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力测试的现实意义和可能性

2014-02-04 21:04巢宗祺
中国考试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语言文字汉语

巢宗祺

汉语能力测试的现实意义和可能性

巢宗祺

社会需要一种能覆盖多种不同水平层次综合考察听说读写能力的测试工具。将汉语应用能力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并争取满足一些用人单位的需要,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对于语言能力测试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有条件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找准人们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的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完全有可能开发这样一种测量工具。

汉语能力;测试;意义;可能性

研究开发对汉语母语使用者的汉语能力等级测试,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想象力的提议,然而这几乎又是一项没有先例的工作。国内外已有的语言测试,要么是面向国内中小学生的,要么是面向外国学习者的。个别国家有过面向国人的语言测试,不过那种测试较多偏向于某些方面的知识性内容。面对本国公民,或者说“母语使用者”,实行语言能力等级测试确实罕见。前些年教育部在研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时,讨论过外语的等级考试,有人说起过语文课程是否也可以设计等级考试,后来一下子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大家觉得这件事没有参照先例,一切从头开始,短时间里难以预测结果,于是就没有再往深处想。后来国家语委确定了“汉语能力测试”的研究课题,而且把我们卷了进来,这时就由不得我们不往深处想下去了。

1 研究汉语能力测试的现实意义

是不是应该设立“汉语能力测试研究”这样一个项目?这是投入这项工作之前需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等,在选拔、录用某些工作人员时,需要了解他们运用汉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但缺乏便捷适用的手段。例如,有的大公司客户服务部、公关部需要善于和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沟通的员工,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人数很多,公司人力资源部逐一仔细考察应聘人员的语言能力应付不过来。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就萌生出一个想法,希望能够开发一套汉语能力检测的工具,并且由专业机构来实施,为本部门遴选相关员工提供参考依据。其实,不光是大公司客户服务工作部门招聘员工需要了解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其他行业也可能有这方面的需要。这是社会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表达的需求信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国内已经有了汉语言文字方面的测试,例如,有面向中小学生的语文考试,也有高校的语言文字类的测试。这些测试的确具有检测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功能,但是它们一般分散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项记录,而且这些测试没有能覆盖未进入这些学校的其他人群。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类测试还有如“普通话水平考试”“汉字应用水平考试”,这些是面向某些专业人群的测试,“普通话水平考试”偏重于普通话语音,“汉字应用水平考试”旨在考察汉字书写水平,这两种考试涵盖不了汉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近年来推出的“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面向职业人群的考察阅读写作能力的汉语言文字类综合性测试。不过还是有人对此觉得不够满足,因为这一测试还是限于阅读和写作,不包括“听”和“说”,而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就是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病,所以希望能开发一种能综合考察听说读写能力的测试。另外,这项测试不分等级,大体面对一种水平类型的人群。而所谓“国民汉语能力”,里面是有很大层次差异的,用一个水平等级的试卷不容易检测出来。另一方面,社会对国民汉语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在有的领域里,人们能完成关于日常生活的信息交流任务就可以过得去,而有些职业则对从业者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会有比较高的要求。这种有差异的情况——无论是个人之间的水平差异,还是社会不同岗位对从业者语言能力需求的差异,几十年、几百年以后还是会存在。我们应该允许人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要求,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达到不同的汉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尽管有人表示不必担心国人说不好母语。但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时发出对国人汉语能力现状不满和担忧的声音,说明这方面的现实情况并不是那样值得乐观,不见得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说好汉语的。前些时候有媒体展开关于“国民汉语能力是提高还是下降”的意见调查,发表的结果是,受调查者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认为是下降了。我觉得,“国民的汉语能力是提高还是下降”这样的问题恐怕不是一句话就能回答得了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会获得不同的估价。从前在我们国家,能说文断字的人只是极少数,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是文盲或半文盲,而现在我们基本消灭了文盲,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国民的汉语能力是提高了。可是为什么人们会产生国民汉语能力下降的感觉呢?我想这是因为观察角度不一样,如果我们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从经常舞文弄墨的“文化人”群体来考察,大概是会产生“下降”的感觉。我们就一直觉得自己的汉语功底和运用能力,与前辈学者相比确实相差很远。

而在就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普遍反映,大中学生以及其他人士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不大当回事,总认为不必担心自己的母语说不好。然而有时在某个事件上暴露出问题后,就会有人发出“汉语危机”的呼声,强烈建议要采取措施提高国民的汉语能力。对于国民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长时期以来,总是抱怨甚多,真正有效的应对举措却跟不上。

造成国民汉语能力不够理想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根本的原因在语文教育上,特别是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上。现在学校的课程内容比以往多得多,相比从前,汉语言文字教育的课程被压缩到很小的一块地盘,教学效率也存在诸多问题。另外,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不再像从前那样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功底,社会思潮的偏向所造成的无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放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对所要发表的语言文字作品的打磨,似乎也不那么重视。

我们认为,在加强和改善学校语文教育的同时,研究并推行汉语能力测试,也可以成为促进人们注重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发展的一项举措。将“汉语应用能力”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并争取满足一些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当是提出关于汉语能力测试设想的初衷。

2 开发汉语能力测试项目的可能性

我们要开发这个项目,除了研究它的意义和价值,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性。实施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是否能确保其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可靠有效,这是参加和关注这个项目的人都十分重视甚至有所担心的问题。

