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2014-03-01 08:06王志武毛杨毅郭宏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肉用赛特小尾寒羊

王志武,毛杨毅,李 俊,赵 鹏,郭宏宇,田 晖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 030032)

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王志武,毛杨毅,李 俊,赵 鹏,郭宏宇,田 晖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 030032)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杂交一代羔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杂交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增加11.70、7.23和6.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和3.34个百分点,差异也极显著(P<0.01)。杂交羔羊比小尾寒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45.4元,经济效益显著。

陶赛特羊;小尾寒羊;杂交改良;肉用性能

随着国家禁牧政策的实施,养羊数量逐渐下降,养羊方式正在从以“牺牲生态为代价,高耗低效”的粗放方式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式转变,要想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好的羊品种。小尾寒羊是我国宝贵的地方优良品种,饲养范围较广,产羔率高,性早熟,体格大,羊皮大,制革性能好,在市场中有较强的竟争力。但是,小尾寒羊肉用体型不明显,在山西省普遍表现为体格大、消瘦、产肉率低、肉质差。而无角陶赛特羊具有良好的肉用体型,背宽平而长,胸宽而深,后躯丰满,适应性强,可以在我国许多地方饲养。因此,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山西省于1998年引入了陶赛特羊,开展了对本地小尾寒羊的杂交改良,且通过测量杂交羔羊的体重、体尺及屠宰相关指标来研究其对小尾寒羊的杂交改良效果。

1 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牛驼村,是太原市的山区地段。杏花岭区地形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拨在800~1 670 m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8℃,无霜期120~180 d。东部丘陵较多,属太行山支脉系舟山延续,山势缓和,基本属于黄土丘陵,山坡和山间谷地被黄土覆盖,构成黄土沟谷、洪积盆地、冲积扇等多种地貌特征。

2 材料与方法

2.1 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1月至8月在山西省太原市青莲养殖场进行。

2.2 羊只的选择与分组

选择产羔时间和初生重相近的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羊15只作为试验组,同龄的小尾寒羊15只公羊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的饲养管理相同。

2.3 饲养管理

羔羊出生后,先用油漆做标记,测定初生重,7~10日龄断尾,20日龄打耳号、注射疫苗,15日龄后开始补喂精料和苜蓿草。3月龄断奶,断奶后羔羊采用全舍饲育肥,2组羊分栏饲喂。同一饲养员,统一消毒,统一喂饲料,自由饮水。羔羊精料的喂量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10~30日龄平均每只每天50 g,30日龄增至150 g,60日龄增至600 g,100日龄增至800 g,每天投放2次。配方:玉米60%,麸皮5%,豆饼30%,预混料4%,食盐1%。粗饲料为干苜蓿和玉米秸秆。

2.4 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羊只从初生重开始,定期测定3月龄、4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同时在8月龄测量体尺,并进行屠宰试验,屠宰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4只羊,测定产肉性能相关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羔羊增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陶×寒F1羊的初生重比小尾寒羊高0.08 kg,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4月龄、6月龄和8月龄陶×寒F1羊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高4.14、7.39、6.84和12.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从出生到8月龄,陶×寒F1羔羊增重42.90 kg,平均日增重178.75 g;而小尾寒羊增重29.30kg,平均日增重127.96 g,陶×寒F1羔羊日增重比小尾寒羊高50.79 g。

表1 羔羊各月龄体重kg

3.2 杂交羔羊体尺

从表2可以看出,陶寒F1羊的体高比小尾寒羊低2.21 cm,差异不显著(P>0.05),而体长基本接近,差异也不显著(P>0.05);陶×寒F1羔羊的胸宽、胸围和胸深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8.02、4.94和6.61 cm,差异均极显著(P<0.01),杂交优势明显。

表2 8月龄羔羊体尺比较cm

3.3 杂交羔羊产肉性能

3.3.1 屠宰前活重 陶×寒F1羊屠宰前活重46.90 kg,小尾寒羊活重35.20 kg,陶寒F1羊活重比小尾寒羊重11.7 kg,差异极显著(P<0.01)。详见表3。

