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损害成本:每吨260元

2014-02-02 22:24匡春凤
中华环境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排污费税费煤炭

匡春凤

煤炭损害成本:每吨260元

匡春凤

我国2012年吨煤产生的环境和健康影响为260元,而目前煤炭定价机制中的环境税费仅为吨煤30~50元,排污费5元左右,与真实成本相差200多元。

11月4日,国际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发布“中国煤控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国2012年吨煤产生的环境和健康影响为260元,而目前煤炭定价机制中的环境税费仅为吨煤30~50元,排污费5元左右,远低于其真实成本。仅就人体健康而言,2012年中国因煤PM2.5排放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约为67万。

这是《2012煤炭真实成本》(以下简称《成本》)的最终结论,研究报告同时建议,应通过制定合理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环境税费,将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

此研究由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科院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在发布会上,《成本》的作者之一、清华大学能源环境所副教授滕飞介绍,该研究以2012年的最新可得数据为基础,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就煤炭的开采、运输和使用对水、生态、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的分析。

2012年吨煤环境健康影响260元

腾飞介绍,按目前中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的技术及末端治理情况估计,吨煤产生的环境和健康影响为260元,其中煤炭生产的外部损害成本为66.3元/吨煤,约占25%;煤炭运输的外部损害成本为27.8元/吨煤,约占11%;煤炭消费的外部损害成本为166元/吨煤,约占64%。

据了解,煤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两个环节:煤炭生产导致人员死亡和职业性损伤;以及煤炭消费导致的大气污染,特别是PM2.5对健康的影响。2013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各类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而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2012年中国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4206例,占职业病总例数的88.27%, 其中54.52% 出自煤炭行业。2012年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室外空气污染是中国第四大致死因素。而中国煤控项目的研究显示,煤炭和涉煤相关行业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贡献达到50%~60%。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本》还指出,中国煤炭开采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中国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产废水)的利用率不足65%,一方面导致了水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矿井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悬浮物、重金属、矿物质及特殊污染物)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开采中不间断、大规模挖煤形成的漏斗、水位下降以及水污染等问题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以山西为例,每开采1吨煤,破坏的地下水动储量(通过含水层某一横断面的地下水)为1.41立方米,破坏的地下水静储量(储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为1.07立方米,合计为2.48立方米。中国每年因煤炭开采而破坏的地下水资源达到十几亿立方米,加大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煤炭开采破坏了地壳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引起地表塌陷,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种破坏使原有土地收益减少或丧失,同时也造成地表水利设施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在局部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加剧植被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中国煤炭生产约94%为井工开采,由此导致的地表沉陷问题日趋严重。据调查,目前中国每采出1万吨煤炭的地表沉陷就多达2666.67平方米,按照中国煤炭年产量30亿吨计算,每年就有800平方公里土地遭到破坏。地表沉陷带来的破坏已经涉及到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各方面,是亟待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除了以上对水、生态、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外,煤炭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甲烷排放、煤炭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排放及煤炭消费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和黑碳排放等。研究表明,吨煤生产、运输和消费全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2.179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95%左右发生在消费环节。中国目前缺乏对于温室气体社会成本测算的相关研究。如果采用目前主流模型对全球碳社会成本的估计(考虑全球范围内因温升导致气候变化引致的损害,而不局限于中国境内),则吨煤生产、运输和消费产生温室气体的社会成本低限为160.8元/吨煤。

腾飞认为,虽然温室气体社会成本的估算目前还广受争议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的结论毋庸置疑。未来中国需要对温室气体的社会成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改革煤炭定价和环境税费机制

《成本》提出,基于上述研究,未来需要进一步改革煤炭的定价机制和包括排污税、碳税在内的环境税费机制。

“中国的煤炭定价机制虽然部分考虑了这些社会成本,但环境税费的程度却远远不足以将这些外部成本内部化。”滕飞说,中国目前煤炭定价机制中的环境税费仅为30~50元/吨煤,且大部分集中在生产端,煤炭消费侧的排污费仅为5元/吨煤左右。

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炭的外部社会成本中有64%发生在煤炭的消费侧,约为166元/吨,远高于现行的排污收费水平。“我个人认为,排污费应在目前这个水平上至少要提高5到10倍,才可能比较合理的体现煤炭在消费侧外部的成本,通过内部化把价格信号传递给能源使用者和消费者,引导他们合理的高效的使用能源,减少低效和不合理使用能源所产生的外部的损害。”滕飞表示。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分析认为,在10月初,国家已经启动了煤炭资源税改革,其计税方式由过去的从价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2%~10%。这对将煤炭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是远远不够。

《成本》建议,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环境税费,将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利用价格的手段调整煤炭的合理生产与消费,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关新闻:环境税明年有望出台

11月20日,记者从接近财政部人士处获悉,环境税改革的时间表渐已明晰,明年环境税极有可能完成立法并出台。环境税征收采用从量计征方式,计税依据为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税率不低于现行排污费的收费标准。税收征管有望采取环保部门配合税务机关征收的模式,即环保认定、税务征收的征管模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选择防止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告诉记者:“明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我认为明年中央的决策应该到位,明年环境税应该出台。据我了解的情况,一年前三部门已经把方案报给国务院,现在正在立法,立法过程中有很多难点需要突破,但我比较有信心,明年环境税变成法律出台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苏明表示,现在对水污染排放、垃圾等通过收费的手段进行治理,环境税开征主要就是要进行“费改税”。苏明建议“费改税”一步到位,即一次性把全部收费都改成环境税。“一步到位比较好,如果收费和收税并行,情况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苏明称。

苏明认为,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将部分污染物排放的征收标准较2003年提高了一倍。他建议环境税率最低点在现在的收费标准之上,以后随着社会接受程度的提高再把税率逐步提高。苏明告诉记者:“尽管收费标准提高了一倍,但还是远远达不到环境的治理成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我们做过测算,治理的成本在每当量3元到3.4元。以后能否提到3元以上还比较困难。”

猜你喜欢
排污费税费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关于停征排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是否有实质性差异?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中小商业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应关注的问题
300亿美元
排污费不患寡而患乱用
天津市7 月1 日起执行排污费征收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