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材生待业6 年,变了味的节俭是寒碜

2014-03-07 06:10路未央
恋爱婚姻家庭 2014年31期
关键词:儿子同学工作

■文/路未央

名校高材生待业6 年,变了味的节俭是寒碜

■文/路未央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分的“节俭”,非但不能成为美德,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事业和成长的绊脚石。他30岁出头,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却因为太节俭,对自己太苛刻,毕业后长达10年的时间,除了刚毕业时断断续续工作了4年,时至今日一直待业在家。整整6年,他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令人唏嘘的故事?

耳濡目染,工薪家庭出了个乖孩子

1982年11月,张志辉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爸爸是化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妈妈在一家商场当会计。当时,张家的条件虽然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余,因此张志辉从小并不缺吃少穿,相反算得上衣食无忧。

张父张母都有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尤其是张父,他艰苦朴素,生活节俭,一年四季基本都穿厂里发的工作服,穿的皮鞋也是廉价的。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的水,他会用大塑料桶装起来冲厕所;饭桌上掉了饭粒,他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吃掉;剩饭剩菜,他从来不舍得倒掉,热一热就凑合一顿;家里的照明灯泡,没有一只是超过30W的;家里废弃的旧衣服,他会细心地裁剪成小块,用来做拖布或抹布;上下班路上,发现有废纸皮或饮料瓶,他会捡回家,凑足一定数量后再卖掉……

受父母的影响,张志辉从小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洗脸时,脸盆里的水刚刚浸没毛巾就好;刷牙时,挤的牙膏不会超过一颗黄豆大小;饭后用纸巾擦嘴,一张纸他会撕成两半用;吃西瓜时,直到看不到一丁点红色瓜瓤他才会丢掉……

上小学时,别的同学三天两头向大人要零花钱买零食,张志辉却一次都没买过零食。有时母亲给他一两元零花钱,放学后他又还给母亲。而在学习上,他认真刻苦,心无旁骛,成绩十分优异。因此,在父母和邻里街坊眼里,他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乖孩子。

上中学后,张志辉的学习天赋表现得更加突出。初中阶段,他先后获得过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和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之后顺利考入湖南省重点中学——湘潭市一中。高二那年寒假,张母有一段时间被派往外地培训学习,张志辉就跟随父亲生活在了化工厂。开学后,班主任老师突然发现他的性格变得有些孤僻了,常常望着窗户发呆,也不爱与同学说话了,于是建议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必要时带他外出走走。张父张母最初还挺重视,可发现儿子的学习并没受影响,渐渐地他们也就不当回事了。

2000年7月,张志辉果然不负众望,以总分612分的高分,被吉林一所名牌高校录取。

进入大学后,张志辉勤俭节约的习惯得以继续保持。刚入学那段时间,同宿舍的几个同学时常在周末外出聚餐。最初,同学们都会叫上他。参加几次后,尽管是同学轮流做东,但张志辉还是觉得太浪费了,心疼得不行。本来同学聚餐图的是开心,且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可他却闷闷不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暗想,聚一次餐的花费差不多够自己一个多月的生活费了,这不是浪费是什么!于是,在其他同学都做东请过后,张志辉也只好咬牙请了大家一次,算是还礼。此后任凭同学怎样邀请他,他一概予以拒绝,从此同学聚餐再也没人请他了。

大学几年,母亲每个月给张志辉400元生活费,而他一般只花150元左右,剩下的250元他会寄回家。每当收到儿子寄回的生活费,父母都觉得很自豪,脸上特别有光。他们心想,正是良好的家风和言传身教,才培养出了这样一个明理又有出息的好孩子。亲戚朋友知道张志辉的这一举动后,也都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赞赏有加。

张志辉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深得同学和老师推崇。大四上学期,他的英语就通过了专业八级,专业课程更是扎实深厚,出类拔萃。所有认识他的人,包括高中和大学同学,都认为展现在他面前的必将是一条铺满鲜花和掌声的锦绣之路。

事业受挫,都是“节俭”惹的祸

然而,谁也没想到,学业优异的张志辉因为生活上太过节俭,使得他的就业路充满了艰辛和苦涩,以至完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大学毕业前一个月,辽宁沈阳有一家国有大公司通知张志辉去面试。此前他上网查询过,这家公司效益好,福利待遇优厚,晋升空间大,凭他的学识和外在条件,应聘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那天,他坐火车抵达沈阳已是晚上11点多,而面试时间是第二天的上午9点。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找一家环境幽静的旅馆,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以迎接翌日的面试。可他却为了省钱,连火车站都没出,就在候车大厅的椅子上将就着囫囵睡了一晚。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没有休息好,面试时他精神倦怠,发挥失常,白白错失了这一次机会。

