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与亚洲卫星
——亚洲卫星成立的天时、地利、人和

2014-02-27 06:41
卫星与网络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信火箭亚洲

中信与亚洲卫星
——亚洲卫星成立的天时、地利、人和

1979年荣毅仁先生创办的中信集团,迄今已经发展成为年经营收入3751亿元、净利润378亿元,在“世界五百强”排名第172位的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三十五年的时间,中信在众多的领域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引领着改革的步伐,其中一项重要突破就是投资卫星通信产业。

中信与亚洲卫星的故事要从1984年讲起,那一年,亚洲上空还没有区域性的商用通信卫星;那一年,中国只能从国际卫星组织租用卫星资源;那一年,中国的通信业还是高度垄断。

天时

1984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携带着WestarVI卫星和另一颗印度尼西亚卫星一起进入太空,但是卫星远地点发动机没有按照预定计划点火,发射失败。然而,塞翁失马,中信与亚洲卫星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1984年11月,发射失败的WestarVI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回收。看到商机的美籍华人黄翔骏与加拿大人约翰逊发起成立了PGT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WestarVI,打算用长征火箭发射到中国上空。但是PGT公司资金发生了困难,因此找到中信提出合作注资的要求。然而,在1987年,这一项目做与不做,已超出了中信人的常识和判断范围。

邓小平会见荣毅仁

亚洲卫星第一个地面站——香港赤柱地面站

地利

中信找到邮电部、航天部、电子部和广电部等与卫星的发射和市场密切相关的单位做调查,获得了或反对或鼓励的声音。这之中有两点对于中信投资商用卫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当时中国只能从国际组织租用卫星,一旦出现问题,广播通信中断,无力解决;二、航空航天部要发展大推力的捆绑式火箭,目标是将中国的火箭发射推向国际市场,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中国长城工业公司。

经过多次洽谈,中信领导的思路逐渐清晰,PGT公司拟用中国火箭在中国发射亚洲地区通信卫星的想法非常重要,但是,PGT公司不具备承担如此重要项目的合作条件。中信开始积极寻求其他合作对象与合作模式。

人和

中信了解到香港英国大东电报局有进入亚洲卫星市场的意图,与之取得联系,双方不谋而合。同时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公司正在力夺香港第二电信网络经营权。

1987年11月24日,大东发来一封电传,建议由大东、和记、中信三家组成一个联合体,并对卫星购买、资金估算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此,荣毅仁很快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汇报了此事,并最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1988年2月24日,中信与大东、和记三方在香港签署了共同经营亚洲卫星的协议。公司定名为“亚洲卫星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为“Asiasat”。

由此,新的故事开始了,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中信火箭亚洲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华润中信入股:社会办医转向“航母”
亚洲足球
透视奇妙的火箭
中信的资源环保接替战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超酷的火箭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