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职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2014-02-06 12:23李卫国曾道江
职教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总数心理咨询教学法

□李卫国 曾道江 余 琳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 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 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PBL 教学法具有诸多优点,它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传授为主的状况,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是被广泛运用于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并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课程中得到运用。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我们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例,试探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PBL 教学法。

一、研究背景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职业化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专业课,主要讲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质、理论、内容、过程、形式和方法的课程,是一门职业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注重培养心理职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以往采用的讲授法、讨论法和举例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区别。 作为职业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特点,而且还注重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心理案例中,在职业实践中获得咨询与治疗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找到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重点探索了PBL 教学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1]。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心理咨询师职业学习班2009 级39 名学生和2010 级38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分别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中进行全程PBL教学。

(二)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对呈现的心理案例设计处理方案或对选定的心理学咨询与治疗流派的主要观点等进行阐释,相当于以小组作为授课团队对课程章节进行讲解。 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自评问卷”和“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评价问卷”调查,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创设问题情景。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主要讨论专业心理工作者的素质及成长,强调咨访关系的重要性,注重对心理咨询与疗治各流派观点的全面了解和对实际案例的处理。所以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为学生展示案例,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处理;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选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代表观点等进行阐释。

2.分组。 依据学生对所设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的兴趣和学生的意愿等条件适当考虑将其进行分组,每一小组由3 到4 人组成。 以小组为单位,对呈现的案例设计处理方案或对选定的心理学咨询与治疗流派主要观点等进行阐释,相当于作为授课团队对章节进行讨论式讲解。

3.小组课前准备。 看过案例或知晓小组所要阐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之后,小组可进行内部讨论,讨论如何入手,从哪方面入手,怎样去处理等问题。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找,收集资料,与自身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观点的理解、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整理,最终确定可行的小组方案,包括小组观点,方案实施的步骤与可能效果,小组发言代表和表达方式(包括PPT、视频等)。

4.小组授课及班级讨论。 在授课老师组织下,小组代表根据小组整理的对案例的处理方案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观点的见解、 感悟进行发言,时间为40 分钟,鼓励小组的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根据代表的发言提出问题并现场讨论, 或就案例、疗法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对课程获得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5.讨论结束后,授课老师给予积极反馈和补充。在小组发言之后或在讨论结束之后,授课老师对小组各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如果有遗漏的或学生不太明了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教师给予补漏。

三、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PBL 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

1.学生对PBL 教学法的接受度高。数据统计显示, 学生对PBL 教学法有较高的评价和接受度。“此教学法很好, 过程感觉好”, 占总数的93.5%;“此教学法帮助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占总数的73.2%;“同学间分享知识点,交换观点,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占总数的74.3%;“整个过程感觉不错,有成就感,是一次很棒的经历”,占总数的77.8%。

2.PBL 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深入学习、掌握和拓展,增加了学习兴趣。“对所讲内容印象,认识更深刻,增加兴趣,拥有更多更深感悟”, 占总数的67.1%;“调动积极性,充实、巩固知识”,占总数的65.8%;“积极准备和投入”,占总数的94.3%;“熟悉内容,深入学习,拓展知识”, 占总数的71%;“课程内容与专业技巧对就业有帮助”, 占总数的67%;“对专业课程更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更努力”,占总数的71.1%。

3.PBL 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增加讲课经验,适应角色,增强信心,锻炼能力(包括制作课件,收集资料,讲课演讲能力,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占总数的85.3%;“锻炼自学,教学等能力,是发挥潜能、展现自我、提高实践能力的好机会”, 占总数的92.9%;“是对老师角色、态度和教学的体验,有助自己能力的提高”,占总数的97.7%。

4.PBL 教学法有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相互交流。 “讲课增进与同学的了解,能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占总数的86%;“资源共享,了解同学,增进沟通”,占总数的83.2%;“分享观点和体会”,占总数的65.6%。

5.PBL 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促使其更加努力。 数据显示,PBL 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理论与实际教学有差距,讲好一节课不容易”,占总数的60%;“自学不深,教学不易,要更加努力”,占总数的33.4%。 PBL 教学使学生所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广泛性。不仅获得对课程知识的深入学习,而且还锻炼了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如演讲能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PBL 教学法实施中的尚待提高之处

1.学生参与的经验不足。 PBL 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不足,理论与实际教学有差距,体会讲好课不容易”,占总数的47%;“发言不够流利,表达差,时间分配安排差,紧张,不自信,教态差,普通话不标准”,占总数的47.4%;“认识不足,自学不深,知教学不易,需更努力”,占总数的22.4%。