2004年7月,张志辉大学毕业。当时,他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吉林长春找工作,二是回家乡湖南。通过前后几次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他发现长春有很多国有公司乃至民营、外资公司,都需要他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于是他兴奋地打电话告知父母,他决定留在长春工作。可是没过多久的一个深夜,他却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了湖南老家。

父母大惑不解,张志辉挠挠头说:“我本来通过了几家公司的面试,也有了签约意向,可他们都不包吃不包住。你们不知道,在长春随便租个房子就要三四百元,实在太贵了!如果再扣除伙食、水电费、交通费等,那一个月的工资还能剩下多少?与其这样,我还不如回湖南找工作。”听完儿子的解释,父母面面相觑,真是哭笑不得。

既然儿子回到了湖南,张父张母也不好多说什么。儿子如果能留在家乡找份合适的工作,平时能经常回家看看,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家休息几天后,张志辉开始在网上留意招聘信息。不久,他发现湘潭市区板塘铺一所中学招聘高中英语教师,于是信心满满地投递了简历。一个星期后,学校通知他面试,他顺利应聘成功。谁知一年后,学校撤转合并,学校领导委婉地通知他,因教师大量超编,下学期就不跟他续签合同了。这意味着,他下岗了。

事后,有同事婉转地告诉张志辉,他下岗并不是因为学校教师超编,也不是他教学质量不好,而是因为他不合群,不喜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尤其是英语教研组的活动。张志辉并不傻,他听出了同事的弦外之音,意思是说他把钱看得太紧,太抠门。然而,张志辉心里却很不服气:难道不乱花钱也有错吗?

之后,张志辉应聘到湘潭一家外贸服装公司,做跟单文员兼翻译。两年后,因为他工作严谨,认真负责,公司准备在包括他在内的3人中提拔一人当总经理助理。结果在进行职工民意测评时,他的得分垫底,他落选了。事后,张志辉被告知,他得分低是因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张志辉心里明白,所谓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是指他平时几乎不参加公司的集体活动,与同事极少有工作之外的交往。这样,自尊心极强的他终因碍不过面子,只好选择了离职。

2007年11月,张志辉进入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觉得自己根本适应不了那里的工作氛围:同事们三天两头吆喝着外出聚餐,每次都大手大脚,而且餐后都要到KTV唱歌到深夜;谁受了公司表彰或拿的奖金提成多,谁就要掏钱请客。这一次,他再次提出了辞职……

2008年4月,张志辉留意到一则招聘信息,一家山庄酒店招聘大堂经理,同时负责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大学本科、英语六级以上,待遇面议。对照自己的条件,他不禁心动了,于是第一时间发送了个人简历。面试很顺利,就在双方准备签订合同时,对方突然补充说:“大堂经理代表酒店的门脸和形象,所以对着装有特殊的要求,工作服每套价值3000元,由公司交由厂方量身定做,但费用得由酒店和应聘者各自承担一半……”对方话还没说完,张志辉就打起了退堂鼓:自己还没正式上班,就要自掏腰包购买工作服,这也太不划算了!于是,他找了个借口悄悄离开了。

后来,酒店方几次打电话联系张志辉,可他一直拒绝接听。就这样,因为心疼自己要承担一半的工作服费用,他再一次错失了一次很好的工作机会。

短短4年,张志辉应聘了6份工作,而正式入职的只有4份,干得最长的也不过两年,最短的干了还不到两个月,最高月薪都没超过3000元。工作上一连串的不尽人意,极大地挫伤了张志辉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从那以后,他懒得外出找工作了,干脆闲在了家里,当起了不折不扣的宅男。

痛定思痛,待业6年后路在何方

与此同时,因为宅在家里没有收入,仅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张志辉也越发“节俭”了,甚至离谱到了让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张志辉像父亲一样,在穿着上也很随意。自从失业在家后,他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穿过一双体面的鞋子。有一次,他在淘宝网上淘来一件20元的粉红色T恤,兴高采烈地拿给母亲看。母亲得知只花了20元后,说:“你买衣服也得买像样一点的啊!”张志辉反驳母亲:“20元的衣服还不好啊,我觉得蛮好的!”

