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与习惯:走向生活的奠基伦理能力培养

2014-03-11 15:17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养品格伦理

(四川师范大学 政治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实施伦理教育的真正起步,应该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训练人的教养。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这是伦理教育的奠基;通过这种培养而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使人获得伦理品质和伦理能力的基石。对人来讲,其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经历一个持续而漫长的教养过程,因而,教养引导,构成了培养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式。

一、伦理生成的习惯基石

人的伦理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必以习惯的养成为基石。习惯的养成,既是人的天性的生存论释放的体现,更是群化引导与规训的结果。简言之,人的存在向生存敞开之域中,其天赋的本性朝向什么方向生成伦理习惯,这恰恰是按照群化要求予以规训引导的结果,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伦理习惯是培养的产物。

“伦理习惯”释义 要考察伦理习惯,首先得理解“习惯”这个概念。杜威认为,习惯的力量“是人类本性中比欲求改变的部分更强劲更深刻的部分”[注][美]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6.。显然,杜威把习惯看成是人类的本性的构成内容,而且认为是最根本的那部分内容。杜威的观念并不正确,首先,“所谓习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逐步成型的行为方式。”[注]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习惯并不是人类本性的构成内容,因为人类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即习惯是个人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如人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等等。第二,习惯虽然不是人的本性,但它一旦养成,就具有了人的本性予以自我持守的坚韧性和不变的稳定性朝向。《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后汉书·贾谊传》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都表明习惯成性的特点:习惯是后天生成的,并且习惯一经养成,就可以成性,但习惯并不是人的本性。第三,习惯虽然不是人的本性,但习惯养成的根源,动力却是人的本性:习惯是人类对自身本性的个性人格化的生存论释放形态,这是习惯成性的最终依据。第四,人的本性是天赋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习惯的后天养成性,源于人类的行动本身。彼得斯认为,“‘习惯’是一个我们用以表述关于人的行为、感情等等的所有额外东西的术语。这些行为必须选择出我们原则上有理由做的事情,以及原则上我们想不做就可以停止不做的事情。”[注][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李玢,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5.习惯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即先前已经做过某事,并且他还可能再做。因而,习惯是对先前所做过的事的重复。这种重复不仅仅是重复做某事,而是对做某类事情的行为姿态、方式、方法的重复,并通过这种重复而使之构成自己的相对不变的行为模式。“首先,我们是在主张,它是个体以前已经做过而且有可能再做的事情。它意指源自一种固定意向的重复。其次,我们认为,它是那种个体能够或多或少自动执行的事情。在做之前,他不必深思熟虑,不必计划安排,或下决心做它。但他可能会这样做。如果一个人的一个习惯是早起,这并不表明他在一个特殊场合也不会对它思考再三。这只表明,在一个特殊场合,他将不必思考他正在做什么,他能够或多或少自动地做这事。”[注][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李玢,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2.习惯是重复行为的表现形态,而重复行为往往是一种自主、自动、自觉的行动反应,所以习惯一旦形成,就获得本性的功能,常常被人们称之为人的第二本性。从根本上讲,人“生活的艺术就在于把许多必须做的事弱化成为习惯;因为,如此一来,思想可以自由自在地关注令人感兴趣的、新奇的和有价值的事情。”[注][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李玢,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5.

习惯之于人类,按照它对个人或群体生活是否有益,而将其划分为好的习惯或不好的习惯。比如早起,一般被人们称之为良好的习惯;而“夜猫子”式的生活或工作,往往被人们称之为不好的习惯,或坏习惯。在人类生活中,许多习惯就是单纯的生活习性,并不具有伦理指涉性,不具有明确的伦理价值诉求。比如,吃饭时是用筷子还是用汤匙,或者用刀叉,这本身没有伦理指涉性,也不具有伦理意义上的价值诉求。所以,伦理习惯仅是人类习惯的部分内容,即具有伦理指涉性并获得明确的伦理价值诉求的那些习惯,就是伦理习惯,它是人们在实做行为中重复某种伦理姿态、方式、方法所生成一种行动模式,比如凡事想到他人的思考习惯,见人打招呼并彬彬有礼的待人习惯,出门乐于相互照顾的习惯等等,都属于伦理习惯。对于伦理习惯,当然可以用“好”或“不好”来评价,但更准确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善”或“恶”。

伦理习惯虽然是人类习惯的部分内容,但它却是人类习惯的核心内容,因为习惯的文化学精髓,就是伦理习惯,它是承载人类文化、思想和精神传统的根本方式。不仅仅如此,从个体角度讲,伦理习惯恰恰是构成人的伦理品质、伦理能力的基石。这是伦理教育何以要以伦理习惯为起步的真正理由。

伦理习惯何以构成了人的伦理品质、伦理能力生成的奠基石呢,这得从伦理习惯的自身构成角度来审视。在人类伦理学史上,最早对伦理习惯做出描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土多德认为,“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2.直言之,人在本性上是社会的,因此,个体的内在本性与人类个体的历史活动成果所组成的习俗礼仪和外在环境之间构成了互动关系,亦即伦理关系,它是通过习惯而获得的。为此,亚里士多德从词源角度来证明习惯与伦理的关系;“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变,就形成了‘伦理’(ethikee)这个名称。”[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7.所以,“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的词源学证明,形成了伦理的即是习惯的或者习惯的就是品格的传统。在“伦理学和道德”条目中,“伦理学”与“道德”(或“道德学”)是同义语,因为“伦理学”一词在希腊文中为êthikos,其字面意思关涉êthos,即希腊语“品格”;而êthos又与ethos(即社会风俗习惯、习惯)相关。所以,哲学辞典“习惯”条目与“品格”条目同义:êthos(品格、气质)出自于ethos(习惯、习俗),所以,品格(êthos)的德性来自于习惯(ethos)[注]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4.。“品格的德性”(êthikaarete)其实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或卓越,arete)的分类,它将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和伦理德性(亦译为“品格的德性”或“道德德性”)。

