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城市化现象透视

2014-03-04 01:05王亚力吴云超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市化

王亚力+吴云超

内容摘要: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包含人口迁移、城市扩张、经济聚集、社会进步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仅从人口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现象已经不适应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结构、效益、动力机制和历史进程,为透彻理解城市化进程,全面认识城市化现象,综合地分析城市化的成本和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化 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化的结构 城市化的效益

城市化是多学科研究和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但关于城市化本质和内涵的系统和综合研究还明显不足。城市化涉及人口、社会、经济及空间结构演变,不同学科研究城市化的侧重或视角不同,对同一现象的分析和评价结论可能相去甚远,甚至针锋相对,直接影响了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之间又是相互制约、密切相关的。

要克服以上不足,应该在一个更综合的系统中去界定城市化的本质内涵,去分析城市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各种城市化的影响因素,才能在制定政策时将城市化的各种成本和效益置于同一平台上进行权衡和取舍。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在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去探讨城市化的内涵和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综合分析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根据区域的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化政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述评

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峻等人(1984)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多级复合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受自然作用力和社会作用力的驱动。价格杠杆、权力杠杆、文化杠杆是促进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和平衡的有效工具(王如松,2000)。尽管各子系统发展变化分别受不同的规律制约,但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依存、协同共生,并以各类正、负反馈的形式协调着各子系统在质和量上的关系。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人类复合生态系统除了生物、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经济属性和人类的文化。系统的调控方式除了自然规律的调节外,还存在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调节。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体中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同时发生作用。

该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要解决传统科学分别研究自然和社会所不能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应该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统一起来研究。比如在研究人类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该将人类社会纳入到与自然界一体的生态系统,而不能将人类社会置身于自然界的对立面。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王如松等不断地对该理论进行系统化的补充和完善,并广泛地运用到各类生态政区的规划和建设的实践中。

笔者认为,复合生态系统能够全面地包容城市化的所有影响因素和城市化影响的所有领域,只有在这种理论的框架下,我们才能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城市化的本质和运动发展规律,才能合理地解释各种城市化现象,剖析各类城市化问题。

复合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城市化透视

(一)城市化的本质

人类复合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城市化是复合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结构演化的过程。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城市一出现,人类的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中就演化出“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从事的第一产业主要是通过生物过程转化太阳能制造产品,属于分散的自然经济;而城市从事的第二、三产业属于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的聚集经济。社会进步促进要素聚集,推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子系统中城市经济的比例扩大,经济二元结构逐步向促进城市经济的方向演化,经济子系统的城市化进程就产生了。城乡经济效益的差异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得社会子系统“城乡二元结构”向有利于城市社会的方向发展,带动了社会子系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城乡之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需求类型和影响强度也不同,自然子系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就形成和发展了。以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为特色的工业文明拓展了经济聚集的潜力,使得复合生态系统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促进城市的方向发展,这就形成了更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所以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城市化是复合生态系统“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演化的过程(王亚力,2010)。

(二)城市化的内涵与结构

将城市化看成复合系统结构演化的过程,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系统、四个方面的内涵。三个系统是经济子系统的城市化、社会子系统的城市化和自然子系统的城市化。经济子系统的城市化指人类的经济活动逐步向城市转移或城市经济的比重逐步增大的经济城市化过程。社会子系统的城市化既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人口城市化过程;也包括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逐步普及的社会城市化过程。自然子系统的城市化则突出地表现为城市用地逐步增多的空间城市化过程。

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的传导关系和表现程度会不一样,这与区域复合系统及其三大子系统特定条件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王亚力,2010)。而特定时期区域的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进程在质和量上的组合关系则构成了其城市化的结构。对区域城市化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区域城市化的特色,也有利于我们分析城市化的成本、效益和问题。

(三)城市化的源动力

从根本上来讲,城市化过程是追求聚集效益而实现的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发展演化的过程。城市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聚集经济,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信息、市场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特征。因此经济城市化的实质是经济集聚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是区域人口向条件优越的城市空间集聚的过程。社会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聚集的必然结果;空间城市化则是人口、经济在空间聚集的表现形式。endprint

