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的跨海友谊

2014-03-07 06:21撰文马晓惠
海洋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路易十四传教士葡萄牙

撰文/马晓惠

1700年1月7日,一场名为“中国皇帝”的新年舞会在玛丽宫举办。法国贵族穿着最华丽的礼服,边攀谈边等待法王路易十四的到来。忽然,一阵音乐声传来,“一位中国皇帝乘着大轿,由三十多人在前做前导,乐队奏乐……”。“中国皇帝”的盛大排场让在场的贵族目瞪口呆,扮成中国皇帝的路易十四很满意这种轰动的效果。

在整个路易十四时期,中国风尚始终是主流。在路易十四主持改建的凡尔赛宫里,随处可见中国元素。而这场名为“中国皇帝”的新年舞会,更是将中国风尚发展到了极致。中国风能够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如此泛滥,恐怕与路易十四与康熙帝的那段跨海友谊分不开。

>> 为了与中国建立联系,法王路易十四早有“预谋”

葡萄牙是老牌的航海强国,自从15世纪末开辟了东方航线后,就牢牢掌控了这条获利丰厚的航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出现了对葡萄牙不利的变化。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本土又太小,现有的国力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地盘,对于航线的掌控能力大不如前。而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后起之秀的兴起,也对它在海外影响力起到了削弱的效果。进入17世纪后,日渐衰弱的葡萄牙事实上已经无力维系在远东的传教。

↑ 昂贵的中国奢侈品,让葡萄牙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路易十四怦然心动,决定想办法让法国也掺和进去才行

当时,葡萄牙以澳门为据点,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葡萄牙商船将这些东西源源不断地运到欧洲,得到了欧洲社会的狂热追捧。昂贵的中国奢侈品,让葡萄牙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路易十四怦然心动,决定想办法让法国也掺和进去才行。

路易十四亲政后,于1664年成立了法国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仿效荷兰东印度公司,要与东方,尤其是中国建立贸易联系,赚取巨额财富。目标很美好,但现实很艰难。葡萄牙仍牢牢占据着对华贸易的垄断地位,法国想要绕过葡萄牙与中国做生意很难。此外,葡萄牙的国力虽然出现了衰弱,但虎老雄风在,何况当时法国也没好到哪里去。路易十四才刚亲政不久,不宜与葡萄牙发生摩擦。

怎样才能不触怒葡萄牙,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聪明的路易十四做了一件当时看来跟中国没啥关系,但后来证明其实大有关系的举动。他在巴黎修建了一座法国科学研究院,鼓励进行科学研究。这里很快就成为了欧洲科学研究中心,并成为培训传教士的摇篮。
在当时,传播科学是传教士的重要内容,因此被派往远东传教的传教士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这些传教士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不但精通神学和哲学,还必须懂得文学、算数、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等。而欧洲科学中心就是这些传教士的摇篮。

法国科学研究院建立前,欧洲科学中心位于罗马的罗马学院。传教士的培训工作就在那里进行。等到法国科学研究院建成后,因

为欧洲科学研究中心迁移到了巴黎,传教士的培训就自然也跟着迁移到了法国科学研究院。应该说,为了牵起这段跨海的友谊,路易十四前期工作准备得很充分。

>> 钦天监南怀仁的一封信,让法王路易十四等到了机会

当时康熙帝最信任的传教士是南怀仁。这位虔诚的传教士由于年事已高,无法继续为皇帝工作。他给教会写信要求派遣新的传教士来中国,接替他的工作。当时传教士的摇篮已经从罗马学院迁移到法国科学研究院,所以派遣传教士这事儿肯定要得到路易十四的支持。为了敦促这件事尽快落实,传教士直接去凡尔赛宫谒见路易十四,陈述了选派传教士到中国的事。路易十四费劲巴拉整了个法国科学研究院,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哪能不同意呢。

路易十四很卖力,选派传教士的工作很顺利。1685年,一支由路易十四精心挑选的6位法国传教士组成的传教士团,启程去中国了。路易十四很谨慎,为了避免与葡萄牙因为选派传教士而发生摩擦,这6位法国传教士的官方身份不是传教士,而是“国王的数学家”。他们的薪水与随身携带的科学仪器,均由路易十四资助。

>> 一封没能寄达的信件,传递法王路易十四的友善

这6位法国传教士启程已经很久后,都没有抵达的消息传回来。到了1688年,路易十四终于坐不住了。他认为一定是在路上出事了。这绝非无端揣测,而是当时的海路航运极其凶险,出事儿是常事。罗马教廷曾派出不下600名传教士前往中国,最后真正抵达的不到100名。路易十四铁了心,必须把“国王的数学家”送到中国皇帝面前,促成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他决定再次派出传教士去中国,这回不走海路了,改走陆路。1688年,叙利伯爵带着法王精心挑选的6位传教士,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

