著高于国内外同类制剂。且播种时一次处理即可有效控制花生整个生育期的蛴螬危害,属于省力化环保制剂。该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中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籽粒中残留量分别低于0.019mg/kg和0.0049mg/kg,显著低于国内外花生上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3.该产品在山东、河南等省累计推广示范40万亩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建议进一步加大该项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

该成果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技术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可信,综合技术措施先进、实用。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猜你喜欢
蛴螬中国农科院毒死
中国农科院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毒死蜱不可能安全地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安徽宿州地区蛴螬时空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