聚集效益有多种表现方式,经济聚集效益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原、燃料的综合利用效益;二是运输、交流成本的节约;三是规模经济效益;四是通过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水平和能力。人口聚集的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聚集促使各类需求和市场的集中,促进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二是人口的集中促进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三是人口集中促使劳动力集中,为二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城市化的自发阶段,由于聚集效益的客观存在,城市经济的效益和速度要高于农村的自然经济,使得区域城市经济的比重自然地增加,经济城市化进程就自发形成;城乡经济效益的差异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人口的比例逐步增加,人口城市化现象就产生了;由于人口的集中导致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方式的逐步普及,社会城市化也就形成;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城市化也就产生了。当然,这一阶段聚集效益对城市化的引导是自发的,城市化进程在各环节的传导受知识、信息和制度的影响,会出现时滞性,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有一个探讨和摸索的过程,因而城市化的速度相对较慢。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主体阶段基本上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在城市化的自觉阶段,社会精英对城市化的作用、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也通过对先行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吸取,常常主动地实施产业集聚(如建开发区等)带动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这一阶段,象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后起之秀,成功地实现了较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罗志刚,2007)。

对聚集效益的追求是城市化的源动力,也是一定时期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聚集效益实现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水平、速度和结构。从这种角度来讲,城市化进程中任何要素分散的趋势都是相对不经济的。但聚集效益实现的程度和方式既受人类的科技、文化、心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同时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实际上是围绕聚集效益实现方式和程度发生作用的系统因素。

(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影响因素有三大类: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表现为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力组成的合力。拉力体现在城市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区域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推力则表现为农村第一产业发展对某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的排斥力。这一类作用力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也是聚集效益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二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力。由于城市的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的要求较农村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一旦资源、环境容量有限,就会对城市化的水平与速度产生制约。这一类力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制动力。三是文化的调节力,表现为文化、科技、制度、规划、管理、观念等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的影响。在自觉城市化阶段,文化的调节力将全面影响城市化进程及其推动力和制动力(见图1)。

(五)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975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国人口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呈S型曲线。如果从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来理解,则综合城市化的演进更应该是一种多S叠加的阶梯式发展过程。这一特征是复合生态系统中三大子系统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经济子系统中为追求聚集效益而实现的生产要素集聚是城市化的源动力,贯穿着城市化进程的始终;自然子系统中由于资源、环境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资源、环境的约束力会随着城市化的水平提高而增强,并通过资源、环境成本升高的方式影响城市化进程中聚集效益的实现程度,从而构成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社会子系统中生产力是能动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通过一定时期的积累,能够提高资源、环境利用的水平和效率,突破城市化过程中这种阶段性的瓶颈(王亚力,2010)。这样综合城市化进程便形成一种多S叠加的台阶式上升历程。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每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提升了资源利用的效率,都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压力,从而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化格局。见图2。

(六)城市化的综合效益

城市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要素聚集的过程,既包括资源、劳动力、资本、市场、信息等产业要素的聚集,也包括人口、文化、科技等社会要素的聚集,还包括人造景观和人类影响等环境影响要素的聚集。产业要素的聚集能实现聚集效益,带来城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要素聚集能够从某些方面触发城市化的社会效益;人类环境影响的集中,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为实现生态效益创造了条件(王亚力,20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追求经济效益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实现社会效益是城市化的要求和目标;保证生态效益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

1.城市化的经济效益。城市化的经济效益是指城市化所具有的提升区域人均产值和总产值水平的作用。城市化的本质是价值规律引导下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过程,是产业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的过程。按经济增长理论,在要素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要素组合,实现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也是提升产值水平的有效方式。

人口城市化过程主要是由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引发的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一般而言,区域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一产业。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带动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区域人均产出和总产值的提高。空间城市化进程客观上表现为区域第一产业用地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用地。一般来讲,区域第二、第三产业用地的经济产出水平要高于第一产业。因此,价值规律引导下的空间城市化过程实质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过程,也能提升区域的总产出水平。

追求经济效益是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在完善的市场体制引导下的城市化进程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要保证和提高城市化的经济效益,就必需建立健全区域各种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体系,理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关系,保证市场的高效和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和信息不对称状况,运用市场手段配置稀缺资源。endprint

2.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城市化的社会效益是指在城市化所具有的提高区域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作用。

