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2014-02-26 13:47林小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种子处理方差分析苗期

林小青

摘 要:通过种子不同预处理试验,探讨了3种厚朴苗期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

关键词:厚朴;种子处理;苗期;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2.5;S7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23-04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高15m,胸径达35cm;树皮厚,紫褐色,有辛辣味;幼枝淡黄色,有细毛,后变无毛;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长4~5cm,密被淡黄褐色绢状毛[1-2]。厚朴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林树种[3]。厚朴不同品种的种子,均具有形态后熟特性。张国珍等通过对厚朴种子外种皮、内种皮进行种子吸水速度的影响测定,证明了外种皮没有障碍种子吸水的作用,内种皮有障碍种子吸水的作用;对厚朴种子各部分中发芽抑制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厚朴种子的内、外种皮中含有微量的发芽抑制物质,其种仁中则不含发芽抑制物质[4-5]。本文通过厚朴种子预处理技术研究和苗期生长规律研究,探讨不同种类的厚朴对不同种子预处理的反应,以及苗木的生长规律,为不同的厚朴品种寻找适宜的种子预处理途径和苗期管理技术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来源与试验设计

1.1.1 试材来源 采用当年采自云南怒江、福建光泽、四川都江堰的长喙厚朴、凹叶厚朴、厚朴的种子,进行种子预处理技术研究和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1.1.2 试验点概况 试验在光泽县苗圃进行。试验地为水稻田,经深翻暴晒粉碎后整畦,经施基肥、多菌灵消毒后备用。育苗的苗床宽1m,高30~40cm。基肥类型为腐熟的鸡粪,施量为750kg/hm2。试验地土壤pH值5.8,基肥施放前腐殖质含量2.653~3.289g/kg,水解性N352mg/kg,速效P18.75mg/kg,速效K178.32mg/kg。试验地2011年年均温17.8℃,年降水1 876mm,日照时数2 018h,≥10℃的有效积温为5 568℃。

1.1.3 试验设计 种子预处理包括3个因素(厚朴、凹叶厚朴、长喙厚朴)、10个处理(处理设计见表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区组(重复),参试种子均是经过筛选,种粒饱满。每试验小区2m2,试验地围设置保护行。

1.1.4 播种育苗 2011年2月将不同处理的种子分别播种于处理一致的苗床,每个试验小区下种100粒。各试验小区统一进行浇水、除草、病虫防治等常规管理。

1.1.5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调查初始苗木出土时间、出土持续时间和圃地发芽率,并在发芽基本整齐后,各处理随机选择20株幼苗,每20d测量其苗高、地径,直到封顶。统计各试验小区发芽率、苗木生长情况,并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试验结果统计见表2,分析结果见表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1.1 发芽持续时间 在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下,厚朴总体发芽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发芽持续时间,将影响苗木生长的整齐度,也与发芽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发芽持续时间短,发芽整齐,后期苗木生长也较整齐。影响发芽的环境因素复杂。发芽持续时间越长,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导致发芽率下降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发芽持续时间是反映预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NG1、NK1两处理在发芽持续时间上表现最佳,其平均值均为10d,H处理最差,平均发芽持续时间为26.7d。10个处理,按发芽持续时间升序排列顺序为NG1、NK1

不同厚朴种类对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在发芽持续时间上有很大差异。厚朴、凹叶厚朴的最佳处理措施是NK1,长喙厚朴的最佳处理措施是NK2。

将发芽持续时间求倒数后正规化,再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的发芽持续时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下的种子发芽持续时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厚朴种类、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间发芽持续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措施上,H与其它9种处理措施相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它9种处理彼此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2.1.2 发芽率 不同处理下发芽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发芽率最高的是NK1,平均达到93.3%,NG1次之,达到91.7%,其它的顺序是PG1(90.5%)>PG2(89.2%)>NG2(88.5%)=NK2(88.5%)=HG1(88.5%)>HG2(84.8%)>N(85.6%)>H(73.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发芽率大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发芽率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K1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NG1次之,但也与其它的处理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发芽率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5.5%;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3.5%;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94.5%。

2.2 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2.2.1 苗高生长 不同处理下苗高有很大差异,其中苗高最高的是NG1,平均达到65.9cm,NK1次之,达到64.8cm,其它的顺序是NK2(62.1cm)>NG2(61.3cm)>HG2(60.2cm)>N(60.1cm)>PG2(59.7cm)>PG1(58.9cm)>HG1(58.1cm)>H(44.0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苗高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苗高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处理后苗高生长最快,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NK1次之,但也与其它的处理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苗高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7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5.3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67.1cm。