2.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理解不够,难以把住要点。“对内容了解和表达不够,见解少,拓展少,案例不足”,占总数的37.4%;“讲解不够精炼”占总数的25.3%。

3.学生对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在PBL 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而老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权威的教授者,而作为引导者,与学生也变成合作关系,对于此,有部分学生一时还未适应过来,结果显示,学生仍希望老师“可提供资料,补充重点,点评总结或同学要强调重点”,占总数的30.3%;还有个别学生感觉“还是老师教学为主好”,占总数的2.6%。

4.对参与实践的要求更高。 PBL 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更具学习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的要求更高。 “有问题仍需实践才能解决,不只是理论”,占总数的31.6%;“要多一点演示,多些实践机会”,占总数的56.6%。

5.PBL 教学需要学生更高的配合度和认真的态度。 “希望同学端正态度,认真教学,准备充分”,占总数的19.6%。

6.学生可能专注于自己小组所讨论的问题和内容,而忽略了别小组之外需要学习的知识。“对自己负责的内容注重或理解深,对别的同学帮助不大或对别同学教学不注重”, 占总数的18.4%;“准备很重要”,占总数的82.9%;“准备不够充分”,占总数的18.6%;“用心程度不够”,占总数的2.9%。

7.在PBL 教学下所获取的知识可能具有随机性。研究结果发现, 学生认为在PBL 教学下所获得知识具有一定随机性, 如有的学生特别在意自己在发言、讲课、教学方式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却有可能忽略了对课程本身内容的学习。 因此,PBL 教学下学生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怎样很好地结合起来,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PBL 教学法实施前要详解

PBL 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在多方面都有所变化,如老师的角色的转变,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学生学习任务的不同等。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PBL 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学生的参与与配合,所以有必要在PBL 教学开始前对学生作一个全面的详细的解说, 以保证PBL 教学流程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转变角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完善知识体系

在PBL 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相信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去性,相信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教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辅助者,与学生合作关系,伴随学生一起向前。 所以老师要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再次,老师要熟悉和掌握在PBL 教学中的导学技巧和能力,同时老师也应该完善导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体系,适时应变。

(三)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和知识的探索者,所以就需要学生具有对学习和教育的责任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 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寻求答案。问卷和访谈也发现,PBL 教学使学生更具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也是PBL 教学法的完美搭档之一。再者,学习分小组进行,小组是学习的单位,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和承担任务的责任, 所以这就需要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的真切合作,相互包容,共同陪伴[2]。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PBL 教学中,更强调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所以在教学中也就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供学生实际操作,积累经验。 实践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的能力,而且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更牢固和易接受,实践教学也是很多教学法中所提倡的。 通过以上问卷也可看出, 学生也希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所以通过实践教学是需要,也是趋势。

(五)完善教学机制

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机制, 能使PBL 教学法的优越性与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设计和实施PBL 教学真实情景问题时,PBL 教学下所获知识具有随机性,这要与教学目的、教学知识的科学系统性怎样很好的结合起来,基于课程教学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需要在何时、如何来设计问题等重要内容都是老师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切不能完全照搬, 但却可以作为PBL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必要时,可对老师进行关于PBL 教学的相关培训, 甚至可以编写符合PBL 教学特色的相关教科书[3]。

(六)完善辅助措施

通过问卷和对学生的访谈交流发现, 学生所知晓的资料源较少,通过查阅得到的资料也不是很多,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是PBL 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成资源库。如在图书馆或相关网站上为学生提供可查阅的大量且可靠的相关知识资料库,为学生提供方便且实用的器材室等。

(七)建立和完善教学效果反馈系统

教学效果反馈系统是力求教学法不断完善和进步,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地接近或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PBL 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法,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评测PBL 教学的学生学业成绩欠妥, 所以有必要建立独立的符合PBL 教学法特点的PBL 教学效果反馈系统,并完善之。

PBL 教学法强调从真实的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生全程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力,锻炼各方面能力;注重实践,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对问题、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彻,而且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更加牢固;整个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协调能力,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PBL 教学法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底,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相信在今后的不断摸索和实践过程中,能弥补现实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某些不足, 使PBL 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日益完善。

[1]齐金玲,牛振海,曹运华,于增.PBL 教学法在心理咨询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9):2672-2673.

[2]谭健烽,雷光和,李鹤展,禹玉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6):94-97.

[3]信中贵,邹长华,胡传双.论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国咨询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72-74.

猜你喜欢
总数心理咨询教学法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