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首先,城市化可以通过提高农村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和城市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分别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化促进城市人口集中,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提高区域整体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第三,城市化促使人力资源、技术、信息、沟通交流的有效集中,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第四,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社会效益是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一般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如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但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和谐、成员之间的平等,更多地需要社会子系统中权力杠杆和文化杠杆的调节。

3.城市化的生态效益。城市化的生态效益是指城市化所具有的改善区域总体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具体来讲,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生态效益就体现在这两种影响的耦合上(方创琳等,2008)。

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直观的,人口城市化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使城市对生活资源需求强度和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增大。社会城市化普及城市的生活方式,会改变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加大对资源、环境整体的压力。经济城市化使经济集中、产业集聚,提高城市资源需求密度和废弃物排放的强度,这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胁迫的主要方面。空间城市化不断蚕食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大幅度改变区域天然生态环境,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减少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常是城市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副产品。首先,由于产业、人口和人为影响向城市聚集,可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缓解植被破坏的现象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可提高住房容积率,节省区域宅基用地,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可集中治理生活污染,降低治污成本。其次,城市化的经济效益能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经济基础。第三,由于城市化的社会效益,人们的环境意识会增强,消费习惯会改善,文明程度会提高;同时,科技水平提高能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

由于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多是直接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所以城市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呈现出倒“U字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特点。在自觉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取决城市化的方式、方法和结构。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包含有改善生态环境的效应,但要实现这种效应,需要科学地应用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结论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人类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过程,既包括经济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经济城市化),也包括社会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还包括自然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四大内涵。由于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城市化的四大内涵表现程度不同,从而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城市化的效益和成本。

聚集效益是城市化的源动力,但聚集效益实现的程度和方式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是围绕聚集效益实现方式和程度发生作用的系统因素;在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综合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台阶式的演进。经济效益是城市化的动力,它是在聚集效益的引导下,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导致的总产出水平的提高。社会效益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子系统稳定的基石,其实现的程度与城市化的手段、方法以及所处的阶段有关。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更多地需要通过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自然、经济、社会纳入统一的系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和内涵。在这种综合的框架下分析各类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化的结构、探讨城市化的综合效益,能将影响城市化的各类因素和城市化影响的各个领域纳入同一平台进行权衡和思考,既为分析当今各类城市化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平台,也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化的走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2.王如松.论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示范区[J] .科技导报,2000.6

3.王如松,贾敬业,冯永元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1991.11(2)

4.王如松.生态政区建设的系统框架[J].环境保护,2007.3

5.王亚力.区域生态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应用[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罗志刚.对城市化速度及相关研究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7.方创琳,鲍超,乔标等著.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科学出版社,2008

8.Grossman G,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endprint

2.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城市化的社会效益是指在城市化所具有的提高区域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作用。

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首先,城市化可以通过提高农村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和城市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分别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化促进城市人口集中,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提高区域整体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第三,城市化促使人力资源、技术、信息、沟通交流的有效集中,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第四,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社会效益是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一般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如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但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和谐、成员之间的平等,更多地需要社会子系统中权力杠杆和文化杠杆的调节。

3.城市化的生态效益。城市化的生态效益是指城市化所具有的改善区域总体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具体来讲,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生态效益就体现在这两种影响的耦合上(方创琳等,2008)。

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直观的,人口城市化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使城市对生活资源需求强度和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增大。社会城市化普及城市的生活方式,会改变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加大对资源、环境整体的压力。经济城市化使经济集中、产业集聚,提高城市资源需求密度和废弃物排放的强度,这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胁迫的主要方面。空间城市化不断蚕食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大幅度改变区域天然生态环境,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减少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常是城市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副产品。首先,由于产业、人口和人为影响向城市聚集,可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缓解植被破坏的现象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可提高住房容积率,节省区域宅基用地,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可集中治理生活污染,降低治污成本。其次,城市化的经济效益能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经济基础。第三,由于城市化的社会效益,人们的环境意识会增强,消费习惯会改善,文明程度会提高;同时,科技水平提高能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