叙利伯爵一行顺利抵达了莫斯科,按照计划将绕道西伯利亚去中国。但当时俄罗斯政府有规定,没有法令文书就不能绕道西伯利亚去中国。叙利伯爵交涉未果,只得派人返回巴黎去拿相关文件。

路易十四得知此事后,亲自给彼得大帝写信,请求俄罗斯能够协助法国传教士团继续旅程。同时他也给康熙帝写了信,陈述了为何会派出第二队传教士。他在信中说“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子民,……为陛下带来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隔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能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传教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具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作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为此,愿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显尊荣”。

可惜去中国的陆路也并不好走,叙利伯爵所带领的传教士团最终无功而返。这封象征路易十四与康熙帝友情的书信,也没能送到真正的收件人手里。那时路易十四还不知道,其实这年的2月7日,第一批法国传教士已经抵达北京了,并受到了康熙帝的接见。只是因为路途遥远,消息暂时还没能传到凡尔赛宫而已。

↑ 1688年8月7日,路易十四致康熙帝的书信手稿(复制品)

>> 法国传教士的往来,牵起路易十四与康熙帝的跨海友谊

↓ 白晋

与以前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一样,这6位法国传教士也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分别为:白晋、张诚、刘应、塔夏尔、李明和洪若翰。出发时是6人,抵达北京时却只有5位,其中塔夏尔在途径暹罗国时,被暹罗国王留下了。经过一番挑选后,这5位法国传教士的去处有了定论:白晋与张诚留在皇帝身边,刘应、李明和洪若翰去地方传教。

因为康熙帝对西方科学感兴趣,留在京城的传教士实际是他的科学老师。白晋与张诚学会满文和中文后,就正式上岗了。康熙帝对算术最感兴趣,所以先教几何与代数,两年后又教天文学、物理学和人体医学。1693年发生了件大事,康熙帝得了疟疾差点性命不保,幸好有洪若翰从法国带来的奎宁,这才转危为安。

叫“奎宁”的西方神药,点燃了康熙帝对西方科学的热爱。白晋说的那个法国科学研究院,也让他生出极大的兴趣。康熙帝暗自谋划着,要仿效法国科学研究院修建一所中国的皇家科学院。1693年7月,白晋带着康熙帝送给路易十四的礼物,启程回法国。这时他已经在中国皇帝身边呆了整整5年。1697年3月,白晋抵达巴黎。路易十四高兴地召见了他,并给予了丰厚的嘉奖。白晋则献上了康熙帝的礼物——来自中国的人参和丝绸。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都流传着关于中国的传闻,各种各样都有,有些甚至匪夷所思。对于路易十四来说,已经在中国宫廷生活5年的白晋,无疑就是一本名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路易十四当即就提出了很多问题。白晋不慌不忙,拿出亲笔撰写的《康熙帝传》送给路易十四。这本书里详细记录了有关康熙帝的生平事迹。白晋毫不讳言自己对康熙帝很推崇,认为“康熙帝具有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应列为第一等的英主”。为了让路易十四有更直观的了解,他还精心绘制了康熙帝的画像。

路易十四看《康熙帝传》很认真,还仔细做了批注。从白晋的描述中,他看到了一位“敏而好学”“知人善用”“生活简朴”“雄才大略”的帝王。作为一个渴望权利、野心勃勃的君主,路易十四渴望自己也像康熙这样,做一个真正大权在握的皇帝。他特别叮嘱白晋,回去后要记得转呈自己送给康熙帝的礼物。

白晋从法国科学研究院挑选了5名传教士,又找了一名意大利画家杰哈蒂尼同行。经历了两次跨海之旅后,他深知旅途的危险。为了增加安全系数,白晋找上了法国富商若望·乔登,得到了他的支持。之后,白晋肩负让法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重任,带着他的传教团,乘坐“海神”号前往中国。“海神”号上满载着水晶玻璃、服装、金银铜器、丝绸、钟表、科学仪器、酒等物品。还有8位能够制作镜子的玻璃工匠。

康熙帝对白晋的这趟办差很满意。为了表示对路易十四的感激,“海神”号返回法国时,洪若翰带着康熙帝送给路易十四的礼物,返回法国。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这段时间,以白晋为首的法国传教士们,让路易十四与康熙帝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亲密。(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路易十四传教士葡萄牙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ountry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al Circle—A Case Study of Portugal
葡萄牙KOI餐厅
The Hardest Language
葡萄牙Tua Valley解说中心
皇帝写的“诗”
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重要起因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试论路易十四的欧洲争霸历程及其历史启示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