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市级党报理论宣传生动活泼

2014-02-05 08:42王毅红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阳日报理论

□王毅红

(南阳日报社,河南 南阳 473014)

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报的一个优势。报纸的理论宣传,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双重任务。做好理论宣传,也有利于增强报纸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影响力。但是,理论宣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难就难在理论宣传一般比较枯燥,难以做成报纸的亮点、卖点,难以吸引读者阅读,因而影响宣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想使理论宣传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激活理论宣传,提高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让理论宣传“动”起来。

河南《南阳日报》作为南阳市委机关报,近年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既没有放弃,也没有削弱理论宣传阵地,而是把它作为增强报纸权威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扬理论宣传的旗帜。其主要经验就是不断创新理论宣传,做足“动”的文章。实践表明,这不仅赢得了市场,也得到了读者和业界同仁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南阳市委宣传部充分肯定了《南阳日报》的理论宣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坚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成功经验,授予南阳日报社“理论调研成果宣传贡献奖”。

下面笔者结合《南阳日报》的具体做法,谈谈如何让理论宣传“动”起来。

报道题材上求“动感”

理论宣传要注重策划,注重理论宣传与新闻报道联动,增强理论宣传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报纸的理论宣传,不同于理论专著、理论期刊,除了自己独立的个性特征外,还具有新闻的共性特征,即真实性、时效性、导向性、通俗性。这就要求报纸理论宣传必须求是、求快、求准、求新,选题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动态特征,要与实践合拍,与新闻同步,不能弹老调、慢半拍。近年来,《南阳日报》按照报纸理论宣传的特性,运用新闻手法策划理论选题,形成一个又一个理论宣传的亮点、高潮。

一是吃透上头,紧跟中央,前瞻策划,反应快捷,适时传播,阐释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新思路。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农业大市,《意见》对南阳发展“三农”工作极具指导性。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是摆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当务之急。《南阳日报》适时推出专栏,报道市直各单位、14个县区如何深入学习《意见》精神,营造学习气氛。紧接着,《南阳日报》又推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8篇《论中央一号精神》的评论员文章,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性及如何贯彻落实,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虑。读者普遍反映,《南阳日报》对《意见》的理论宣传及时有效,内容丰富,十分解渴。

二是联系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疑释惑,通过有声有色的战役性的理论宣传,及时有效推动实际工作。在南阳市开展的“六创一迎”活动中,有些干群心存疑惑,如南阳为何要创全国文明城市?创迎活动如何不流于形式?老百姓有没有实惠?等等。《南阳日报》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紧结合工作部署和进展,调动小言论、评论员文章、述评、专访、对话、深度调查、专论等各种理论宣传手段,汇成大合唱。由于这次理论宣传战役贴近实际,配合及时,声势强大,起到了很好的统一认识的引导作用、凝聚人心的动员作用、解释疑惑的指导作用。

服务读者上见“行动”

要开门办报,多组织群众参与活动,增强理论宣传的时效性、吸引力。媒体的影响力是大还是小,传播效果如何,最终是读者说了算。传统的理论宣传,一个明显的毛病,就是好为人师,板着面孔说教,单向灌输。在信息源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这样的理论宣传显然只会遭冷落,被边缘化。因此,必须树立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新观念,让理论宣传从“口说”变成“行动”,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吸引读者参与、互动,在交流互动中感召读者、引导读者。

第一,让读者“动口”选题。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热点,他们工作中的难点、思想上的疑点,这些恰好是理论宣传引导的切入点、着力点。一方面,理论编辑要胸怀大局,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看得透;另一方面,理论编辑要有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深入社会生活,贴近广大干部群众,这样才能摸清读者需求,把准时代脉搏。南阳日报坚持从社会实践中发掘理论宣传报道主题,让读者自己挑选理论题目,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实际工作者撰写相关理论文章。报社搭台,群众点戏,专家唱戏,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效果自是极好。

第二,走进基层“动手”解剖“麻雀”。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宣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南阳日报》坚持开放办报,开放搞理论宣传,走进群众中,融入实际工作中。报社不定期深入基层单位、社区举办讲座,对现实中的新经验、新问题、新情况,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透过表象进行理论高度的思考分析,让经验得以提升成理论,让理论得以转化为实践。

第三,举办“活动”吸引读者参与互动。《南阳日报》定期开展理论征文活动,举办专题讨论,不仅聚合了不少知名专家,还吸引了一大批各级领导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群众。同时与有关部门联手,将理论宣传“搬”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不仅在《理论探讨》版上,而且在《党建视窗》、《要闻》、《新农村》、《现代教育》等版上开设专栏,与实际理论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南阳日报》理论宣传的实效性和权威性,增强了吸引力、影响力。

表现手法上求“生动”

创新理论宣传形式,让文风更加生动,增强理论宣传的通俗性、可读性。理论表现形式不断创新,理论宣传就有生命力。地市级党报必须切实改进理论宣传的文风,创造新的表现方式,让理论文章生动鲜活,让群众喜闻乐见。理论宣传形式不应该带框框,只要读者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任何创新形式,都值得探索和倡导。

第一,用文学语言“说理”。理论观点是抽象的,理论根据却是具体的。理论文章虚实结合,情理交融,才鲜活生动。因此,应提倡写理论文章时有描写、有抒情、有对比、有衬托,运用杂文、散文等方式手法,使之既有理论的思想光芒,又有文学的生动色彩,其可读性、感染力肯定更强。

第二,用新闻体裁“论述”。理论宣传除运用专文、评论等常规理论体裁外,还可运用述评、专访、调查报告、通讯、来信等多种新闻体裁,传播理论新知,阐明理论观点,启迪理论思维,寓理论宣传于新闻报道中,以新闻报道为载体传递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

第三,用图文配合“解答”。对党和政府在一个时期的新政策、新观点、新思路、新任务,用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答,并配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漫画、图片等,这样“包装”一新后登场亮相,很容易形成版面上的亮点、读者阅读的看点,这样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从而更具感染力、可读性。

猜你喜欢
南阳日报理论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