由于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多是直接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所以城市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呈现出倒“U字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特点。在自觉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取决城市化的方式、方法和结构。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包含有改善生态环境的效应,但要实现这种效应,需要科学地应用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结论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人类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过程,既包括经济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经济城市化),也包括社会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还包括自然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四大内涵。由于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城市化的四大内涵表现程度不同,从而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城市化的效益和成本。

聚集效益是城市化的源动力,但聚集效益实现的程度和方式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是围绕聚集效益实现方式和程度发生作用的系统因素;在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综合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台阶式的演进。经济效益是城市化的动力,它是在聚集效益的引导下,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导致的总产出水平的提高。社会效益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子系统稳定的基石,其实现的程度与城市化的手段、方法以及所处的阶段有关。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更多地需要通过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自然、经济、社会纳入统一的系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和内涵。在这种综合的框架下分析各类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化的结构、探讨城市化的综合效益,能将影响城市化的各类因素和城市化影响的各个领域纳入同一平台进行权衡和思考,既为分析当今各类城市化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平台,也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化的走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2.王如松.论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示范区[J] .科技导报,2000.6

3.王如松,贾敬业,冯永元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1991.11(2)

4.王如松.生态政区建设的系统框架[J].环境保护,2007.3

5.王亚力.区域生态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应用[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罗志刚.对城市化速度及相关研究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7.方创琳,鲍超,乔标等著.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科学出版社,2008

8.Grossman G,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endprint

2.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城市化的社会效益是指在城市化所具有的提高区域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作用。

城市化的社会效益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首先,城市化可以通过提高农村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和城市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分别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化促进城市人口集中,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提高区域整体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第三,城市化促使人力资源、技术、信息、沟通交流的有效集中,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第四,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社会效益是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一般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如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但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和谐、成员之间的平等,更多地需要社会子系统中权力杠杆和文化杠杆的调节。

3.城市化的生态效益。城市化的生态效益是指城市化所具有的改善区域总体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具体来讲,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生态效益就体现在这两种影响的耦合上(方创琳等,2008)。

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直观的,人口城市化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使城市对生活资源需求强度和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增大。社会城市化普及城市的生活方式,会改变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加大对资源、环境整体的压力。经济城市化使经济集中、产业集聚,提高城市资源需求密度和废弃物排放的强度,这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胁迫的主要方面。空间城市化不断蚕食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大幅度改变区域天然生态环境,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减少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常是城市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副产品。首先,由于产业、人口和人为影响向城市聚集,可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缓解植被破坏的现象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可提高住房容积率,节省区域宅基用地,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可集中治理生活污染,降低治污成本。其次,城市化的经济效益能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经济基础。第三,由于城市化的社会效益,人们的环境意识会增强,消费习惯会改善,文明程度会提高;同时,科技水平提高能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

由于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多是直接的,正面影响多是间接的,所以城市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呈现出倒“U字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特点。在自觉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取决城市化的方式、方法和结构。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包含有改善生态环境的效应,但要实现这种效应,需要科学地应用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结论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人类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过程,既包括经济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经济城市化),也包括社会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还包括自然子系统城乡结构的演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四大内涵。由于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城市化的四大内涵表现程度不同,从而构成了区域城市化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城市化的效益和成本。

聚集效益是城市化的源动力,但聚集效益实现的程度和方式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是围绕聚集效益实现方式和程度发生作用的系统因素;在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综合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台阶式的演进。经济效益是城市化的动力,它是在聚集效益的引导下,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导致的总产出水平的提高。社会效益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子系统稳定的基石,其实现的程度与城市化的手段、方法以及所处的阶段有关。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更多地需要通过社会子系统中文化杠杆和权力杠杆来制衡。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自然、经济、社会纳入统一的系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和内涵。在这种综合的框架下分析各类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化的结构、探讨城市化的综合效益,能将影响城市化的各类因素和城市化影响的各个领域纳入同一平台进行权衡和思考,既为分析当今各类城市化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平台,也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化的走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2.王如松.论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示范区[J] .科技导报,2000.6

3.王如松,贾敬业,冯永元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1991.11(2)

4.王如松.生态政区建设的系统框架[J].环境保护,2007.3

5.王亚力.区域生态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应用[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罗志刚.对城市化速度及相关研究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7.方创琳,鲍超,乔标等著.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科学出版社,2008

8.Grossman G,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以农村现代化约束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对西部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湖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