品格来自于习惯,但习惯又反过来生成品格。不仅如此,在亚里士多德传统中,道德和美德均来自于习惯。“对于我们,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改变习性。例如,石块的本性是下落,不能让它习惯上升,即使把它向上抛一万次也不行,同样不能使火焰下降。凡是自然如此的东西,都不能用习惯改变它。所以,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8.道德和美德,最终通过习惯来表现,因而,道德的是习惯的,美德的也是习惯的。换言之,只有当道德变成了习惯时,它才是真正的道德;也只有当美德成为了习惯时,它才是真正的美德。“德性是帮助人接近善并出色工作的特性。德性是有效行动的习惯性倾向,它主要通过模仿、实践和习惯获得。”[注][美]罗伯特·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2.从根本上讲,伦理习惯不仅表现道德和美德,而且生成道德或美德,并且伦理习惯构成了最根本的道德或美德,是通过后天的行动而约定俗成的道德或美德。柯尔伯格所讲的约定俗成的道德优先于普遍化的道德,其实就是指习惯优先于规范伦理。因为,第一,“习惯构成性格”,性格乃是“对习惯的解释”[注][美]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不仅如此,习惯还生成品格,品格不过是习惯薰染的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伦理习惯,也就缺乏良好的性格和品格。第二,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相关的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相关‘直觉’,行为就失去了常规。这种结果可能是悲剧性的。”[注][美]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3.

伦理习惯的构成特征

伦理习惯的生成特征——伦理习惯生成的首要特征,表现在它与习惯的根本区别性。伦理习惯区别于习惯的根本标志,是它具有明确的伦理倾向性,并具有具体的伦理价值诉求;而“习惯”可能会产生明确的生活意义或效用价值,但它始终不具有伦理价值诉求。

其次,伦理习惯作为习惯之核心内容,它同样是后天习得的成果,而不是天赋的内容,因而,它与人的本性有其根本的区别。人的本性是天赋于人的内在生命事实,它伴随生命而诞生;而伦理习惯却是生命朝向人质方向进化并获得了人的文化光辉照耀和文明洗礼的产物。直言之,伦理习惯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设计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存姿态和生活方式进行自由选择的成果。并且,人性作为天赋于人的内在生命事实,它向生存行动领域敞开自身的方式,即是习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习性作为人的生命存在本性的行动敞开,它是不能改变的;伦理习惯却是对人性的行动表达。换言之,人性是通过生存行动而得到表达的载体,就是伦理习惯。比如,勤与懒,都是一种伦理习惯;俭与馋,也是一种伦理习惯;智与贪,同样是一种伦理习惯。这些伦理习惯负载了人性的生存朝向,它们虽然一旦养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却始终是可改变的。比如昨天的懒惰习惯可能在今天变成了勤奋,一个凡事乐观向上的人经历一次巨大的生活挫折之后,却养成了看待什么都悲观绝望的认知习惯,等等,都表明伦理习惯相对稳定,但并不一劳永逸,而可以随着人的自我变化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其三,伦理习惯生成有其自身的条件要求。有关于伦理习惯生成的条件构成,斯蒂文·费什米尔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1)习惯是有机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各种功能,而这些习惯就构成性格;(2)习惯构成道德慎思的种种可能视界;(3)习惯具有可塑性,需要赋予弹性;(4)习惯之改变要求环境的改变。”[注][美]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伦理习惯的生成,并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个人存在于既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动态交流或者博弈的产物,因而,伦理习惯的生成既融进了传统的指涉性,也融进了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期待性。比如在当今生活中普遍信守的“凡事有利而往”和“凡事无利而不往”的生存姿态和行动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伦理习惯,这种伦理习惯既是对传统的实利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现实的“只讲目的,不讲手段”和“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社会行动原则的伦理定格,更是对享乐主义人生观的理想化期待。伦理习惯不仅生成个人的性格和品格,也生成社会性格和品格,更生成时代性格和品格。比如,当人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当成一种宣传口号而并无在行动上有其实质响应的政治伦理习惯时,它就迅速地播散生成为一种“知行分裂”、“说做不一”的社会性格和时代品格,而引导社会和时代朝着无德的方向铺张与漫延。伦理习惯的生成,是行动重复选择的结果,因而,伦理习惯的生成融进了智性的力量或理性的智慧,体现了特定的伦理认知倾向,并在展开过程中实现了相应的伦理判断。伦理习惯的形成,并不一劳永逸,它随时面临着自我可塑性,这种自我可塑性的实际获得,不仅是环境的力量,更有认知的要求;不仅是个体能力所及,还有社会的发展或时代的变迁。总之,伦理习惯的生成,是多种因素达向整合的结果,伦理习惯的可塑性和被改变性,同样是多种因素博弈的产物。

伦理习惯的构成——伦理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处理人际利害关系的良性行动方式,这种良性行动方式的内在规定即是性格,外在行动表现即是品德。由此,伦理习惯的构成,获得纵横两个维度。

