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2-06 11:10宋权华廖守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内容

◆宋权华 廖守琴

作者:宋权华,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媒介与学习;廖守琴,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725000)。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涌入而急剧变化。这其中,演示文稿(以下简称PPT)的教学应用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然而,应该如何合理地设计和使用PPT来辅助课堂教学,以使其发挥尽可能大的功效,是高校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2 PPT在高校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教学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PPT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合理使用PPT进行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结构的变化。

利用PPT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通过PPT构建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学习情境,利用PPT展示的直观性、动画性、情境性等特点,把书本中比较抽象的语言文字内容转化成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利用PPT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校课堂教学使用PPT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展现为生动形象的事实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引导来促使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现象,从中得到启发,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PPT能更直观地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感性材料,既开拓了学生视野,知识得到扩展,又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1]。

利用PPT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利用PPT来辅助课堂教学使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多,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大。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PPT形象、直观的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获取。同时,PPT中的多媒体信息给学生提供的是多感官的刺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利用PPT教学有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 由于应用型和

3 PPT在高校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以PPT演示代替教师讲授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PPT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为了辅助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而在当前,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脱离了PPT之后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不会讲课。PPT使用的形式不能简单地沦为“书本搬家”,也不能将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点击、学生观看的放电影式的教学。

重视PPT的美观而忽视内容的设计 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制作课堂教学PPT时,过度重视对PPT的修饰,过多关注画面的美观和观看效果,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这就是PPT设计的“形式主义”。课堂教学变成教师PPT技术的展示和宣传,而远离了原本的知识传授的轨道,忽略了对内容的理解。

舍本逐末,将使用PPT当作目的 制作和应用PPT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为了使用多媒体。当前很多教师使用PPT教学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而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论证,到底适合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没有必要使用?甚至有的高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把PPT的应用当成衡量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与其通过“读PPT”的形式来向学生呈现知识,还不如回归传统的效果好。

过分追求视听觉信息,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动态的内容和视频、音频信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师在制作PPT时,更多的是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置之不顾,千方百计地追求视听享受,学生接收的仅仅是一些感官的刺激。过多的视听信息过分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也容易造成因学生对图像产生依赖而形成思维的惰性[2]。

4 合理设计和使用PPT辅助高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PPT的设计原则

1)突出和强调重点。PPT的设计要简洁、突出重点、观众能够清楚阅览(黎加厚,2011)。在PPT的设计中,切忌版面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积,信息量过大而导致重点不明确,过多的文字和图形堆积会干扰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理解和思考。同时,避免PPT对教材内容进行目录式的展示,仅仅将章节的各级标题按照层级关系罗列在PPT上,淡化学生思维过程,简化教学内容。

2)内容设计和展示形象生动。PPT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设计和展示形式的一个主要要点就是要符合直观教学原则[3]。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精心选用媒体形式,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教学内容和PPT的形式完美结合起来,创设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传递和有效学习的发生。

3)重视内容的逻辑原则——金字塔原理。PPT设计的金字塔原理是指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内容编排形式,其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金字塔结构符合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按照金字塔原理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金字塔结构的内容呈现出知识的推理递进规律和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用图示化的表达方式。PPT的内容呈现也应该迎合学生的这种视觉心理习惯,尽量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这种形式的内容除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能通过图形和图像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更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

课堂教学PPT的合理应用

1)恰当把握PPT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后,由于其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设置情境,设计好教学过程,并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良好的组织。PPT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呈现一些信息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合理选择PPT展示的内容。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技巧应有机结合使用,不能偏废。具体来说,选择和设计需要PPT所要展现的内容主要包含这些方面:教师引自教材之外的内容,需要通过PPT展现给学生,以便建立共同经验;某些教学片断需要声音和视频来烘托气氛和观看模拟时,多感官的刺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无法理解或接触到的知识经验,通过图形、动画等的演示促进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注重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益。关于PPT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要遵循的原则是按照教学内容进程和PPT使用的效益来恰当选择PPT的演示。PPT的选择使用应该遵循的规律是:PPT选择的几率=“PPT所发挥的功效/制作PPT所付出的代价”。对PPT在整个内容体系中的作用做全面深入的把握,正确定位,合理找准教学内容的PPT切入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突破难点、疑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效率。

5 总结

PPT在高校的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高校教学方式变革确实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形成。但是过于依赖PPT也造成高校教学中为数不少的“电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应该倡导和鼓励高校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恰当设计和制作PPT,合理选择PPT的教学应用契机,让PPT为高校的课堂教学助一臂之力。

[1]谈PPT教学的重要性[EB/OL].http://edu.163.com/11/05 19/15/74E6G95O00294IOH.html.

[2]张卫芳.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9c47a80100vtzh.html.

[3]孙晓娣.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PPT课件提高教学效果[EB/OL].http://wfssz.kwedu.cn/2013/0927/6119.html.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