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 寻路远山

2014-02-14 08:59马戈
户外探险 2014年1期
关键词:丹巴登峰东南

马戈

川西徒步拥有数条国内自助游玩家最为推崇的经典线路,丹巴党岭葫芦海一线近年来也已经从原先的中转地变成了十分重要的旅行目的地。沿303省道翻越巴郎山,途经日隆之后就到达了有着“中国最美乡村”美誉的丹巴。

丹巴境内的墨尔多山是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神山被65座山峰环绕,围绕雪山冰湖,流传着数不清的动人传说。与雪山相辉映的是别具一格的甲居藏寨和古碉群,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民居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对象。而党岭景区内更是星罗棋布了葫芦海、卓雍措、马措、斯阿涅、阿尤母措等三十余个高山湖泊,宛若一面面五色宝镜。每年4~5月,整个丹巴山绿花开,大自然与藏寨的颜色完全融合为一体;9~10月,碉楼挂满玉米,金黄的桦树林与蓝天白云、皑皑雪峰交相辉映,这个时候是徒步者朝圣丹巴的最佳季节。

丹巴属岷山、邛崃山高山区,境内雪峰众多。而未登峰的侦察和攀登就像是和觊觎良久的美女的第一次约会,惴惴不安又兴奋难眠。早年徒步党岭垭口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夏羌拉雪山,回来后收集资料时发现一张照片,在夏羌拉主峰的东北侧,还有一座漂亮的独立山峰,岩石地形为主,于是心中隐隐作动,查阅地图后发现此峰海拔5240米,尚无攀登记录。人们对未知地域的向往是一种难以压抑的渴望,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就像在荷尔蒙刺激下的青春身体,总会勃发。于是就开始积极准备,申请到后,2013年8月,伙同古袅袅成行。7月份的暴雨和泥石流导致川西桥毁路断,此次只能绕道马尔康,值得夸奖的是我们的藏族司机不仅车技过人,一路上也是笑料不断,减少了不少我们对天气的忧虑。

攀登总是伴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可是未登峰和新路线的魅力也正是在于这些对未知的探索。此次出行也是一波三折,先是在杜鹃林中找不到路,紧接着临时将西山脊的线路改成东南壁直上,东南壁到顶后才发现东南壁的顶峰5145米与5240米的夏羌拉东峰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深沟,最后只能算是完成了夏羌拉东峰东南壁5145米的一条直上线路。所幸的是辛苦总是伴随着收获,虽未能真正触及顶峰,却也收获良多,不仅了解了夏羌拉东侧的地形、拍摄了一手图片资料,也第一次成功尝试了中高海拔的岩石路线。

我们尝试的这座山峰在丹巴党岭村境内,这里风景秀美,盛产丹巴美女。丹巴是以碉楼闻名的千碉之国,党岭山谷风景秀美,温泉众多,是传说中的美人谷,周边徒步路线成熟,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村庄可提供马匹及背夫,所以我们选择从丹巴、党岭方向进山。

葫芦海是党岭最出名的风景区,在这个异常漂亮的高山湖泊东侧,我们建立了BC营地,埋锅造饭不提,初上海拔,夜里轻微头疼、中度失眠,略感痛苦。

早上8:30撤营出发,沿葫芦海东岸向前,本想向卓尤母措前进,结果走至葫芦海尽头后被兽道误导,向西南侧翻上一个小山梁,路途极为难走,沿途无法摆脱杜鹃丛纠缠,最后还是止步于密如围墙的杜鹃丛,恼羞成怒,无奈撤回葫芦海边。难道第一次拿着赞助登山居然连山都没见到就要回家吗?经过一番商量,让徒步旅游的朋友下山联系向导,明日再作尝试。回营地后顿时被各种沮丧的情绪包围,葫芦海美景也无暇欣赏,好在天公作美,是夜恰逢流星雨,在银河背景下也颇为神奇,许下各种家人健康长寿、攀登安全成功、泡妞无往不利、英语顺利通过、论文顺利发表等纯美愿望后顺利入睡。

晨起向导已经赶到,乍一看面熟,细细一问居然是我当年徒步穿越时的老熟人,德钦多吉,党岭村当年的老猎人,顿时信心倍增,一扫昨日迷路阴霾。

吃过早饭后出发,依旧钻过一片毫无路线痕迹的杜鹃林,沿葫芦海进水的小河向上到达卓尤母措。卓尤母措海拔4340米,是一个两倍于葫芦海的高山湖泊,湖水清亮广阔,无风的时候三座高山映在湖中确是一幅湖光山色。此时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5240米的夏羌拉东峰,远看山峰岩壁似乎很完整,细看却是风化严重,一路上总在担心风化和落石的问题。