从纵向角度看,伦理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三:即体认、判断、行动。理智的或理性的或直观的体认,构成伦理习惯生成的起步条件:伦理习惯萌生于体认,这种体认,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它都要指向对所体认的对象的实际判断。因而,判断构成了伦理习惯生成的关键,因为判断同时产生三种功能:一是选择,判断即是选择,而选择既意味着扬弃,也意味着保存;所以判断的第二种功能就是内化,即判断必须把所判断选择保留下来的东西内驻于心;第三种功能就是生成,即使内驻于心的那些内容个性人格化地整合生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方式、判断模式。一旦完成这一步,它就必然要指向行动:行动就是在面对新的利害关系的判断与选择时,自动调动已经内化生成的具体认知方式和判断模式,来作为选择的依据和行动的动力,即按照这种已有的认知方式和判断模式而行事。所以,行动是伦理习惯生成的最后环节,也是伦理习惯产生功效的根本性环节,因为没有实际行动的伦理习惯,是不存在的。惟有在不断行动的领域,伦理习惯才获得张扬自己存在的全部可能性与现实性。

伦理习惯的纵向构成,实际上是伦理习惯的自我生成因素与环节;而伦理习惯的横向构成,恰恰是伦理习惯通过行动本身来敞开自我的不同层次的表达式。在横向维度上,伦理习惯由道德习惯和美德习惯构成。

道德习惯其实就是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形态,它表现为将合法期待和道德应得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自律行为。道德习惯的具体构成内容有两个方面,即个人生活道德习惯和社会生活道德实习。前者如礼貌、谦让、文雅、“不争先恐后”、“借东西要还”、自觉的能力自我服务等等即是;后者如自觉的能力他人服务、自觉的能力社会服务等即是。美德习惯就是美德的自觉,比如见老者让座、让路,凡事同情的习惯,面对不幸而生怜悯的习惯等等即是。

二、培养伦理习惯的思路

伦理习惯的后天生成性以及其相对稳定的自我改变性,为伦理教育培养伦理习惯提供了全部的可能性空间。培养伦理习惯,并不是任意的,它需要尊重既定的伦理教育准则,更需要宏观方法的指引。

培养伦理习惯的前提

伦理习惯培养的可能性——伦理习惯与天赋无关,它是后天养成的结果,所以,伦理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伦理习惯之所以可以通过培养而形成,其根本的理由源于它自身。

首先,伦理习惯培养的可能性,来源于伦理习惯本身持守自己的坚韧性和相对稳定的不变性。因为伦理习惯是通过对具体的伦理行为姿态、方式、方法的重复操作而形成的伦理行动方式或行动模式,所以,它一旦形成,在没有强劲的外力推动和自我的内在求变冲动的常态情况下,它都会完整地保持自身。伦理习惯的这种持守自我的坚韧性和相对稳定的不变性,才使伦理习惯培养成为可能。试想,如果伦理习惯不具有持守自我的坚韧性和相对稳定的不变性,而如流水那样流变不已,那么任何方式的培养都无济于事。

其次,伦理习惯不仅具有持守自我的坚韧性和相对稳定的不变性,它还具有可塑性,这须从两个方面讲。一是伦理习惯来源于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即是人的可塑性。从根本上讲,人是一个未完成、待完成、需要不断完成的生命存在者,人的这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完成的生命朝向与存在诉求,决定了人存在和生存的可塑性;也正是人的这种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完成的现实要求性与期盼性,才使人获得了巨大的和充满各种机遇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为伦理习惯的可塑性提供了最终的依据与来源:正因为人是可塑的,所以伦理习惯才具有可塑性,或者伦理习惯的可塑性,是人自身的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完成的可塑性的具体化表达式。二是伦理习惯本身具有可塑性:自我持守的坚韧性与可塑性、相对不变性的稳定与可变性,此二者构成了伦理习惯的内在本质的对立统一。

伦理习惯的可塑性,为伦理习惯的可改变性开辟了可能性空间:伦理习惯是可改变的,只要你愿意,或者你在不知觉中,就获得了伦理习惯的改变。“可塑性乃是获得习惯或发展一定倾向的能力。……首先,习惯乃是一种执行的技能,或工作的效率。习惯就是利用自然环境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习惯通过控制动作器官而主动地控制环境。”[注][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9.伦理习惯的可塑性,更为培养伦理习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即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改变人的情感、改变人的思想和生存态度、改变人的生存环境与条件等等,来实现对人的伦理习惯的改变。“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无论什么习惯,都标志着一种倾向,能主动选择习惯运行的环境。习惯并不像米考勒式的人物,静候刺激出现才忙碌起来。习惯能主动地寻找机会,转入全面的运作。”[注][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1.

概括地讲,伦理习惯的可塑性,使伦理习惯的改变成为可能,也使伦理习惯的培养变成可能。如果没有可塑性,根本不可能改变伦理习惯;如果没有可塑性,也根本不存在培养伦理习惯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伦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夏洛特·梅森指出,“我们所做的事情当中,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有99%都是习惯的杰作。我们身体组织中有绝好的能力来记录重复行为。”[注][英]夏洛特·梅森.教育是一种训练[M].赵昌荣,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1.以习惯的方式行事,这是我们的生命的基本功能,而这一基本功能却根源于人性的要求,因为人性就是其本质的不变方式来敞开自身,作为人性的负载方式的伦理习惯,同样负载了这种要求性。

由此来看,培养人的伦理习惯,成为伦理教育的重要课题。从根本上讲,人的伦理教育,其实就是形成伦理习惯和吸收伦理思想的教育,即在吸收中获得伦理知识、伦理智慧与方法;在形成伦理习惯中产生伦理品质、伦理精神和伦理能力,即生成道德和美德作为能力。所以,“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方法,以及每位父母有义务让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就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是摆在众多思想理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将他们想让其子女履行的美德行为这一思想解释清楚。直率、刚毅、自制、耐心、温顺、勇气等,这些美德自始至终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提供足够的例证来引发思想和教育的主题。”人的伦理素养、伦理品质、伦理价值观、伦理精神和道德、美德能力,均通过伦理习惯的健康培养而生成,这应该构成伦理生成的真实传统。威廉·弗兰肯纳在《道德教育的哲学考察》一文中指出,“根据传统的观点,各种道德规则或价值和由此而来的品性应通过教育而非法律的途径灌输给个人。那些教育途径不仅诉诸说理,同时求助于培养习惯、运用奖惩和褒贬、采用规劝、榜样和问答教学等不同形式的灌输方法。”[注]Willian K.Frankena,Philosophic View of Moral Education[M].the Encylopedia of Education,Volume 6,Lee C.Deighton,Editor-in-Chief. The MacMillan Company & Free Press,1971:394.