2.2.2 地径生长 不同处理下地径生长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地径最大的是NG1,平均达到0.69cm,NK1次之,达到0.68cm,其它的顺序是PG1(0.67cm)>HG2(0.63cm)=HG1(0.63cm)=N(0.63cm)>NG2(0.61cm)>PG2(0.60cm)>NK2(0.59cm)>H(0.54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地径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地径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NK1处理后地径生长最快,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地径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73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68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0.73cm。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应采用NK1或者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使其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于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2.3 苗期生长的规律性 在种子预处理对比试验的苗木中,进行苗期生长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归并后绘制生长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厚朴、凹叶厚朴,还是长喙厚朴,其地径生长过程,均可看出“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地径生长缓慢乃至停滞的两个阶段,分别是试验点光泽的夏季和冬季,也就是说,地径生长,对高温敏感,对低温也敏感,高温和低温下均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从3种厚朴品种的生长折线变化看,长喙厚朴对高温没有其它两品种敏感,依然有着稍微缓慢的生长,但对低温更为敏感,较另两种更快进入冬季休眠。凹叶厚朴的夏季休眠期最长,但在秋季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时,生长最为迅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厚朴的3个种类,即凹叶厚朴、厚朴、长喙厚朴在光泽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均存在“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周期性变化,但不同种类,对高温和低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厚朴是重要的中药材树种,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健胃助消化、抗病原微生物、松弛骨骼肌、镇静作用、心血管降压等上。要提高厚朴种植的经济效益,关键要解决良种壮苗供应不足问题。研究厚朴种子预处理技术,可以为厚朴良种壮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厚朴不同种在幼苗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存在差异,但都遵循着“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这与舒枭等对厚朴苗期生长特征研究结果一致。根据厚朴幼苗的生长规律合理施肥,才能获得良好的施肥效果。施肥应在生长的高峰期来临之前完成,一年内应有两个阶段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一个是幼苗出土整齐后的20d左右,这时宜施薄肥,薄肥勤施,多施N、P肥;一个是9月底10月初,多施P、K肥。

参考文献

[1]舒枭,杨志玲,段红平,等.厚朴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J].生态科学,2009,28(4).

[2]于华会,杨志玲,谭梓峰,等.厚朴苗期性状及种源选择初步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2).

[3]舒枭,杨志玲,杨旭.不同种源厚朴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4).

[4]张国珍,李策宏,谢孔平.凹叶厚朴种子保存方法对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

[5]李克和,潘正贤,朱文佩.施肥水平对凹叶厚朴植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责编:徐焕斗)

在发芽率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5.5%;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3.5%;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94.5%。

2.2 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2.2.1 苗高生长 不同处理下苗高有很大差异,其中苗高最高的是NG1,平均达到65.9cm,NK1次之,达到64.8cm,其它的顺序是NK2(62.1cm)>NG2(61.3cm)>HG2(60.2cm)>N(60.1cm)>PG2(59.7cm)>PG1(58.9cm)>HG1(58.1cm)>H(44.0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苗高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苗高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处理后苗高生长最快,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NK1次之,但也与其它的处理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苗高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7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5.3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67.1cm。

2.2.2 地径生长 不同处理下地径生长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地径最大的是NG1,平均达到0.69cm,NK1次之,达到0.68cm,其它的顺序是PG1(0.67cm)>HG2(0.63cm)=HG1(0.63cm)=N(0.63cm)>NG2(0.61cm)>PG2(0.60cm)>NK2(0.59cm)>H(0.54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地径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地径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NK1处理后地径生长最快,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地径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73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68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0.73cm。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应采用NK1或者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使其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于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2.3 苗期生长的规律性 在种子预处理对比试验的苗木中,进行苗期生长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归并后绘制生长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厚朴、凹叶厚朴,还是长喙厚朴,其地径生长过程,均可看出“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地径生长缓慢乃至停滞的两个阶段,分别是试验点光泽的夏季和冬季,也就是说,地径生长,对高温敏感,对低温也敏感,高温和低温下均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从3种厚朴品种的生长折线变化看,长喙厚朴对高温没有其它两品种敏感,依然有着稍微缓慢的生长,但对低温更为敏感,较另两种更快进入冬季休眠。凹叶厚朴的夏季休眠期最长,但在秋季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时,生长最为迅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厚朴的3个种类,即凹叶厚朴、厚朴、长喙厚朴在光泽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均存在“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周期性变化,但不同种类,对高温和低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厚朴是重要的中药材树种,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健胃助消化、抗病原微生物、松弛骨骼肌、镇静作用、心血管降压等上。要提高厚朴种植的经济效益,关键要解决良种壮苗供应不足问题。研究厚朴种子预处理技术,可以为厚朴良种壮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厚朴不同种在幼苗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存在差异,但都遵循着“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这与舒枭等对厚朴苗期生长特征研究结果一致。根据厚朴幼苗的生长规律合理施肥,才能获得良好的施肥效果。施肥应在生长的高峰期来临之前完成,一年内应有两个阶段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一个是幼苗出土整齐后的20d左右,这时宜施薄肥,薄肥勤施,多施N、P肥;一个是9月底10月初,多施P、K肥。

参考文献

[1]舒枭,杨志玲,段红平,等.厚朴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J].生态科学,2009,28(4).

