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视阈下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正面引导

2014-02-12 14:0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亚文化校园院校

黄 丽

(鄂州职业大学,湖北 鄂州 436000)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社会各领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这也使网络上形成了一种尤为特殊的文化——网络文化,而受网络文化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当代的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良性引导,这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及网络文化日益增加的环境中,高职院校要通过一些有效措施对校园亚文化的建设进行正面引导,避免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及网络文化过程中取糟去精,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对学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标准的确立产生很大影响。

一、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界定

1.校园亚文化的概念

亚文化也被称为集体文化或副文化,在实际上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多种文化形态中的一个局部文化现象,其一般都形成于某一个特定区域或某个集体,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由其特有的观念及生活方式塑造出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所以校园亚文化不仅包含了与主文化相同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有很多这个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念。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是指学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特征进行了总结,使其开始逐渐形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这种独特的校园亚文化,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课桌文化、寝室文化等。

2.校园亚文化的影响

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主文化之外的一个文化系统,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等特点,而且校园亚文化在受到主文化的引导和辐射时,大部分校园亚文化都不会与主文化进行对抗或抵触,但是校园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主文化的形成,甚至其可以成为形成校园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校园亚文化形成之后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心理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在影响力上往往要大于校园主文化,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文化盛行于高职院校校园的时候,其在实际上往往会赋予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由于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所以其会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校园主文化建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校园亚文化的引导,这便与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发展中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在新时期的不断加快,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是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庞杂、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无论是微博、即时通信软件以及BBS等,使网络都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途经,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共存的现状,如何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正确引导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行为活动的多样化

现阶段社会生活及社会文化在发展中都以多样化为主流,这便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及多变性,同时高职院校师生员工成分、培养目标、地理位置等,都是促进校园文化向多样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行为活动的多样化,这是因为校园文化与学生行为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踏入校园之后便彻底脱离了家长式教育,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很多行为也不会再受到任何限制,新奇、困惑、迷茫、惊喜等复杂的情绪也随之而来,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2.多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网络文化最大的特点不是其具有独特的传播方式,而是网络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对较为开放的文化,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内容都可以糅合到网络文化中,这也便导致网络文化在发展中出现纷繁庞杂的现象,同时也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与其产生很大冲突,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伦理观念的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各地区地域文化相互糅合,同时也将西方一些不同于东方的思潮带入其中,中西方文化在网络这个熔炉中进行碰撞与交融,很多学生在审视这些思潮的过程中由于难以作出正确的判别,导致其形成了一种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观念。

3.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变性

思维方式是某个时代的人们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其思维形式、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程序等多面的结合,可以将思维方式称为是人们思维的框架,在本质上可以充分反映出不同社会阶段、社会环境下人们生活、生产的特点,虽然人们的思维方式不会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进行直接操作,但是其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各个时代的同龄人相比,无论是在知识认知还是眼界上都要远远高于后者,但是这一代的学生严重缺乏动力和激情,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很多学生与现实社会之间有所脱节,最终造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过于片面且趋于幻想,“雾里看花”用来描述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最为充分。

三、网络视阈下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策略

1.加强校园亚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互补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想对校园亚文化的建设进行正面引导,就必须与院校的德育建设工作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内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也可以让每个高职院校学生都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思考意识,将学习作为高职院校阶段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德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养成的一种引导性教育手段,而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和知行相结合,德育工作的效果会主要体现在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上。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目的之间的偏差,是导致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压抑、举止随意的主要起因,而当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效果被严重削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成功的教育不是考试成绩,而是使学生没有意识到受到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这种力量在高职院校实际教育中也有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而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在这方面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时代中,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要将引导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相结合,并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为高职院校教育提供教育条件,通过创建网络德育阵地来对学生进行耳渲目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校园亚文化“水滴石穿”的作用。

2.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教育

人的创造力与自身的个性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个性化教育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如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进行正面的引导,可以通过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上个性的差异,在多种高职院校学生共性的指导下对其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可以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实现学生共性与个性共同发展的目的。网络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建设要敢于打破传统,并且不能将引导校园亚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形式,而是要将其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为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改革中找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让每个有才华的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分享。

3.对校园网络要不断加强监管

校园网络的净化不能只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我国网络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可以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上安装防火墙来过滤网络信息资源,将网络上信息质量不好的信息资源彻底从校园网络中进行隔离,例如,黄、赌、毒、暴力、反动以及诽谤祖国等信息。对于网络上散布虚假消息、人身攻击等言论,网络管理部门在发现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处理,避免这些不良信息流传到高职院校中,针对校园网络中的BBS,高职院校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采用正确的态度去审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自在的网络生活环境。

4.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政工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政工队伍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要不断加大政工队伍建设,确保每个政工教师都可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政工工作,可以正确地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政工教育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对校园亚文化建设进行正面引导的有效途径。只有优秀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才能让学生在审视社会万千气象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伦理观去看待各种社会事物,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也可以做到不回避、不掩饰现实问题,积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或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正面引导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形成不仅直接反映出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行为模式,同时也会对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很多事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改革要将正面引导校园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高职院校要予以校园亚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并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对校园亚文化建设的双重影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校园亚文化可以对提高其教育质量发挥作用。

[1]武雪芳.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校园文化,2011(7).

[2]刘静姿.高校校园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讨[J].理论探讨,2012(3).

[3]胡金富.校园亚文化建设——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新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亚文化校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