培养伦理习惯的准则 培养伦理习惯,不能主观和任意,它是有规律、有原则可循的。概论之,培养伦理习惯,应遵循如下三条共守的伦理教育准则。

第一条准则:权威在伦理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这一伦理教育原则告诉我们:第一,培养人的伦理习惯,必须借助权威,这里的“权威”不仅指由道德或美德所形成的权威,而且也指由权力——比如神话权力、国家权力、知识权力、财富权力等等形成的权威。总之,凡是能引导、促进、激励、帮助人的健康伦理习惯养成的权威,都应该成为培养伦理习惯过程中所应该敬仰和尊重的权威。第二,具有如上性质和教育引导功能的权威,在伦理生活世界里比比皆是,普遍存在,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等姿态来看待,以怎样的方式去运用。

“权威在伦理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这一伦理教育原则生成的依据有三:一是人性本身:生生向前的人性向生存行动领域敞开自身所形成的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朝向,引导着人类走向人性自觉,而人性自觉的行动敞开,就是进行道德作为或美德作为。所以,哪怕是在一个无德的社会里,人性自觉仍然是主要的方向,道德作为和美德作为仍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然,社会将不复有秩序,更不复有安全。二是人类的自我尺度观,这就是普罗泰戈拉所讲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人类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人类的自我尺度观,形成了人的自我尺度观,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他的身上也有善的方面,他的生活行为中,也有道德的或美德的作为。三是权力本身的双重性;即权力既有自我放纵的倾向,也有自我节制的倾向。权力的自我放纵倾向,形成了权力的无限度,表现出来的是无德、恶;权力的自我节制倾向,形成了对权利的尊重与维护,表现出来的是有德、善。正是由于如上三个因素,使权威构成了伦理习惯培养的原则、动力和方法。

第二条准则:伦理习惯的形成必借助教育来实现。从根本上讲,教育不过是一种人性化的氛围,一种自我意识训练,一种良好状态的生活。或者说,教育就是竭尽全力来营造一种人性化的氛围,不间断地展开自我意识训练,最终追求一种用自己的双手(力量)去探索一种良好心灵、情感、精神状态的生活。从本原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伦理诉求的,也是伦理品味的:教育的本原行动就是伦理性的教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成就为全人和大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人的伦理习惯,不过是真实地回归教育行动本身,并通过对教育的本原行动的回归而实现对人的良好伦理习惯的育成,即训练人的伦理习惯,必须充分利用人性氛围营造、自我意识训练、良好生活状态践行这三种工具。因为这三种训练工具是培养人的伦理习惯的最好工具。

准则:伦理习惯培养必须进行思想的训练与激励。如前所述,伦理习惯生成于认知、判断、行动三个环节,并且体认、判断、行动还构成了伦理习惯的基本构成要素。然而,伦理习惯的生成,无论是在体认环节,还是在判断环节,或者是在行动环节,都离不开理智和理性,而理智和理性却源于思想的孕育、思想的薰染。所以,伦理习惯最终是思想训练的产物,思想自发或自觉训练,构成了个体伦理习惯生成或改变的根本认知方法。

培养伦理习惯的方法 遵循如上三大原则,培养和训练人的良好伦理习惯,可以有针对性地和灵活地运用如下宏观方法。

第一,培养良好的伦理习惯或改变已有的伦理习惯,需要改变伦理习惯生成的传统背景。而改变伦理习惯生成的传统背景的首要任务,是改变习俗:“习俗仍然是一切道德生活的背景,我们无法想象习俗居然不是道德生活的背景的事态。习俗并非外在于个体的行为举止;它们具体表现在个体的习惯和目的之中;用格罗特(Grote)的话来说,它们‘受习惯性的和自我暗示的倾向的表面的影响’。”[注][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73.其次是改变不适应当代存在发展要求的传统的伦理思维-体认方式,儒家的血缘家庭伦理这一思维-体认方式,恰恰是儒家血缘家庭伦理修养、伦理品质、伦理习惯和伦理能力生成的根本支柱。而这种以父家长专制为灵魂的、以孝悌和“三从四德”为基本内容的血缘家庭伦理,已经从整体上不适应当代社会存在发展之家庭要求,所以,要培养人的良好家庭伦理习惯,就有必要改变儒家的家庭血缘伦理之根本思维体认方式。其三是改变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比如,中国古代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公德与私德不分,这种公私不分、公私合一的伦理价值取向传统,是导致社会无个人的最终价值诱因。再比如,中国20世纪所构建的现代伦理传统所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社会普通伦理与特定的政治伦理不分,具体地讲,是特定的政治伦理取代普通伦理;另一方面是道德和美德不分,具体地讲,是用美德来取代道德。这两种伦理价值取向传统,客观上成为了社会无个人状况生成的最终价值诱因。所以,在当代社会,要培养人的既有社会又有个人的良好伦理习惯,必须改变这一伦理价值传统背景。