3.3.2 胴体重和屠宰率 陶寒F1羊胴体重比小尾寒羊重7.23 kg;F1羊屠宰率50.21%,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见表3。

3.3.3 头、蹄、皮毛、胃及肠重 陶×寒F1羊头重2.40 kg,小尾寒羊头重1.62 kg;陶×寒F1羊蹄重0.85 kg,小尾寒羊蹄重0.82 kg;陶×寒F1羊皮毛重4.25 kg,小尾寒羊2.30 kg;陶×寒F1羊胃重1.08 kg,小尾寒羊1.30 kg。陶×寒F1羊肠重1.48 kg,小尾寒羊1.10 kg。

3.3.4 大肠、小肠长度 陶×寒F1羊大肠长度7.01 m左右,小尾寒羊6.62 m左右;陶×寒F1羊小肠长度为27.15 m左右,小尾寒羊25.58 m左右。

3.3.5 净肉重和净肉率 陶×寒F1羊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为20.35 kg和43.39%,小尾寒羊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为14.10 kg和40.05%。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6.25 kg和3.34个百分点,差异均极显著(P<0.01)。见表3。

3.3.6 眼肌面积 陶×寒 F1羊眼肌面积 22.50 cm2,小尾寒羊12.93 cm2,陶×寒F1羊比小尾寒羊大9.57 cm2,差异极显著(P<0.01)。

表3 羔羊屠宰结果

3.3.7 肉骨比 陶×寒F1羊肉骨比6.56∶1,小尾寒羊5.92∶1。

4 小结与讨论

1)小尾寒羊与陶赛特羊杂交后,其F1羔羊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具有肉用羊的特点。8月龄陶×寒F1羊体重比小尾寒羊重12.37 kg,胸宽、胸围、胸深均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具有陶赛特羊明显的肉用性能特点,同时又保持了小尾寒羊的多胎性。

2)小尾寒羊与陶赛特羊杂交后代的产肉性能较好,陶寒F1羊的胴体重比小尾寒羊重7.23 kg,屠宰率高3.85个百分点,差异均极显著(P<0.01);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提高6.25kg和3.34个百分点,眼肌面积大9.57 cm2。可以看出,小尾寒羊经陶赛特羊杂交改良后,杂种一代羊的产肉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小尾寒羊与陶赛特羊杂种羔羊8月龄产肉量比同龄的小尾寒羊平均多产肉12.27 kg,按市场价20元/kg计算,每只羊多收入245.4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羊改良小尾寒羊是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可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1]罗惠娣,毛杨毅,李俊,等.陶赛特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产肉性能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7,27(4):32-33.

[2]李海基,马国福,李永兰,等.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杂交改良试验[J].动物生产,2007(11):135-136.

[3]肖西山,冶政云,张英.陶×藏一代羔羊肉用性能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2002(专辑):134-135.

[4]钟永晓,严宝兴,马国福,等.陶赛特与小尾寒羊、藏羊杂交一代羊生产性能测定[J].现代农业科技,2007(7):109-110.

[5]张亚君,周佰成.肉羊杂交组合杂交效果分析[J].家畜生态报,2011(4):15-17.

过刊征订

1.《中国草食动物》杂志1999年(1~6期)21元,2000~2002年(1~6期)27元,2003年(2~6期)33元,2004~2008年(1~6期)39元,2009、2010、2011、2012年(1~6期)48元(均含挂号邮资);

2.有2002、2003、2004、2005、2006和2007年养羊专辑(包括品种、遗传、繁育、营养、市场等内容),价格分别为31、34、26、58、38、28元,含挂号邮资,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3.请您汇款时务必写清楚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事宜,以便准确投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杂志社

S826.2

B

2095-3887(2014)01-0075-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1.025

2013-08-13

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110311035);山西省农科院重点项目(2012yzd14)

王志武(1970-),男,副研究员,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羊遗传育种研究。

猜你喜欢
肉用赛特小尾寒羊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国内外驴品种的肉用指数评价与聚类分析研究
小尾寒羊什么季节配种最好
从啤酒酿造业走出的统计学家
——戈赛特
黄金失窃案
赛特斯SDN经验谈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
东弗里生羊、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