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集约化、内涵式、追赶型转型发展之路——对话宋国权

2014-03-01 08:51本刊编辑部
决策 2014年1期
关键词:铜陵一体转型

《决策》:改革开放以来,铜陵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近年来,铜陵坚持转型发展的思路;特别是十八大以后,转型发展逐步上升到战略层面。铜陵为什么在现阶段大力推进转型发展?

宋国权:改革开放以来,铜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市统计局的资料,2012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由2.1亿元增至621.3亿元,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5元增至9847元,年均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有记录以来的1990年的1359元增至2012年的24685元,年均增长13.4%。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来之不易的。

但与此同时,铜陵作为一个依矿设市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新兴产业相对滞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欠账较多,在发展过程中也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说,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水平不协调、工业化率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城市化率与城市功能不协调、市场要素和市场秩序不协调、生态条件和环境质量不协调,正是在思索、摸索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坚定了转型发展的决心。

众所周知,资源型城市的根本出路就是转型发展,这方面有不少深刻的教训。举个例子,曾是美国第四大城市的底特律,全市财政收入的80%依靠汽车产业。可是近年来美国汽车市场不景气,于是底特律人口流失、税收萎缩,最终沦落到破产。可见,如果一个城市产业单一又不能转型发展,风险是很大的。

《决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铜陵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经济,也来自于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铜陵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转型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宋国权:2013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而铜陵就被划分为衰退型城市。可以说,资源枯竭的压力也在倒逼铜陵加快转型。

对于铜陵来说,加快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处理好总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产业与城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系统思维谋划转型。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快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编制产城一体、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PCB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转型。其次要深入推进千亿产业引领、百亿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希望和民营经济促进“四大工程”,进一步完善促进园区、民营经济、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政策措施促进转型。再次要深入落实“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加快开发园区、现代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以项目和平台建设支撑转型。

铜陵的转型只有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把握阶段性特征,找准发展与转型的“黄金平衡点”,加快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港城一体化进程,才能最终走出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集约化、内涵式、追赶型转型发展的路子,从而真正实现铜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决策》:如您所说,铜陵转型发展的基础是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铜陵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宋国权:铜陵的比较优势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作为工业城市的铜陵,产业基础比较厚实,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特别是铜产业特色鲜明。所以铜陵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城一体发展。

第二,作为山水城市的铜陵,生态资源丰富、城市化率较高,是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以铜陵要坚持城乡统筹战略,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深化配套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切实将铜陵打造为“中国古铜都·生态山水城”。

第三,作为港口城市的铜陵,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所以铜陵要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和长江经济带,深入谋划“港口经济”、“高铁经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实现港城一体发展。

最后作为文化城市的铜陵,市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并且思想解放、包容性强,对铜陵的发展有信心、有期待,我认为这也是铜陵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总之,铜陵的转型就是要做到在城乡一体上“先行先试”、在产城一体上“先人一步”、在港城一体上“后来居上”,最终在转型发展上“当好示范”。

《决策》:既然转型发展的路线已经指明,那么铜陵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怎样的目标?

宋国权: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6年铜陵将迎来建市60周年。未来三年可以说是铜陵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铜陵的总体目标就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包括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总体目标也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构筑世界铜都、建设幸福铜陵和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

构筑世界铜都,是将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充分释放,在“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以铜冶炼为基础、铜加工为主体,铜贸易体系完善、科技研发实力较强的世界级现代化铜产业基地。同时,二产三产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经济规模和主导产业规模跨上千亿元台阶,初步将铜陵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幸福铜陵,就是围绕“人”做文章,努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着力打造铜陵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具体来说要全面提升“五感”:通过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三线三边两小”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的舒适感;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铜陵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提升就业创业的荣誉感;通过扎实推进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切实放大优质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提升社会福利的公平感;通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全面深化平安铜陵建设,提升生产生活的安全感;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着力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精神生活的充实感。

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指的是铜陵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铜都精神进一步彰显,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铜陵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这就需要铜陵把城市、乡村和园区统筹起来,实现三大板块的联动发展。在现代城市这个“活力板块”上,围绕“中国古铜都·生态山水城”的目标,做好“山、水、田、路、亮、绿”六篇文章,实现新老城区良性互动、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美好乡村这个“魅力板块”上,抓住安徽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省、铜陵县入选全省美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机遇,主攻省级重点示范村、关键节点村和重要沿线建设,促进全市乡村整体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在开发园区这个“实力板块”上,要按照“有总量、有质量、有活力、有潜力”的要求,切实把“实力”体现到上规模、提效益、争先进上来,让开发区真正承载起铜陵崛起的希望和使命。

猜你喜欢
铜陵一体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转型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