第二,培养良好的伦理习惯,或改变已有的伦理习惯,可以从净化伦理习惯生成的社会环境入手。净化人的伦理习惯生成的社会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着重净化社会的政治环境。净化社会的政治环境,应该围绕权利对权力的限度和权力对权利的维护与保障方面展开。由此,净化社会政治环境的主攻方向有二:第一个方面应该是重建政府公信力、政府道德权威,重建官员道德形象。第二个方面应该是重建司法权威和司法的普遍正义精神,重建司法的道德权威。

二是着重净化社会的经济环境。净化社会经济环境应该围绕分配而展开,由此,净化社会经济环境的核心任务有三:首先应该净化经济市场领域权利与权力分配的环境,做到权利与权力分配的完全平等;其次应该净化经济生活中按劳分配的社会环境,做到按劳分配完全实行比例平等,即贡献与索取、付出与获得的比例平等;其三应该净化经济生活中再次分配的社会环境,完全做到再次分配的完全平等,即完全做到按需分配的社会体系化和功能完整化。

三是净化社会的文化环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应该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展开,由此,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核心任务有二:①重建人性主义的教育体系,即重建三平等善待的教育体系,或重建把人人成就为全人和大人的教育体系。②重建知识分子道德,抑制、弱化直至最后杜绝知识分子渴望堕落、追求堕落的无德风气,重建知识分子的学术使命精神、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表率形象。

第三,应该特别注重于培养人们慎思、明辨的习惯,因为“在一个民主共同体中,习惯、风俗和传统是睿智得以发挥的基本土壤。睿智行动要求关注信仰与态度对于这两者所解释的社会实际情形的相关性。在传统中,睿智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性的。对这样一种渐进过程而言,在法律的约束推力与道德的使人敏感的影响力之间保持一种富有成效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注][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M].何刚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2.

第四,应该强化训练人们重复其良好行为的意愿、兴趣和努力,激励和引导人们去体验这种重复良好行为所带来的喜悦、快乐和内在朝气与活力。蒙台梭利指出,“每次当儿童经历这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经过休整的人,充满着活力,仿佛感受到某种极大的欣喜。”[注][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2.重复训练良好行为对培养人的良好伦理习惯大有帮助,因为重复训练良好行为可以促使人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在自己的生命力不断展现的过程中提炼自己,进一步完善自我。

三、伦理习惯生成的主体方法

培养伦理习惯,是人性再造的奠基方式。因而,培养伦理习惯,不能就伦理习惯而培养伦理习惯,而必须从教养训练入手。从人类伦理教育的已有历史经验和人性再造的自身要求两个方面观,教养训练既构成了伦理习惯培养的基本路径,也构成了伦理培养的主体方法论。

“教养”的生存论释义 伦理习惯始终是培养与训练的产物。培养和训练人的伦理习惯,有宏观的社会学方法,也有微观的主体论方法。有关于培养和训练人的伦理习惯的社会学方法,我们在上节中简要地列举了四种。本部分侧重探讨培养和训练伦理习惯的主体论方法:教养。

“教养”一词,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作为动词,教养即是教育培养;作为名词,教养被习惯性地指称为品德修养,但实际上应该是伦理修养,品德修养仅仅是伦理修养之一具体内容。

伦理修养的基石性内容,就是伦理习惯,因而,教养的实质所指,就是对伦理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所谓教养,就是“抑制儿童的本能性冲动,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善良的习惯。”[注][日]武这发宥.道德教育[M].东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3:27.良好的伦理习惯是通过教养的培养和训练而养成的,没有教养的培养和训练,很难有良好的伦理习惯。

教养生成伦理习惯,这仅是从发生学角度论的。如果从生存论角度看,伦理习惯一旦被培养起来,它又反过强化良好的伦理习惯,或促进、激励伦理习惯的完善或更新。“好的仪表是良好的教养的结果,或者毋宁说就是良好的教养;而教养是通过对习惯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习惯的行为养成的,而不是通过传授知识。尽管有意识的改正和教导不停地起着作用,但是,周围的气氛和精神最终在形成仪表方面是主要力量。”[注][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9.教养与伦理习惯的这一双重生成关系,既源于伦理习惯生成的自身特征,也来源于教养形成的自身规律。如前所述,伦理习惯不仅具有持守自我的坚韧性、相对稳定的不变性和可塑性,更需要通过对充满利害关系的日常生活的体认、判断、行动而生成;同样,教养的培养也涉及到引导认知和行动训练:在教养培养过程中,对人进行认知引导和具体的生活实做的行动训练,这是伦理习惯育成的基本方式;反之,伦理习惯本身的体认、判断与行动功能,又促进了教养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

培养教养的基本任务 良好的伦理习惯,不仅是一种行动能力,首先是一种伦理气质、伦理精神和生活品德。这种伦理气质、伦理精神和生活品德,需要通过培养和训练人的性格教养、品格教养和生活教养而形成。

性格教养训练的主要条目——培养和训练教养的首要任务,是性格。性格,是人的教养的基础构成。“性格不仅仅包括正确的趋同,而是体现一定程度的有效性。如生物学家已使我们非常明确的,是一种适者生存的问题,一种对条件控制的调整。现代社会的条件如此清晰,而且各个部分器官如此精确,道德习惯和方法是按最大有效性的要求而形成。”[注]David D.Hall, Popular Religious Belief in Early New England[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105.杜威此论尤为深刻,但同时又认为“习惯构成性格”[注][美]斯蒂文·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徐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的判断,却与此论的意指相矛盾。其实应该倒过来,不是习惯构成性格,而是性格生成习惯。因为性格是内在性的,它是人格的核心构成内容;习惯是外向性的,它以行为模式的方式来感性地呈现内在性的性格。进一步讲,性格的正确趋同性和最大有效性,为伦理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换言之,伦理习惯生成的相对稳定性、不变性和自动行动功能,恰恰源于性格对习惯的要求性。