我们国家每年都要进行大大小小无数次语文类考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测试可能更是不计其数。这类测试的效度和信度近年来已有所提高,但是无论是测试内容还是测试方式仍然需要大力改进。中国是最早开创考试实践的国家,但是对于考试或者说教育测量的科学性探索却是欧美国家走在前面。近些年来我们一边在学习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一边在对本国的同类测试中持续探索,不断改进,提高了测试水平。现在的情况应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还是有条件可以尝试,值得探索的,我们毕竟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相信,一个比较理想的测试模型应当是在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中形成的。

关于这项测试可行性的第二个问题是,是否能应对大规模的测试人群?测试规模的大小对命题方式和评价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测试规模大必然使命题和评价的难度大大提高。另外,应对大规模的测试,不但要能获得较好的测试评价效果,同时还必须考虑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的时间长度和成本。所以,在少量研究样本中获得基本成果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是否能应对大规模的测试人群。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条件是多年来举办大规模测试的经验,第二是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利用好电脑和网络的技术。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划分汉语能力的等级。我们所要研究、开发的“汉语能力测试”,考察的对象是以汉语为基本用语的人群,主要是职场人士,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项测试考察应试者运用汉语言文字完成交流沟通任务的水平。这项测试应该设计多个能力等级,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测试的目标应当是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不同的人运用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或者我们这里暂时也用“母语”这一名称,能力还是有高低和类型之分的。有的人能毫不费劲地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有的人长篇大论,说了半天,别人还是不知所云;表达同一个意思,有的人可以把别人说得笑了,有的人则可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有的人说到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可以头头是道,但是要他对某一重大事件的事理进行剖析,就往往“理屈词穷”,也许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也许是言语表达条理不清。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能在不同类型的领域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大文豪歌德是律师出身,他在法庭辩论时,常常大段大段发表动情的演说,屡屡被法官制止。他发现自己的文才适合于文学的表达,却不适合于言辞犀利、表达严谨的推理论证。在明白自己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之后,他毅然改弦更张,成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这个例子说明,有些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能在某个领域里显得很出色,但在另外一些领域里却显得毫无优势。“不会说话”这一说法,可能是指某人有生理上的缺陷,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也可能是指这个人不善于根据特定交流对象和情境的需要,采用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恰当地传递有关信息。汉语能力测试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检测人们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获取和传递有关信息”的能力。

摸索、开发一套工具,对具有不同类型需要的群体测量其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工作中可以感觉到人们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有差异,比如说,觉得老王的语言表达能力似乎是比老张强一点,然而,真要说出个一二三四,区分这里面的差异,给出一个适当的评价,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仔细想来,千百年来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要设法度量各种有形无形的事物,已经开发了一件又一件度量工具,这些工具的开发没有哪一样是轻而易举到手的。现在我们运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高低、轻重,觉得很现成,很简单,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件工具以及这种度量衡工具的使用最终被社会接受为一种制度,经过了多长时间的探索、试验和调整。例如,如今我们要了解天气形势,天气报告中说某日有七到八级的大风——我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报告,大概也不会琢磨这七级、八级是怎么测量出来的,风力大小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如何为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建立起一个可测量的有水平等级系列的框架,这是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的工作。要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测量工作,实际上跟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应该在对有关事物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测量工具,制定使用规则。这肯定会是一个长时间反复探索调试的过程。

对风力、地震等自然现象划分等级,测量其力度或烈度的大小,起先都是通过一大批事例,寻找其标志性的外显特征,将这些特征按照某些原则排成一个系列。以前的语言测试,我们曾经通过有关语言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构建测试框架,多年来在语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面我们有了比较丰富的积累,这样的框架比较容易设计,命题也相对方便。但是用这样的框架来测评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未必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高低不见得对应,有的人掌握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很丰富,考试成绩也不错,可是实际运用能力却不理想;有的人没有学过这方面的专门知识,但是能说会写,表达效果非常出色。所以,这项测试的研究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标志性特征,然后围绕这样的特征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确定命题、测试和评价的方法。

再回过头来看中小学校的语文考试,如果设计成一个框架系列,其实就可以成为一种语文的等级测试。不过那是面对在校学生的测试,我们需要调整思路,把眼光转向职场人士。从这些年各种测试的经验来看,将来经过不断的努力,语言能力测试是可以逐步走向成功的。

要不要开展这方面的测试,开展测试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造成考试经济的乱象,人们在这些方面发表了种种不同意见。这样的讨论总的来说是有益于事业的推进的。我们在这里撇开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从语言测试研究这方面来说,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尝试开展有关汉语能力测试问题的研究,建设一个国家层面的汉语综合能力测试与评价的体系,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向社会推出,给用人单位提供方便,也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情况,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汉语的学习和教学。至于这件事能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现在预测不了,任何携带着良好愿望的新事物的推出,都会有失败的风险和对成功的期盼相伴随。我们有必要多搞试点,一步一步摸索起来,倘若不成功,就退回去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有一定的成效,就再继续往前探索。目前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试验。开发一个新的评价工具,必然需要通过反复试验、反复调整。成与不成,需要由反复试验的结果来回答。我们当然希望它能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毕竟是两回事,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必须有实事求是之心。

[1]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上海市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

[5]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编,国家语委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8.

[6]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7]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吴四伍)

Significance and Possi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CHAO Zongqi

Our society needs a testing tool which can examine people’s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at different levels.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bring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into the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in order to improve our people’s level of us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and try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units of the society.We are experienced in language testing now,and can explore further in this field.If we can do a good job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how people using the language,and make good use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it is entirely possible to develop such a measuring tool after repeated experiments.

Research on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Test;Significance;Possibility

G405

A

1005-8427(2014)12-0037-5

本文系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国民语言文字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ZDA125-1)的研究成果之一。

巢宗祺,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 200062)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语言文字汉语
学汉语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