[2]于华会,杨志玲,谭梓峰,等.厚朴苗期性状及种源选择初步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2).

[3]舒枭,杨志玲,杨旭.不同种源厚朴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4).

[4]张国珍,李策宏,谢孔平.凹叶厚朴种子保存方法对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

[5]李克和,潘正贤,朱文佩.施肥水平对凹叶厚朴植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责编:徐焕斗)

在发芽率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5.5%;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93.5%;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94.5%。

2.2 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2.2.1 苗高生长 不同处理下苗高有很大差异,其中苗高最高的是NG1,平均达到65.9cm,NK1次之,达到64.8cm,其它的顺序是NK2(62.1cm)>NG2(61.3cm)>HG2(60.2cm)>N(60.1cm)>PG2(59.7cm)>PG1(58.9cm)>HG1(58.1cm)>H(44.0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苗高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苗高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处理后苗高生长最快,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NK1次之,但也与其它的处理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苗高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7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65.3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67.1cm。

2.2.2 地径生长 不同处理下地径生长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地径最大的是NG1,平均达到0.69cm,NK1次之,达到0.68cm,其它的顺序是PG1(0.67cm)>HG2(0.63cm)=HG1(0.63cm)=N(0.63cm)>NG2(0.61cm)>PG2(0.60cm)>NK2(0.59cm)>H(0.54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厚朴种类间在地径生长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间的地径生长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厚朴种类与不同种子预处理措施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种处理措施中,NG1、NK1处理后地径生长最快,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它的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3个厚朴种类中,凹叶厚朴的总体发芽率最高,与厚朴、长喙厚朴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在地径生长上,凹叶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73cm;厚朴最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K1,达到0.68cm;长喙厚朴适宜的处理措施为NG1,达到0.73cm。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应采用NK1或者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使其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于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2.3 苗期生长的规律性 在种子预处理对比试验的苗木中,进行苗期生长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归并后绘制生长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厚朴、凹叶厚朴,还是长喙厚朴,其地径生长过程,均可看出“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地径生长缓慢乃至停滞的两个阶段,分别是试验点光泽的夏季和冬季,也就是说,地径生长,对高温敏感,对低温也敏感,高温和低温下均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从3种厚朴品种的生长折线变化看,长喙厚朴对高温没有其它两品种敏感,依然有着稍微缓慢的生长,但对低温更为敏感,较另两种更快进入冬季休眠。凹叶厚朴的夏季休眠期最长,但在秋季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时,生长最为迅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厚朴的3个种类,即凹叶厚朴、厚朴、长喙厚朴在光泽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均存在“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周期性变化,但不同种类,对高温和低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厚朴是重要的中药材树种,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健胃助消化、抗病原微生物、松弛骨骼肌、镇静作用、心血管降压等上。要提高厚朴种植的经济效益,关键要解决良种壮苗供应不足问题。研究厚朴种子预处理技术,可以为厚朴良种壮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其中,NK1处理综合效果尤佳。长喙厚朴最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为NG1。

厚朴不同种在幼苗的地径、苗高生长上存在差异,但都遵循着“快-慢(甚至停滞)-快-慢-停滞”的年生长规律,这与舒枭等对厚朴苗期生长特征研究结果一致。根据厚朴幼苗的生长规律合理施肥,才能获得良好的施肥效果。施肥应在生长的高峰期来临之前完成,一年内应有两个阶段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一个是幼苗出土整齐后的20d左右,这时宜施薄肥,薄肥勤施,多施N、P肥;一个是9月底10月初,多施P、K肥。

参考文献

[1]舒枭,杨志玲,段红平,等.厚朴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J].生态科学,2009,28(4).

[2]于华会,杨志玲,谭梓峰,等.厚朴苗期性状及种源选择初步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2).

[3]舒枭,杨志玲,杨旭.不同种源厚朴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4).

[4]张国珍,李策宏,谢孔平.凹叶厚朴种子保存方法对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

[5]李克和,潘正贤,朱文佩.施肥水平对凹叶厚朴植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种子处理方差分析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阜新地区谷子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楤木栽培技术
高校二手书市场细分研究
应用统计学课堂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