性格的形成要受天赋的气质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后天培养和训练形成。培养和训练性格,培养和训练人形成良好的性格,应该围绕个性、开朗、乐观、包容四者而展开,因为个性、开朗、乐观、包容此四者的具备,就会生成构建起良好的伦理性格,所以,个性、开朗、乐观、包容,构成了性格训练的四条目。一是个性。个性是性格构成的底色。培养和训练人的个性,实质上是在引导人进行一种气质修养。这种气质修养的获得,促成人的性格生成并使之获得独立性的基本标志;并且,个性作为一种气质修养,更多的源于生活本身的历练而形成的一种最真实的性格内容,“个性的需要是指全部束缚自己。它是可触及的,具体的,真实的。它不可能逃避或复制书本上的东西。生活是一种情境紧随另一种情境,每种形式都有贫富的可能性,或多或少体现了个性价值观的整合。”[注]David D.Hall, Popular Religious Belief in Early New England[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89.二是开朗。培养和训练人的开朗性格,实际上是引导人进行一种视野修养,这种修养使人始终敞开心胸,面对世界,面对事物,面对各种情境或遭遇,而坦然不惧,从容生活坦然不变。三是乐观。乐观既是一种存在和生存的态度修养,也是一种情感修养,它构成人的性格生成的灵魂。乐观的本质是理想主义情操和浪漫主义精神,它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生生向前,行为表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四是包容。培养和训练包容心,实质上是引导人进行一种胸襟和气度的自我修养。包容的实质是严诚、宽容和豁达,即严诚地待事,豁达的待人,宽容地待己。

品格教养训练的主要条目——培养和训练教养的基本内容,是品格。品格也是人的教养的基本构成,因为品格是人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的整个生命力量,即身体力量、精神力量和心灵力量的整体表述。品格的力量,就是“在生活的实际冲突中,个体必须有能力立足,敢说敢为。”杜威的这段话表明,品格必须要获得行为表现才可形成并彰显自身;并且,品格只有通过行为表现才能展示它存在的力量。品格力量就是在实际生活冲突中能随时展现自己的立场,亮出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个性的那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敢说敢为。

培养和训练品格的主要条目有六:一是诚实,这是品格生成的基石:一切品格皆以诚实为构成前提。诚实是指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行为上,不说谎,不偷窃,不伪装,也不会阻止别人拥有真理的权利及合法利益的权利。二是坦荡,这是品格生成的应有气度:不论好坏,不论荣辱,不管得失,都敞开胸怀,都坦然面对,勇敢无惧。三是信诺,这是品格的行动取向:遵守自己的诺言,再难也要践履。如果做了愚蠢的事,要立刻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责任。四是自律。这是品格的自我要求,即品格的克己:凡事理性,凡事节制自己过度的欲望和需求,凡事不损害他者的利益,不因为自己而给他人带来不幸、痛苦或苦恼。五是忠诚,这是品格的必备立场:忠诚自己,忠诚别人、忠实事物,不自欺,不欺人,行为表里如一。六是同情和怜悯,这是品格生成情感动力:以己之心去换他人之心,以己之情去体验他人之情;并且,面对所有的不幸,都将尽己之力而给予关爱与扶助。

生活教养训练的主要条目——教养培养和训练的重要内容,是生活精神,这是人的教养的重要构成。培养和训练人的生活精神的主要条目有四:

第一,责任心。责任心是生活精神形成的基石,也是教养的基石。责任心可以从三个方面讲,一是勤于实做:做是责任心的行动体现;二是做事靠得住,不会耽误;三是无论这事的结果怎样,利害如何,难易怎样,自己既承认做了,不肯推诿于人,这就是肯自己担负所做的事情的结果的全部责任。简要地讲,责任心就是:一实做;二靠得住;三知了效果,就应该克服一切困难或阻碍,坚持实做到底,直到做成、做好、做出好效果为止。这三条里面包含了三种可贵的品质和精神,一是行动力和实践精神:责任心必须凡事以做为先;二是诚信品质和守时精神,即凡事一旦付诸于行动实做,必须如期尽心尽职,不诿推,不拖延。三是担当精神,即凡事无论结果如何,都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培养人的生活精神,应该如上三个方面入手,并着力训练人的如上三种生活品质和生活精神。

第二,努力。努力是实现责任心的内在动力。“努力”包含坚守、忍耐、勤勉、尽心尽力、决不放弃等含义。努力的首要要求是坚守,坚守正义,坚守目标,坚守责任;其次是自我忍耐。努力的过程将面临许多挫折、困难、阻碍、甚至失败,要在这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困难、阻碍甚至失败面前坚守,最需要的是自我忍耐。因为“人是脆弱的,当遇到困难和痛苦时,很容易陷入自暴自弃而不可自拔。我们只有在逆境中学会忍耐,拥有爱心,坚持正义,才能看到世界的光芒。”[注][日]贝冢茂树.战后教育中的道德与宗教[M].东京:文化书房博文社,2003:215.其三需要勤勉,光有忍耐,没有勤勉,也不能坚守,因为坚持始终不能以空想来代替,它必须以行动为保证,必须通过行动来展现其坚守的力度和强度,必须通过行动来证明坚守的韧性战斗精神。所以,坚守不二恰恰来源于忍耐,来源忍耐与勤勉的辩证统一。“我们应该尊重劳动的美德,并形成勤劳的习惯,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注][日]贝冢茂树.战后教育中的道德与宗教[M].东京:文化书房博文社,2003:219.其四需要尽心尽力,决不放弃。努力,就是永不放弃;放弃的本质,就是意味着不努力。而永不放弃的最好办法,就是凡事要以生命投入的方式去对待,去做,惟有如此,才能做到尽性尽力。培养和训练人的努力精神,就是要从坚守、忍耐、勤勉、尽心尽力、决不放弃这五个方面着手。

