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西南塬区秋延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03-03 12:54范丽芳燕党平马延平陈美妮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周至县人口蔬菜

范丽芳 王 辉 燕党平 马延平 陈美妮 任 瑞

周至西南塬区秋延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范丽芳 王 辉 燕党平 马延平 陈美妮 任 瑞

猕猴桃是陕西省周至县的主导产业,但在周至县的西南塬区发展猕猴桃生产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一地区能否发展蔬菜产业?目前蔬菜产业现状如何?发展什么样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对此地的秋延蔬菜生产现状作了调查研究。

1 生产现状及特点

周至县的西南塬区包括东寨村、塔庙村、南西沟村、金盆村、柴黄村,属秦岭北麓台塬沟壑区,土层深厚,土性较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源,蔬菜品质好,深受各地客商欢迎。近几年来当地秋延蔬菜发展迅速,种植户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方式是与小麦进行轮作生产。每年5月初开始育苗,主要种类为黄瓜、番茄、架豆、茄子等,6月10日左右小麦收割后定植蔬菜,8—10月蔬菜产品上市供应。现有蔬菜种植面积4160亩,其中东寨村800亩,南西沟村1 200亩,金盆村700亩,柴黄村500亩,塔庙村960亩。年产量约为2.08万吨,年产值约为3328万元,2013年亩产值均在7500元以上。目前正处在健康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小,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小麦—秋延蔬菜”周年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蔬菜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2 现存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道路急需沙石硬化,电力设施、灌溉机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东寨村1组和2组无灌溉用井,浇地问题无法解决。南西沟村由于耕地属于坡改梯地,灌溉用渠没有水泥衬砌,用水流失浪费大,水渠越冲越深,现已基本无法使用,急需安装管道改造。金盆村电力设施老化,抽水浇地电力不足,由于经常跳闸断电,往往贻误农时,变压器需要增容,电力线路需要更新。柴黄村、塔庙村靠天吃饭,旱季无法灌溉。生产道路目前全部为土路,逢雨天泥泞不堪,车辆很难通行,销售季节只能肩扛手提,严重影响蔬菜销售。

2)菜农的蔬菜栽培技术相对滞后。群众由于栽培蔬菜时间短,未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学习,对栽培新技术、新品种不掌握、不了解,病虫害防治还不能做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急需通过技术部门培训提高。

3)农户自发生产,缺乏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的条件和能力,导致生产上品种多、乱、杂,部分品种抗病性差、品质差、产量不高,影响经济效益。

4)缺乏品牌意识。目前西南塬区无任何蔬菜产品注册商标,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产业链条短,菜农品牌意识淡薄,不利于扩大影响,未形成西南塬区秋延蔬菜品牌。

5)缺乏农产品交易市场,影响产品销售。

3 发展前景及优势

1)秋延蔬菜发展前景广阔。西南塬区秋延蔬菜上市时间为8—10月,恰逢蔬菜供应淡季,销路好,解决了淡季蔬菜供应问题,也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

2)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蔬菜产品是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会越来越大,近年来价格稳中有升,1亩秋延蔬菜的收入是粮食作物的10~12倍。

3)西南塬区是该县生产秋延蔬菜的最佳适生区。由于这一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昼夜温差大,秋季气温凉爽,生产环境无污染,种植的蔬菜品质优良、产量高,黄瓜平均亩产6 000 kg,番茄平均亩产6 500 kg,茄子平均亩产4 000 kg,架豆平均亩产2 000 kg。因地制宜发展秋延蔬菜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正确选择和出路。

4)劳动力充足,为发展秋延蔬菜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近年来经济效益高,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年人也回家从事蔬菜生产。据调查,东寨村人口1 131人,种菜农户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80%;南西沟村人口1 750人,种菜农户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70%;金盆村人口1 001人,种菜农户人口约占全村人口70%;柴黄村人口830人,种菜农户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80%;塔庙村人口868人,种菜农户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82%。

4 发展对策

根据调研情况,西南塬区土层深厚,适合发展“小麦—秋延蔬菜”周年生产模式,而且秋延蔬菜经济效益好,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秋延蔬菜种植的队伍之中,目前已成为周至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要把秋延蔬菜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根据调研结果,西南塬区需打200 m深机井12眼,其中东寨村4眼,柴黄村5眼,塔庙村3眼;沙石硬化道路共25.5 km,其中东寨村5 km,南西沟村8 km,金盆村4 km,柴黄村4 km,塔庙村4.5 km;南西沟村需铺设灌溉渠管道20 000 m,配套出水桩400个;金盆村需增容变压器4台。建议当地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尽快建成西南塬区秋延蔬菜生产基地,推动秋延蔬菜产业迈上新台阶。

2)在中心地带东寨村建立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占地5亩。

3)建立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建立培训设施设备,聘请培训教师,发放技术资料及科技书籍,组织菜农出外观摩学习,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

4)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等研究、推广工作。开展黄瓜、番茄、架豆、茄子等蔬菜新品种试验,筛选适合当地的品质优良、高产、抗病品种,使用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防治虫害,推广生物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提高蔬菜品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吃上放心菜,菜农增产增收。

5)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解决蔬菜销售问题。通过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使它们做大做强,从而树立自己的品牌。使用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促进蔬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解决销售难题,解除菜农的后顾之忧。

范丽芳,陕西省周至县种子管理站,邮编710400;王辉,马延平,陈美妮,任瑞,周至县园艺蚕桑站;燕党平,周至县多种经营办公室。

2014-04-22

猜你喜欢
周至县人口蔬菜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奇怪的蔬菜
蔬菜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浅谈周至县老县城城墙遗址保护构想
周至县猪瘟流行情况与防治措施
周至县生态城镇建设研究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