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要领

2014-03-10 05:39王田利
云南林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锯口形成层砧木

□ 王田利

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要领

□ 王田利

一、接穗的采集与保存

高接换优的接穗就近有的应随采随用,以保持接穗新鲜;就近没有需外调的,应在发芽前10—15d采集。要保证接穗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应选择直径1—1.5㎝,髓心小,无病虫害,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枝条。采后装入保鲜袋中,运到后用湿沙埋藏,随嫁接随取,严防接穗失水。

二、适时嫁接

核桃愈伤组织形成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一般在气温26—28℃,接口周围环境相对湿度70%—90%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温度低于25℃或高于30℃,愈伤组织的形成会大大减慢,低于15℃或高于35℃就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接口周围湿度过低,接穗会失水干枯,过高则呼吸受阻,易窒息而死,因而要注意适期嫁接。一般在砧木萌芽展叶期嫁接成活率高。嫁接过早时,因气温低,干燥多风,砧板穗生理活动微弱,难以产生愈伤组织,加之伤流大,嫁接成活率低。随气温的缓慢回升和湿度的增大,到展叶期,树体生理活动旺盛,伤流减少,为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期嫁接成活率高。嫁接过晚温度升高而湿度降低,易造成接口失水,或在未产生愈伤组织时,接芽已萌发,形成假活现象。

三、砧木处理

根据实生核桃粗度、分枝情况及嫁接熟练程度确定改接头数。为了保证树形规范及促进所接接穗健壮生长,应尽量减少嫁接头数;为了提高成活率可适当增多改接头数,一般主干直径在10㎝以下的改接3头左右,10—15㎝的改接5头左右。在砧木待改接部位,选平直光滑处,将上端截去,将截面削平待用。核桃有伤流现象,接口处若有伤流液存在,会影响愈伤组织的产生,不利成活。为了防止伤流液从伤口溢出,需在砧木离地面1—2㎝以上锯2—3个锯口,进行放水,锯口的深度为砧木直径的1/4—1/5。或在接前15d左右剪砧放水,待接口没有伤流时嫁接。接穗的新鲜度直接决定成活率的高低,接穗含水量过低就不会产生愈伤组织,因而防止接穗脱水至关重要,主要通过蜡封接穗的方法减少水分散失。选发育充实的接穗,剪成15—20㎝的小段,每段有2—3个芽眼,顶芽距上剪口约1㎝。在锅中加入10㎝深的水,再加入石蜡,加火烧沸,用铁罩盛接穗,迅速在锅中醮一下,然后抖两抖,这样蜡封处理的接穗可长时间保存,嫁接后成活率高。

四、舌法嫁接

核桃高接换优主要采用舌接法,如砧木及穗粗细相当,采用双舌接法,将二者削成长舌状斜面,然后在两个斜面上部1/3处分别纵切一刀,深2—3㎝,接舌适当薄些,削好后立即将各自的短舌插入对方的切缝,各自的长舌覆盖对方的整个切面,并使形成层对准。若砧、穗粗细不一致,一定对齐一侧形成层,然后用2层报纸裹住砧、穗结合部,再用地膜包严,最后用嫁接膜缠紧结合部位。由于核桃枝条内单宁含量较高,单宁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接口处形成层细胞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稍长就会氧化变黑,不产生愈伤组织,导致嫁接失败,因而嫁接速度要快。

五、接后管理

1.地膜覆盖。嫁接后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形成是不同步的,通常情况下,接穗的愈伤组织出现较早,砧木的愈伤组织形成稍晚,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促使砧木分化愈伤组织,加快与接穗愈伤组织的连接,连接的越早,成活率越高,因而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要对准备换头的植株进行地膜覆盖。

2.除萌。嫁接后要及时清理砧木上的萌蘖,防止萌蘖生长,分散营养,影响成活。

3.松绑、设支柱。当嫁接新梢长30㎝左右时,应将嫁接部位的嫁接带和塑料松一松,防止缢伤,影响成活。由于高接换优的母树根系较大,嫁接新梢生长迅速,遇风吹易劈裂,应结合松绑设立支柱,固定接枝。待嫁接部位充分愈合后,再解除绑扎物,去除支架。

4.防病虫。嫁接新梢易受象鼻虫、金龟子、刺蛾等危害,应加强防治,以保叶保梢,促使健壮生长。

5.摘心。在9月上旬对未停长的枝梢进行摘心,提高枝条的成熟度,以利安全越冬。

猜你喜欢
锯口形成层砧木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西藏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的应对措施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做砧木的南瓜品种
修剪果树要留好剪口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关键措施
不同抗生素对刺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