在卓尤母措和夏羌拉二峰之间折向西北,穿过数个冰川退化后遗留的石海,翻过两座山梁,我们在冰川融水形成的一个小湖泊旁建起C1营地。仔细侦察第二天的攀登线路后,我们发现原定的西山脊上有一处近30米直壁,两侧山坡也很陡峭,攀登难度和暴露感都比较强,而靠近我们的东南壁,除了起步40米坡度较大,上方似乎都在50~60度之间,一路上亦无冰雪环境,相对容易攀登。商议之后决定改为东南壁直上路线。晚饭后整理攀登器材,由于8月份东南壁上没有冰雪,于是放下高山靴和冰雪保护器材,保留冰镐用于放置岩钉,整理好岩石器材后早早睡去。

一夜星光闪烁温暖无风,早上5:00起床吃饭,天蒙蒙亮时携带好装备出发。约一个小时到达起攀点,solo了30米之后,用岩钉和自然保护点建立第一个保护站,开始攀登。第一个绳距约20米,是整个攀爬路线中惟一的难点,向左爬过一个石头和山体之间的岩槽后,有一段八米左右的垂直裂缝,没有攀岩鞋的情况下稍显底气不足,定了定神,放了3#、4#两个机械塞作为保护,一口气翻过,难度5.8,此后难度均在5.5~5.6之间。

由于山体破碎严重,领攀者需要小心攀爬避免落石,沿途保护点容易放置,也不难找到可靠的自然保护点。直上大约六个绳距之后,我爬到了东南壁左边的缺口,发现这是一个无法通过的悬崖,于是倒攀15米后向右上方攀爬。三个绳距后爬到东南壁靠近中间的顶,发现依然是无法通过的悬崖,估计右侧顶部可能有可以通过的线路,于是再次倒攀下退20米,向右侧横切约30米。反复侦察线路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沟槽似乎可以爬到右侧的顶,于是建立了一个自然保护点下降到沟槽中,沿沟槽继续上攀两个绳距,大约11点30分攀登至东南壁5145米顶。令人沮丧的是背后依然是难以通过的悬崖,此刻已经能够完整观察到5240米峰顶,东南壁背后接近垂直,下降后再上攀几乎不可能。

站在5145米最东侧的一个石尖上,低头看看东南壁背后负角度的岩壁和脚下那条隔开主峰的深沟,一种颓沮的感觉默默滑过心底,辛苦爬完5145米东南壁的两个石尖,依然没能从这里找到通向主峰的线路,我的第一次岩石路线就这么不伦不类地结束了。

下撤沿东南壁右侧完成,10个绳距,20点左右撤至卓尤母措出水口扎营。晚上月色皓亮,间或几声狼嗥倒也平添少许惊悚。

该次攀登上攀共11个绳距,线路总长约400米。除第一个保护站使用岩钉(后由跟攀者拆除)外,上攀及下降全部使用自然保护点及辅绳圈,抛弃辅绳圈11个,未遗留其他器材。

虽然5145米是我们到达的峰顶,但依然不能算是独立山峰,东南壁直上的攀登也算不上大家心目中的大岩壁攀登;但是,至少我们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条中高海拔岩石技术攀登路线,尝试了不同于以往冰雪路线中高海拔的攀登,同时在夏羌拉周围探索了一个新的攀登区域,并拍摄了不少视频和照片资料。

最后,给线路命名SCI遭到了攀登搭档古袅袅的强力鄙视。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是我等不上进研究生毕业的硬性指标,在论文和课题研究的双重压迫下偷跑出来登山,却无法完全放下心中包袱,5240米的攀登以失败告终,但我给线路命名SCI,希望能在攀登学术高峰之际取得成功。

夏羌拉攀登总结

1. 攀爬未登峰前期侦察和资料搜集很重要,本次活动缺乏有效资料参考,侦察时只考虑到东南壁攀爬的可行性,未能向西北方向侦查,故未能发现5145米与5240米之间的深沟。

2. 对地形和气候不够了解,白带了很多保暖服装、冰雪装备和保护器材,每人至少无辜增加4kg的负重。

3. 对未登峰的进山路线不够熟悉,前往C1途中迷路,损失一天时间。

4. 和搭档良好的配合、沟通和分工,让这次攀登顺利、安全地结束。

猜你喜欢
丹巴登峰东南
石头村里杏花开(节选)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颁奖活动 精彩瞬间
董志塬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丹巴古碉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