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观察

2014-03-11 05:43顾朋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8期
关键词:司琼格拉栓塞

顾朋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观察

顾朋①王海林①王萍菊①樊喜文①

目的:探讨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术前给予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甲氧氯普胺和甲泼尼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和甲泼尼龙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盐酸格拉司琼; 甲氧氯普胺; 甲泼尼龙; 栓塞综合征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患病后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危害[1]。据调查研究表明,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患者在癌症患者中仅次于胃癌以及食道癌,高居第三位,因此肝癌的防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3]。本次研究为了探讨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将本院近三年来收治的98例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36例,女13例;年龄39~72岁,平均(48.67±5.96)岁;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其中原发性肝癌35例、转移性肝癌14例。对照组男41例,女8例;年龄38~73岁,平均(48.13±5.64)岁;KPS功能状态评分均在60分以上,其中原发性肝癌38例、转移性肝癌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KPS评分、肝癌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消瘦等临床症状,经过肝功能检查、肝穿刺活检、B超、影像学检查等均符合中晚期肝癌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中晚期肝癌;(2)排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患者以及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3)所有患者参考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均为ASA Ⅰ级或者ASA Ⅱ级,均能耐受手术以及麻醉,并且无相应禁忌证;(4)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进行[4-5]。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行相应检查确诊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具体操作如下: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进行股动脉的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鞘置入,通过X射线电视透视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后进行动脉造影,详细了解肿瘤的具体情况,经导管先给予化疗药物灌注,后将碘化油与吡柔比星制成混悬液注入进行栓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半小时仅给予盐酸格拉司琼(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38,2010-09-30,规格:3 mL:3 mg)3 mg+50 mL 5%GS溶液静脉滴注,给药时间5 min以上;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甲氧氯普胺(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355,2010-09-30,规格:1 mL:10 mg)10 mg以及甲泼尼龙(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27,2010-03-31,规格:40 mg)20 mg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的情况。

1.4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将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情况均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1)恶心:优秀(术后未出现恶心)、良好(出现恶心但对进食不影响)、一般(出现恶心并且影响进食)、较差(因为恶心而需进行卧床休息并需要接受相应治疗);(2)呕吐:优秀(术后未出现呕吐)、良好(出现暂时性的呕吐1~2次/d)、一般(呕吐次数3~6次/d,需要接受相应治疗)、较差(出现难以控制的呕吐);(3)腹痛:优秀(术后未出现腹痛)、良好(出现腹痛但可以忍受)、一般(腹痛次数3~6次/d,需要接受相应治疗)、较差(出现难以控制的腹痛);(4)发热:优秀(体温正常)、良好(患者出现低热38.0 ℃以下)、一般(体温在38.0~39.0 ℃之间)、较差(高热39.0 ℃以上),统计优良率[6-7]。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比较

3 讨论

肝癌患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出现疼痛、消瘦等症状后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8]。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约八成的患者因为多种因素导致不能行手术切除[9]。因此选择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来提高患者的生存情况,TACE是一种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到肿瘤供血动脉后,根据具体情况注入一定的栓塞剂,引起供血动脉闭塞,从而导致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经常发生栓塞综合征,引起患者出现腹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等症状[10-11]。因此,在进行TACE治疗前需要给予相应的预防胃肠道反应的药物,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盐酸格拉司琼是一种具有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的止吐药物,其可以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12]。而甲氧氯普胺也是一种止吐药物,其具有拮抗D2受体以及轻微抑制5-HT3受体的作用[13]。甲泼尼龙是一种具有将强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其能缓解由于术后肿瘤细胞因为栓塞而坏死后造成的腹痛、发热等症状,与此同时,在其他调查研究中指出,甲泼尼龙联合盐酸格拉司琼以及甲氧氯普胺共同使用时能增强止吐的效果[14]。在使用这三种药物的时候,要控制好甲氧氯普胺的用量,其每日剂量应≤0.5 mg/kg,否则会因为其阻断多巴胺受体后导致胆碱能受体的相对亢进,进而引发锥体外系反应[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三联用药对TACE术后的栓塞综合征起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综上所述,盐酸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和甲泼尼龙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Egner P A,王金兵,朱源荣,等.中国启东肝癌预防:黄曲霉毒素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经验[J].化学进展,2013,25(9):1454-1461.

[2]张伟东,苗树军.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4):246-248.

[3]高姗,杨万水,高静,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2,21(2):136-144.

[4]赵明,王健鹏,吴沛宏.TACE与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67例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16-2921.

[5]张丽娟,吴华颖,王晓鸿,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137-138.

[6]马海庆,魏涛,池永娥.肝癌TACE术后“栓塞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129.

[7]冯明辉,庞杰.中药干预肝癌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499-500.

[8]叶胜龙,秦叔逵,吴孟超,等.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J].肿瘤,2009,29(4):295-304.

[9]樊嘉,王征.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3):167-168.

[10]陈俊伟,朱康顺,孟晓春,等.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1(3):559-562.

[11]窦浩生,王艳红,高咏梅.肝癌介入治疗后“栓塞后综合征”的预防处理及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9):548-549.

[12]黄雄.盐酸帕洛诺司琼,格拉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呕吐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3):296.

[13]商弢,申洪.甲氧氯普胺实验研究及临床新应用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7):47-50.

[14]张洪涛,麻宏亮,李强.格拉司琼与甲氧氯普安并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的迟缓呕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9):928-928.

[15]金双平.79例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2010,25(4):575-576.

Observation of Triple Drug 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in Prevention of Embolism Syndrome after TACE

/GU Peng,WANG Hai-lin,WANG Ping-ju,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8):031-03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triple drug 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in the use of embolism syndrom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which ma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98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iven 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before surgery) and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metoclopramid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based on control group), the embolism syndro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excellent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nd fever situ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which combine with metoclopramid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eventing embolism syndrom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widel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Metoclopramide;Methylprednisolone; Embolism syndrome

10.3969/j.issn.1674-4985.2014.08.014

2013-11-22) (本文编辑:黄新珍)

①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樊喜文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China

猜你喜欢
司琼格拉栓塞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善良带来的好运
意外的好运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重复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多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H PLC测定盐酸帕洛诺司琼原料药中光学异构体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格拉司琼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