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4-02-11 11:05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父辈独生子女一代人

封面反馈

@透彩fly:与父辈不同,80后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自我意识,也许,在他们的教育下,80后的下一代,將更早认识自我、更加真实而清醒。

@白糖先生:做家长的不适应,是每一代人都会遇到的,不能出了问题,就都归结到这一代人“独生子女”这个身份特征上。

@Suki妍:我从小就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很孤单。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这样长大。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知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在鱼龙混杂、戾气横生的互联网中,建造了一个真正具有分享精神和讨论氛围的综合性讨论平台。不管是严肃的话题,还是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高质量的讨论,在用户答案中发现各种惊喜。 (陈飞)

记者手记

独特而平凡的一代

本刊记者/陈薇

不时有类似的新闻:某80后小夫妻睡觉,因缺乏经验,把小孩闷死了;法院统计离婚率,一定是80后占据榜首,其中不乏“3小时闪婚、7天离婚”一类的冲动型婚姻……

这些新闻常包括两个关键词:“80后”“独生子女”。似乎“不负责任”“娇气”“冲动”“自私”等负面形容词,就是这群人的全部特征。

我也是80后独生子女的一员,不免暗暗叫屈。采访“80后独生父母”这个话题,恰好是推翻这个刻板印象的契机。当然,也可能是强化。

不得不承认,有些80后独生父母确实令我震惊。他们娇惯子女且缺乏常识。一个3岁的孩子不会咀嚼,因为80后爸爸担心孩子噎住,命令将所有的食物——从菜叶到面条全部剁碎。一对博士夫妇,16个月的孩子还抱在手上,不会爬、不会走,询问原因,说是地上脏、天气冷,舍不得……

我采访了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咨询师、离婚律师。他们告诉我这些“奇葩”独生父母的真实案例,原来,对80后独生父母的负面标签、妖魔化还是有理由的。

不过,这些真的只是极端案例而已。在我们身边,独生父母的生活与父辈一样平凡而普通。在某些方面,独生父母甚至会比父辈做得更好。

几乎每位独生父母都向我提到“自我意识”。其实,很多80后的童年并不那么幸福。物质匮乏,零食或玩具都很少;爸妈只要求学习成绩,很少注意孩子的喜怒哀愁;先将糖果分给邻居、表弟,最后才留给自己。

慢慢地,我印证了自己此前的想法,80后独生父母做得好不好,其实与身份无关,而是与经历、家庭教育、个人素质等直接相关。比如,那些较早离开家庭、闯荡世界的独生子女,习惯了独立生活,绝不娇气;那些在童年感受到温暖与爱的80后,自然会将这份柔软传递下去……

独生子女是如此特别的一代——他们身上,镌刻着古老国家急遽变革的印记,沉淀着国家管理者以有序战胜无序、以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梦想。他们又是如此悲催的一代——真正的危机还没有到来。可以想象,10年后,当父母年老体衰、孩子仍未成人时,步入中年的80后独生父母,终会遭遇挑战。

我相信,10年后,这群人、这代人,更值得关注。

详见本刊

2014年11月17日

出版总第684期

猜你喜欢
父辈独生子女一代人
一代人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我们见证了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尊敬父辈
重要言论
两只小猫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