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

2014-02-19 14:50刘静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习惯数学方法

刘静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独特的语言、规律和思维方式。同时,数学还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数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数学教师常发现许多学生存在数学题目阅读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题目解答错误就是因为没有弄清题意。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现状令人堪忧,已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给出几点建议。

一、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无法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学阅读失去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没有了阅读的耐心,阅读自然也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出发点。由于数学学科本身阅读材料的特殊性,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依靠感性认识,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时,教师就要精心准备,细读教材,寻找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进行《分类》一节的教学时,分类比较抽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把这节课内容改编成“帮助小动物们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学习用品装书包、水果放进果盘中”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近或相似的题目,且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通过阅读这些熟悉的内容,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

二、重视方法指导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

在我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阅读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自身独特语言的学科,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更加需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比较欠缺,加上还不具备自己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此需要老师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快速高效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采用多遍重复出声朗读的方式,通过眼、嘴、脑并用来加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对于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品质都十分有益。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常言说:“习惯成自然。”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定型,正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习惯的养成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采取科学恰当的方式方法,从细节着手,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坚持不懈。例如,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数学阅读习惯时,教师可以通过针对一段阅读材料,反复提出各种问题,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也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并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圆的认识”教学时,教师问:我们常见的物品哪些是圆的?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皮球、车轮做成圆的不做成方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讨论思考答案。通过长时间坚持这种训练,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数学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探索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大胆实践创新,认真总结反思,积极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数学方法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