第三,实行。实行就是实做,即是对责任心的行动担当,要求凡事实行,凡事实做,凡事以做为先,以做好为要。实行之生活教养的培养与训练,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培养人凡事守时的习惯;二是培养人养成当下精神。培养和训练当下精神,就是使人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良好工作习惯、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是努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努力的行动保证。当下精神的生存本质,是只有今天的生活方式:昨天只是一张过期了的支票,明天还只是一张尚不能兑现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努力的真实展现,就是把每一个今天当成一生来过,做到日清日高。

第四,节俭。培养人学会节俭、生活节俭,这是再造人性的根本生活方式;因为节俭就是人尽其性,物尽其用。节俭的基本准则,就是只买自己需要的,不买自己喜欢的。节俭的内在要求,就是克己,制欲,利他,包括利他人、利社会、利地球生命、利自然。

培养教养的主要方法

姿态训练法——培养人的教养,其根本方法是姿态训练法。姿态训练法是指训练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姿态的方法。 人的良好的姿态,实际上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存在姿态、生存姿态和生活实践行动姿态。

存在姿态是人看待人、看待生命、看待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立场、根本倾向。存在姿态的形成,是人的性格生成的动力因,也常常构成人的性格展开的实际目标指涉。因而,训练人养成充满生生向前之生命本性的存在姿态,这是培养人的性格教养的根本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来训练人的性格,即培养人之个性、开朗、乐观、包容等性格方面的气质、胸襟、视野、远见,需要引导人去认知自己的存在、社会的存在、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存在,发现人的世界性存在现实,了解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野性狂暴的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的秩序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张力,领悟“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的真谛。这样,才可形成视域开放的、多元并存的、整体生成的存在姿态,养成个性、开朗、乐观、包容的强健性格。

生存姿态是指人看待自我生存以及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生存关系的基本态度和根本倾向。生存姿态的形成,是人的品格生成的认知起点和最终归宿,所以,训练人张扬“自然、生命、人、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生存姿态,这是培养人的品格的根本方法。

运用生存姿态方法来训练人的品格教养,其实就是引导人去面对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变动的利益关系,引导人去面对充满利害冲突、矛盾甚至斗争的人事问题,引导人去面对并不能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利益关系化的生存现状,培养起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品格,去敬畏生命、亲人、爱物和关心生活。杜威说:“如果我们不喜欢当前的现状,我们只能怪自己。”[注]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2.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当前的现状,是因为我们不关心生活,由于不关心,我们难以发现平淡无奇、甚至充满残缺或散发丑陋邪恶之气的现实生活的奇妙迷人的风景与美好的生意和诗意。我们不关心生活,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发乎生命本性的对自然事物、对地球生命的喜爱之情;我们之所以缺乏这种真诚的喜爱之情,是因为我们从根本上淡漠了甚至遗忘了人的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亲近人、走进人,并通过亲近人和走进人而亲近生命、走进生命的世界。所以,运用生存姿态方法来培养人的诚实、坦荡、信诺、自律、忠诚、同情、怜悯等做人和成人的品格,其实就是引导并训练人敬畏生命、亲人、爱物和关心生活。

生活实践行动姿态,是指人看待实际的生活行为,包括个人生活实践行为和社会实践行为的基本立场和根本态度。生活实践行动姿态的形成,是人的生活教养形成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诉求。所以,训练人以“合法期待和道德应得”为基本诉求的生活实践行动姿态,这是培养人的生活教养的根本方法。

生活实践行动姿态方法主要运用于培养和训练人的生活教养和生活精神。如前所述,人应该具有的生活教养和生活精神的主要科目,是责任心、努力和实行。此三者的重心都指向人自己,所以,训练人的生活实践行动姿态,最终要落实在培养人如何勇敢地面向自己而塑造强健新生的伦理智慧与力量。这种伦理智慧与力量具体地展开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过程,如何设定自己的未来,怎样构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地位、人格等等。而培养人的责任心、训练人的努力精神和实行精神,恰恰是引导人们在实际的生存进程中谋求解决如上自我问题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辨析训练法——教养不仅是一种伦理气质、伦理品质、伦理精神,它更是一种伦理认知力、伦理判断力。因而,培养和训练人的教养,还应该运用辨析训练的方法。辨析训练方法,是教养培养的基本方法,它是指引导人们启动自身的内在智慧和能力,去学会独立地分辨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无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可做的事情,什么是不可做的事情;以及什么是对的、合伦理的,即合道德或美德的;什么是不对,是不道德或反道德的,或者是放逐或排斥美德的。

在教养培养和训练中,辨析训练方法得以正确运用并发挥正当功能的前提,就是通过引导或激励的方式,正确启动人的内在伦理智慧和能力。这种内在伦理智慧和能力的自我启动对于任何人来讲,都客观地存在着两种方式,即直观启动的方式和理性启动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形成了直观辨析训练方法,后一种方式形成了理性辨析训练方法。运用直观辨析训练方法,就是启动人的天赋伦理智慧和能力来分辨人事的真假、善恶、美丑或价值的有无与大小。这种天赋伦理智慧和能力,就是以人性为直接动力的良心、良知、良能。运用理性辨析训练方法,就是启动人的理性伦理智慧和能力来分辨人事的真假、善恶、美丑或价值的有无与大小。