出行上,张志辉的“节俭”更是让人瞠目结舌。2011年后,母亲担心他待在家里闷出毛病来,于是强行要求他去长沙找工作,哪怕去那里的人才市场逛逛也行。母亲还激将他说:“你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难道还不如一个初中生吗?怎么着你也有一个响当当的本科文凭!”张志辉只好硬着头皮前往长沙。

湘潭距离长沙大约60公里,一般来说,坐公交车比较适合,既快捷又省钱。可是,张志辉每次去长沙,都不舍得乘坐公交车,而是骑父亲留下来的那辆简易自行车去。来回一趟差不多要8个小时,出发前他就在家里用保温杯装好开水再带上一碗泡面,这样中餐也不用花钱了。可每次等他气喘吁吁地赶到招聘会现场,十有八九都快要散场了。

对此,张母曾多次劝说儿子乘坐公交车,可张志辉死活不肯,还说:“我骑自行车去,既节省了路费,又锻炼了身体,这有什么不好?”

因为大多数时间宅在家里,张志辉除了上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在他卧室的床头上,常年堆着一摞厚厚的书籍,大都是会计、英语方面的书。每个月,他都要骑自行车去长沙的图书馆借书和还书,每次都是早上出去,回来时天都黑了。

除了参加长沙的招聘会或者去图书馆,张志辉很少出门,当然也谈不上社交。因此,今年32岁的他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好朋友。就连当年的高中、大学同学,他也很少主动与人联系。

这些年,有热心的亲友前前后后给张志辉介绍过几个女朋友。见面时,那些看上去比较顺眼的,他就跟人说说话,偶尔也联系一下,如果第一眼就感觉不对眼,他连话都不跟人说,任凭介绍人在一旁干着急。可以想象,有哪一个女孩子会厚着脸皮求着嫁给他?结果都不了了之了。同时,他的冷漠让介绍人很尴尬,渐渐地,再也没人给他介绍女友了。

往长沙跑了数十次招聘会,长沙市宁乡县终于有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张志辉,请他担任英语培训老师,福利待遇都还不错。可张志辉到公司一看,觉得离市区较远,位置太偏僻,他再次拒绝了这次机会。

眼看儿子高不成低不就,整天闭门不出,张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曾无数次暗自垂泪:儿子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名校高材生,怎么连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找不到呢?无奈之下,她只好代替儿子,怀揣着儿子的个人简历奔走于湘潭市区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当企业招聘人员问她当事人怎么不亲自来应聘,她只好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可是,连本人都不愿出面,又有哪家企业愿意录用他呢?

2014年7月6日,面对笔者的采访,张志辉一度表现出相当的抗拒,也拒绝外人走进他生活、学习的房间,对于母亲向外人展示他的毕业证书更是满脸的不悦。与此同时,他却像个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一样好奇地问:“住在几十层的高楼上是种什么感觉?”“打的很贵吧?大概需要多少钱?”“坐地铁跟坐火车有什么区别呢?”“飞机上有没有蚊子?”不禁让笔者哑然失笑,更有一种时空倒转的错觉:面前这个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的男人,还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吗?

对于儿子落魄到今天这个地步,张母痛心疾首地归结为都是“节俭”惹的祸。同时她也相信,只要有人好好开导儿子,打开他的心结,儿子还是有希望的。

对此,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方向新教授认为,张志辉接受了高等教育却6年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一种失败,也十分可惜。像他这样的情况,“节俭”的理念在他的内心扎根太深,如果给他一份适合的工作,同时有意地引导他走出过分“节俭”的误区,让他认知适当的消费才是正常的,慢慢地他就会融入社会,回归正常。(因涉及隐私,文中主人公为化名)

编后

张志辉的节俭不叫节俭,叫寒碜。我们甚至无法将他受的大学教育和他的生活方式统一到他身上来。打小家庭的节俭观念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错误的印迹,提示他一定要省钱、节约就是好。殊不知,我们的民族提倡节俭,但从来没有要求无原则地小气。

在全社会反对铺张的大背景下,张志辉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寒碜不仅让他的工作泡了汤,并且让他的生活陷入了与现实格格不入、常人无法理解的尴尬境地,这其实比有的奢侈更荒唐。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选择“抠门”的生活方式不是优良传统,而是对文明的挑战。这样迂腐的毕业生很难称得上是人才,而是我们现阶段教育有失偏颇的一个特别的例证。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猜你喜欢
儿子同学工作
打儿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不工作,爽飞了?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选工作
儿子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