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三花九子膏”

2014-02-21 23:16陈鹤
古典文学知识 2014年1期
关键词:菟丝子方剂决明子

陈鹤

《西游记》第21回《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中写到,孙悟空为救唐僧,与黄风怪打斗,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吹伤了悟空的眼睛,使悟空“眼珠酸痛”、“冷泪常流”,败下阵来。幸好护教伽蓝点化庄园,化为老者,用药治好了悟空的眼病。这药据化为老者的护教伽蓝介绍:“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老汉也有些迎风冷泪,曾遇异人,传了一方,名唤‘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随后,老者(护教伽蓝)“取出一个玛瑙石的小罐儿来,拔开塞口,用玉簪儿蘸出少许与行者点上,教他不得睁开,宁心睡觉,明早就好”。第二天五更,悟空醒来眼疾痊愈,说道:“果然好药!比常更有百分光明!”

至于这一神奇的眼药——“三花九子膏”,究竟是《西游记》作者随手杜撰的呢,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呢?

后世一些学者用道教思想对“三花九子膏”加以解释。如黄周星点评《西游证道书》,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解释道:“三者木之生数,九者金之成数,木能生火,火能克金,有生有克,心猿火眼安能不愈?”(黄周星点评《西游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今人李安纲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加以发挥,他在《李安纲批评西游记》中说道:“正是要闭目垂帘,运气炼神,凝神内视。‘三花九子膏却是三花聚顶之妙,精、气、神三花变成纯阳而聚于头顶,九为阳数,便是‘三花九子高。”(《李安纲批评西游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不合《西游记》作者的本意。

考释“三花九子膏”应该从传统中医学的角度出发。笔者遍考中医方剂,没有发现“三花九子膏”这种方剂。然而两种名为“三花五子丸”和“九子丸”的方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一、 “三花五子丸”

元代无名氏撰写的眼科专著《明目至宝》在多个地方提到“三花五子丸”,并认为是治疗眼病的验方。其中“三花”为密蒙花、旋覆花、菊花,“五子”为决明子、枸杞子、牛蒡子、菟丝子、地肤子。

后世医书也多记载“三花五子丸”这一方剂,其中对“三花”的配方没有什么异议,而五子的配伍则众说纷纭。

有认为“五子”为决明子(草决明和石决明)、枸杞子、地肤子、菟丝子、大力子,如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

有认为“五子”为地肤子、青葙子、覆盆子、牛蒡子、蔓荆子,如明代吴旻的《扶寿精方》(成书于嘉靖十三年,即1534年)。

有认为“五子”为菟丝子、覆盆子、地肤子、车前子、决明子,如明代武之望(1552—1629,陕西临潼人)在《济阳纲目》卷101“治目内障方”中便如是说。

还有认为“五子”为决明子、枸杞子、菟丝子、鼠粘子、地肤子,持这一观点的有成书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的《医林类证集要》(王玺撰)和朝鲜医书《东医宝鉴》(成书于1610年,刊印于1613年)。

对“五子”的记载如此纷繁,说明“三花五子丸”的配伍并未在中医学界形成共识。

至于这一方剂的疗效,晚明文人张大复(1554—1630,江苏苏州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曾记载:“予目初眇,有教服三花五子丸者,或云缓甚,宁益于用乎,遂止。扬州张斗岳谓予,淮僧某者,久眇晢然(按:即复明)。问之,则服三花五子丸也。此古本所载耳,而修合之法稍异,则效不效应焉。比归,请以相与,予病且老,无事于方,然愿得之以济同病者。张信士通剑术,其言多不妄。”看来,张大复也只是耳闻“三花五子丸”的神奇疗效,并未亲身验证。

二、 “九子丸”

“九子丸”为宋代《圣济总录》卷105里记载的药方。《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是北宋政和年间宋徽宗命人仿宋真宗朝的《太平圣惠方》编修而成。明代朱主编的《普济方》(刊行于1406年)卷74也从《圣济总录》中摘引了这个药方。“九子”的配伍为:蔓荆子、五味子、枸杞子、地肤子、青葙子、决明子、楮实子、茺蔚子、菟丝子。其功效是“治久患风毒眼赤,日夜昏暗”。

综上所述,“三花五子丸”与“九子丸”在方剂的成分上多有重复,而且功用也都是治疗眼疾。可以推知,“三花九子膏”这一药名,很可能是《西游记》的作者糅合了“三花五子丸”与“九子丸”而创造的方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

猜你喜欢
菟丝子方剂决明子
菟丝子
“偷”基因的菟丝子
“不劳而获”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应用决明子改善偏热体质
[寄生植物连载·十]菟丝子——让人又爱又恨的全寄生植物
何谓中医“七方”
中医有“七方”
治阴道霉菌
探讨疣体注射法联合中药马齿苋方剂治疗跖疣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