运用这两种辨析方法来培养和训练人的教养,可以围绕下面四个主要的方面展开:第一,引导人们去客观地深度感知、认识、理解自己,并在其客观的深度感知、认识、理解过程中学会独立地辨析自己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困惑、纠结,比如自我散漫,或者遇事愤怒,或者本能性攻击、不能宽容,或者难于善待自己等等性格或品格方面的缺乏生成或漫延的潜在根源,找出自我矫正的恰当路径和良好方法。第二,引导人们去学会善于与长者对话,与人类的智者对话,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地球生命对话,通过对话活动本身去辨析价值观,辨析对错,辨析善恶,辨析真伪,辨析真理与谬误。第三,引导和激励人敢于、善于和乐于自由发问,自由讨论问题,自由探究自己到底在想什么,通过这些发问,这些讨论,这些探究的活动与方式,一步步自我提升辨析的能力。第四,引导人们启动内在理性力量,学会善于克制自己,遇事既不要以发怒的方式对待,也不要以消极抗拒的方式对待,而应该以亲和的或爱的情感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认知、困惑或痛苦。

从本质上讲,辨析训练方法是一种追求知识的诚实的方法,这种知识的诚实才是人的一切教养的知识论基础。因为知识的诚实,就是承认事实的价值;承认事实的价值,就是以事实本身为准则,就是面对事实本身,必须承认事实,必须承认自己的错,承认他人的对,哪怕是你的仇敌,如果他没有错,你也得真诚地和诚实地承认他。知识的诚实,还指承认真理,承认道理,承认常识,承认法则,承认规律的客观性,而一切形式的文过饰非,装面子,都是知识上的不诚实;而一切形式的知识上的不诚实,都不仅与事实、真相、真理、道理、法则、规律相违背,而且与人性、良心、品德、教养相违背。

虚心训练法——教养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虚心法。运用虚心方法来培养和训练人的教养,其首要任务就是引导人放弃自执心,自执心就是对自我所拥有的东西一味执着,就是太过于执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自执心所盛装的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情感、认知、知识、观念、思想等方面的东西。由于自执,心往往被各色东西所充满,心无空焉,当然不能吐故纳新。虚心训练法,就是教人破执。而破执的前提,就是对自执的东西进行“清仓查库”,辨析真伪、美丑、善恶、价值观的普遍性等等,然后进行清扫,使其空心,空心才能受纳。虚心训练法的第二步,就是引导人将自我腾空的心敞开,即打开心门,直面世界。这就是杜威所讲的虚心也即是公开的心,真正说来,人只有将其心公开了,他才能真正做到虚心。人为什么需要运用虚心的方法来使自己有一颗公开的心呢?杜威认为,有三种东西使我们的心闭塞而不能将其心敞开。第一种是成见,即以先入之见为主:凡是先入的东西,都认为是不错的,倘若后来的有不相投的事情,便以此先入之见出来抵抗。第二种东西就是骄傲,即以我为主,凡是新理与别的道理不与自己的意见、看法相合时,都要抵抗。第三种东西是自私自利的观念,凡是与我有利的,都是好的:凡是与我无利的,都是不好的。虚心就是把心清空,将心敞开,克服这三种内闭自我的毛病,使之坦荡公开其心,这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性格教养、品格教养和生活教养的最最重要的主体方法。

优雅训练法——教养,既是内在的性格、品格,也是外在的行为,既涉及到心灵、精神,也涉及到身体,所以,教养实际上既是性格、品格和生活行为的统一,也是心灵、精神、身体的完善协调的展现。而要使性格、品格、生活行为三者达到统一,使心灵、精神、身体三者达到完美的协调,还需要运用优雅法进行教养的培养与训练。

优雅的首要表现是语言,即语言表达得体。教养培养应该运用优雅训练方法论来训练人的语言表达,使之得体。语言表达得体,实际上涉及到四个环节,即专心聆听,细心领悟,提纲挈领和得体表达。所以,运用语言表达得体方法来训练人的教养,首先是培养人学会专心聆听他人的说话,这是待人的真诚体现,并且,只有当人学会了用心去聆听时,才具备谦逊、自重、敬人的基本教养。其次是培养和训练人的细心领悟的品质和习惯,因为一个人只有当学会了细心领悟他人的话,他才可能获得真实的理解,获得真正的新知,获得提纲挈领概括和把握他人表达的基本内容、思路、要点的可能性,最后一步有针对性地选择准确而个性的语言予以得体的表达交流,使表达交流本身成为自身能力、修养训练的过程。

运用优雅方法来培养和训练人的教养的第二种具体方法,就是仪表的优美。仪表优美,是对身体本身的修饰,这种修饰既是对身体的美化,也是对心灵和精神的净化,并使之外化而达向与身体的协调一致,和谐流畅,美感悦目。所以,从根本上讲,仪表优美,构成了教养的基本内容。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是一个仪表优美的人。训练人仪表优美,首先涉及到培养人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的意识和清洁卫生的精神;其次是培养人生活干净、穿戴整洁的品质;其三是培养个性审美、整体协调的能力;其四是训练人心灵空阔、情感纯正、思想健康、精神奕奕。

运用优雅方法培养和训练人的教养的第三种具体方法,就是审美陶冶方法。审美陶冶可以抓住两个主要的方面进行,一是培养人对美的欣赏姿态,即训练人以美的姿态来看待世界、感知事物、体验情感、领悟精神、理解思想;二是通过阅读文学、欣赏音乐、鉴赏绘画等艺术活动的方式和发现自然、科学、思想世界的简单、对称、和谐等美的规律的方式,来训练人的实际美感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而使人灵魂深处、情感深处、认知深处和思想深处成为一个真正美的人。

猜你喜欢
教养品格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