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3等5个绿茶新品系比较试验

2014-03-07 01:09游小妹陈荣冰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
茶叶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鲜叶物候枝叶

游小妹,陈荣冰,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优3等5个绿茶新品系比较试验

游小妹,陈荣冰,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优3、优10、优108、优183、优510等5个绿茶新品系进行布区种植,并对其种植成活率、芽梢性状、物候期、修剪枝叶量、鲜叶产量、制茶品质等进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优108、优510等品系成活率较高;优10、优183树高超过对照,优108树幅比对照宽;优3、优183芽梢密度比对照密;优3、优183芽期比对照早;优10修剪枝叶量重于对照;优3、优10、优108鲜叶产量比对照高;优3绿茶品质较好。

绿茶;新品系;适应性

茶树种质资源是选育茶树新品种、开发新产品的物质基础[1]。正确选用优良种质是提高育种成效的关键技术之一。优异种质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2]。为明确优3等5个新品系的特征特性,本项目组于2005~2011年对它们进行布区,并对其成活率、物候期、芽梢性状、修剪枝叶量、鲜叶产量、制茶品质等进行调查鉴定,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经118°,北纬27.5°,海拔50.0 m,地势平坦,四周空旷,且附近有水源,排灌方便,种植沟用红壤心土客土,种植前深垦,并配合开沟施基肥。土壤含全氮0.08%、全钾7300 mg/kg、全磷530 mg/kg、有机质1.65%。

1.2 参试品种

供试品种:优3、优10、优183、优108、优510共5个绿茶新品系;对照种为福鼎大白茶。

1.3 试验设计

每个品种小区长8 m,面积11.2 m2,单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4 m,穴距0.3 m,每穴2株。设3次重复,品种随机排列,两边设保护行,并设立副区,每小区种54株。

1.4 鉴定方法[3]

1.4.1 成活率调查

2006年7月、2007年1月、2007年7月连续3次对各品系的成活率进行调查。成活率(%)=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100%。

1.4.2 农艺性状测量

第2、3次定型修剪前调查。测第1、5、10、15、20 株茶树的高度(最高枝梢)、幅度(双株茶树的宽度)和茎粗(近地处)。

1.4.3 一芽三叶长、重、芽梢密度

1芽3叶长、1芽3叶重等性状调查:定植后第4~6年春,各品种长到1芽3叶时调查15个芽头,取其平均值;发芽密度调查:定植后第4~6年春季,在1芽2叶期时,每个品种每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每点(33.3 cm×33.3 cm)×10 cm叶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取3a平均数。

1.4.4 新梢物候期观察

定植后第4年春季起,观察茶树春梢的1芽1叶初展期、1芽2叶初展期和1芽3叶初展期。新梢发芽期每隔1d观察1次,每个小区观察5丛,每丛选择2个芽头固定观察,以达标30%为标准。连续3年观察。

1.4.5 修剪枝叶量

定植后定型修剪前,连续2年对各品系剪下的枝叶进行称重。

1.4.6 鲜叶产量

从各轮新梢1芽2叶上留鱼叶采摘1芽2叶,分春、夏、秋三季统计。

1.4.7 品质鉴定

采摘1芽2叶第一批春茶,按摊放→杀青→揉捻→初烘→复烘→摊凉→包装的烘青绿茶工艺制样,连续3年对各品系的绿茶品质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种植后第二、第三年,连续3次对各品系的成活率进行调查(表1),第一次调查各品系的成活率都较高,达94%以上;第二次调查除优3、优10外,其它品系成活率都比对照高;第三次调查优108成活率比对照高;平均成活率优108比对照高。

表 1 各品系成活率调查结果Table 1 The rate of survival of different varieties

2.2 农艺性状

定植后第二、第三年对各种质的树高、树幅、茎粗等进行调查(表2),优10、优183两年平均树高超过对照,优108两年平均树幅大于对照,优183茎粗较大。

2.3 一芽三叶长、重、芽梢密度

1芽3叶长、重、芽梢密度三年平均值见表3,1芽3叶长、重均比对照小;优3、优183芽梢密度大于对照。

表 2 各品系生长势调查结果Table 2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different varieties (单位:cm)

2.4 物候期

连续3年物候期鉴定结果(表4)表明,优3芽期比对照早,其中一叶期比对照早5~8 d,二叶期比对照早6~8 d,三叶期比对照早4~11 d;优183一芽一叶期平均差异天数比对照早2 d,一芽二叶期、一芽三叶期平均差异天数比对照早1 d;其它品种的芽期比对照迟。

2.5 修剪枝叶量

各品种的修剪枝叶量(表5)测试结果表明,优10(55.3 g)平均修剪枝叶量与对照(55.4 g)相当,其它品种修剪枝叶量比对照少。

2.6 产量鉴定

产量鉴定结果见表6。优10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4.29%;优3比对照增产4.35%;优108比对照增产6.83%;优183、优510鲜叶产量比对照低。

表 3 各品系芽梢性状调查结果Table 3 Shoo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表 4 各品系物候期汇总Table 4 The phenological phas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表 5 各品系修剪枝叶量(单位:g)Table 5 The pruning weigh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表 6 各品系鲜叶产量比较(单位:kg/小区)Table 6 The yield of fresh leav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2.6 品质鉴定

连续3年品质鉴定结果见表7、表8、表9,第四年各品系品质总分均超过对照,优183板栗香带花香,醇尚爽,品质较好;第五年优3品质较好,总分比对照高;第六年优3品质较好。

表 7 2009年春季绿茶新品系审评结果Table 7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Green tea made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2009

表 8 2010年春季绿茶新品系审评结果Table 8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Green tea made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2010

表 9 2011年春季绿茶新品系审评结果Table 9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Green tea made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2011

3 结论

通过对优3等5个新品系多年的调查鉴定,结果表明:优3物候期比对照早,芽梢密度比对照密,鲜叶产量比对照高,绿茶品质比对照好;优183树高、茎粗优于对照,物候期比对照早,芽梢密度比对照密。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这些品系进行调查研究。

[1] 叶乃兴,郭吉春.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茶叶,1997,(1):42-45.

[2] 江昌俊.茶树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7-59.

Regional Tests of 5 New Green-tea Varieties Including You 3

YOU Xiao-mei,CHEN Rong-bing,CHEN Chang-song*,ZHONG Qiu-sheng,CHENZhi-hui,LIN Zheng-he

(Tea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edemy of Agricultrual Sciences,Fu’an,Fujian 355015,China)

Five new green-tea varieties (You 3, You10, You 108, You 183, You 510) and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 as the control species(CK)were cultivated in the defined area, and their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ratio of living tea plants, character of new shoots, phenological phase, pruning weight, yield of fresh leaves and tea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s of living tea plants of You 108 and You 510, the plant heights of You 10 and You 183, the canopy width of You 108, the shoots density of You 3 and You 183, the stages in germination of You 3 and You 183, the pruning weight of You 10, and the fresh leaf yields of You 3, You 10 and You 108, were all superior to CK. Sensory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green tea from You 3 was higher than CK.

green tea, new varieties, adaptability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建设项目。

游小妹(1971-),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育种及配套技术。E-mail: yxm0593@163.com

陈常颂(1973-),男,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E-mail: ccs6536597@163.com

猜你喜欢
鲜叶物候枝叶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枝叶
柳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花三宝木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杜甫:大唐枝叶压上眉梢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