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例谈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2014-02-26 00:41
教育观察 2014年26期
关键词:连续性文本课文

杨 柳

(宁波市黄鹂小学,浙江宁波,315040)

现在教师都关心非连续性文本问题,这与上海参加PISA考试有关系。考试结果显示上海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能力非常强,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力就弱很多,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引入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其实相关内容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面就有涉及。比如,在低年段要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等,不过当时没有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

一、非连续性文本概念及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及要求:

第三学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按照PISA的解释,“连续性文本”主要由句子组成,依次形成段落,也可组成更大的结构,如篇章和整本书。非连续性文本则以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材料,需要读者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进入文本并获取信息,建构意义。非连续性文本常见的类型有图标、数据表、图示、地图、票据、证书、传单和广告等。

二、结合课堂实践,进行有效探索

从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教材的文体来看,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其他的有游记、说明文、散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有出现过一篇真正的非连续性文本。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除了文字形式打破了以往以句段为标志的安排之外,其他的仍是意义指向。“汉字演变表”和“历代书法作品插图”仍属于欣赏范畴,五年级下册的《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相对更接近非连续性文本。《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表列举了李姓调查方面和内容的关联,只不过类别不够清晰。如何寻找、开发教材与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笔者梳理了人教版1—12册教材,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搜寻现行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图画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形式之一,教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画,如课文配图、教材封面与封底、教材目录、单元导语插图、语文园地、阅读链接、资料袋中的配图等。如何利用这些图画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呢?可从三方面考虑:一是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规律,找到了什么特点;二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描述图画的结构、内容等;三是图画诠释了什么主题、思想等。

例: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中的图片

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一组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幅图的内容。

2.若给这组漫画起个题目,下面哪个最适合?( )

A.文明只差一步 B.拾垃圾

C.智多星 D.垃圾筒整容记

3.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漫画中两个小朋友的行为。

这组阅读练习是考查学生对画面内容的表述及对人物行为的评价。教材中的漫画和可用作描述内容的图片还有一些,如五上《回顾·拓展六》、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二》、六上《口语交际·习作四》、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七》、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等。

例: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单元导语中的图片。

学习本组课文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再进行交流:看到这幅图时,你想到的是哪一篇课文?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个国度?(包括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这一教学环节的落实让学生在图画信息与课文内容之间实现了有效对接,对非洲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

例: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的图片。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目录并进行分析,本册教材在编写与体例上,有什么特点?至少写出两条来。

这一环节训练了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分析判断与信息提取能力,可从每个单元的结构构成、课文组成、单元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斟酌。

例: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题配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介绍人物形象,要求用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形容他的为人、性格、精神、品质等,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借助配图,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对图中人物的人品精神和主要事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材中与此图一样同属人物图像的还有许地山(五上《落花生》后的“资料袋”)、高尔基(五下“回顾·拓展二”中的“课外书屋”)、安徒生等,教学中都可以尝试着进行这样的阅读实践。

例: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资料袋”中的图片。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完成阅读单上的练习。

1.下图最不可能是( )。

A.书籍封面 B.电影海报 C.DVD封面

2.图中的人物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填写人名)。

3.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课文__________,想到了课文中跟人物有关的以下几件事情:(1)________________;(2)

(3)________________;(4)

这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片段既对人物进行了识记,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开发学习过程中的表格资源

表格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梳理文章内容,提取信息,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我们常常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其实就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间接阅读。

例: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教师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重点板块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表格,让学生提炼新型玻璃的种类、特点及作用,并运用表格介绍一种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名称新型玻璃特点新型玻璃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夹丝玻璃坚硬、安全房屋建筑使用变色玻璃反射阳光、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隔音消除噪音………………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时,设计这样的表格,让学生填写关键词句。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学生: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此外,在其他的教学中,如比较《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在作者、写作背景、思想缘由、表达特点等方面的异同;比较须鲸、齿鲸的相同点和在牙齿、吃食、呼吸等方面的不同点;《晏子使楚》中解读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过程……均可设计成表格形式展开阅读实践。

(三)创生课文文本中的图形资源

将现行教材中的连续性文本片段,或与非连续性文本相连,或创造性地转化成非连续性文本,再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可以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教学。

例:三年级下册《太阳》。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这段文字介绍了水变成雨雪的经过。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默读,读完后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示意图的方格内,用这一呈现方式清晰地说明水变成雨雪的过程。

这一图形设计将连续性文本片段转化成了非连续性文本,体现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和图表的理解。

例: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

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图1

图2

图1是开国大典的绘画,图2是根据文字绘制的简单地形方位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________表示电动旗杆,序号3表示________,图1中的人物就处在图2中序号________处。

这段话介绍了广场的布局,教学时笔者根据文字信息设计了以下的图示,通过两者的相连,学生对短文有效信息进行了筛选与理解,并对相关的地图方位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设计背景知识中的生活资源

学习课文前,我们往往需要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或作者资料。对于搜集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学生不难掌握,但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整理、其分析、评价的能力常常捉襟见肘。如果我们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或教会学生设计非连续性文本,既简洁明了,又新颖独特,既介绍了相关知识,又了解了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知识。

例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毛泽东专题时,介绍毛主席的生平是必要的。这时,若引入个人简历这种非连续性文本将会使繁杂的资料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识记,更锻炼了学生分析、整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个人简历的简单的写法,为今后的生活做准备。

仿制毛主席的“个人简历”

(五)融入板书设计中的图形元素

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非连续性文本的组成部分。在板书设计中巧妙加入图形元素,有意识地将板书作为学生解读文本的训练,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有效尝试。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颐和园游览图,也可只提供板书图示,让学生标注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湖心岛、十七孔桥等地点信息。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让学生表述作者游览的顺序与景物的特点,以达到训练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的。

(六)发掘校园生活中的可用素材

从教材中发现或创新性开发非连续性文本的确不多,也很不容易,教师更要有课程意识,学会从身边、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寻找这些资源,适时加以运用和引导。

例:学校资源之徽标解读。

题目:右图是宁波市黄鹂小学的校徽,请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校徽的构成和形状,并介绍图形的内涵。

例:学校资源之校讯通卡解读。

题目:下面两幅图是宁波市黄鹂小学学生校讯通卡的正面与反面,仔细观察,完成题目。

1.校讯通卡除了表明该生的身份外,还具有________证的功能。

2.校讯通卡包含以下几点信息:(1)校名;(2)学生姓名;(3)卡号;(4)________;(5)________。

对学生而言,校徽、校讯通卡再熟悉不过了。使用它们来教学如何使用说明性语言解读这类图标结构、如何提取卡中的有效信息再合适不过了。此类训练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非连续性文本运用的思考

其实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陌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早已接触。比如,数学、科学学科的文本大都是以图、文字、表格等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的,我们也可以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对这些文本加以改编,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

例如人教版六上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为了加深对“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人类应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借用六上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章节,在课堂中让学生快速阅读图和两段非连续性文本,并思考: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什么?读了这些文字,你对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有什么新的思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提取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更被广泛应用,这些资源可以被我们充分利用。说明书、安装图等都是训练的好材料。例如人教版六下“综合复习”第8课是《看说明书做台灯》,结合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带上一份“药品说明书”,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阅读活动:药品的名称是什么?这种药主要治疗什么病?如果有病人服了这种药有不良反应,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媒体时代,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巢宗祺教授曾经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1] 杨峻.浅谈小学语文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下旬刊,2011(7).

[2] 唐丽琼.挖掘教材资源 开启探索之门——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3] 苏兰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7).

猜你喜欢
连续性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