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悲愤到绝望——浅谈《春意挂上了树梢》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2014-03-11 16:39湖南省衡东县第五中学
语文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央大街春意外国人

◆湖南省衡东县第五中学 唐 宁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看似随手写来,但细细品味,则会发现作者独具匠心。平淡的文笔蕴含了深邃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许多解读文章都注意到了本文的线索以及对比的写作手法。笔者认为沿着线索,利用对比,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在逐渐变化:从欣喜、悲愤到绝望。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笔触一同去感受她深沉的情感吧。

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夜晚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其中体现的“春意”由自然界到社会。第一节中“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第六节中“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最后一节“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线索对应文题中的“春意”。我们不妨顺着这个线索跟着作者去寻找、感受春意,从而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当春天初到哈尔滨时,“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作者感受到了,也客观地承认了。天空的云彩、街道上的暖风,人们的笑声、打招呼声……作者感到喜悦,不禁做起了“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把自己陷进去”“春在歌唱”……作者完全陶醉在这一片春光中。

这时出现了第一组对比:以汪林为代表的富人和卖唱的瞎人、瘸腿的乞丐。汪林悠闲地逛街、轻松地看情书、吸烟,充满了春的气息,和“春意”十分相称。乞丐和瞎人却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他们与春天如此不和谐,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春天来了,但社会现实却让作者感受不到春意。她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中的春天只是汪林这样少数富人的春天。但她试图说服自己:“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在这里,文章第二次照应文题。三个短句,一句反问,两句感叹,用反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这一场景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愤激之语,不再赘述。)激愤的反语有点像鲁迅的文风,似乎不说不快,还要重锤猛敲。愤懑和指责说明作者希望改变也呼唤改变社会现实,在痛苦中不能说没有了希望。但接下来的场景中的对比则体现了作者的绝望。

文章的后半部分写夜晚的中央大街。理解这一部分,一定不能忽视当时哈尔滨的社会背景。在民族危机深重的中国社会,日伪政权统治着充满异国风情的国际大都市哈尔滨。作者专门选取夜晚这个时间段,寓意不言自明。先写中央大街的音乐声,在冬天完全沉寂,春来了,则“哇哇号叫”。“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肆无忌惮地响彻在中国城市的街道上。作者的痛苦可见一斑。接着写夜晚中央大街上的人:“外国人!”强烈的感叹表现作者的厌恶。“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似乎所有的外国人都来到了中国的大街上。暗示当时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中国,侵占中国。其中又出现了汪林。以汪林为代表的中国人少到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这里是第二组对比。

有的文章把以上两组对比看成点和面的关系,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作者在这里看似不经意地随手写了两句话:“鬈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两次提到了“俄国话”。在中国的大街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国人,看到的极少数的中国人说的却是外国话,这还是中国人的春天吗?这极少数的说外国话的中国人比那些外国人还叫人寒心!中国人在哪儿?在干什么?在“墙根”“转角”,在漆黑偏僻的角落哀哭!哀哭的是“老头子”“孩子”“母亲”……象征着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而在上文写外国人时则特别强调“年轻人”,这又是一组对比。“年轻人”暗示了入侵者的强势。如果说对于白天场景的对比只体现了社会的不公,社会中缺少春意,那么夜晚的对比则说明了整个中国已经丧失了民族的尊严。我们的国家就像中央大街的夜晚一样黑暗,中华民族已经没有了春天。作者发现了这一点时,不仅是悲愤和控诉了,她彻底绝望了。“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永久”一词,不难看出作者的痛苦与绝望。

文章最后:“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在这里,连仅有的自然界中的春天也找不到了。社会没有春天,民族没有春天。作者痛苦,迷茫,挣扎,绝望。她看不到春天也看不到未来。因此本文中的两组对比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递进关系。作者由自然界写到中国社会,写到中华民族,笔触层层深入。朴素的文字下面是渐渐蔓延的悲哀,从皮肤一直到骨髓。

综上所述,在《春意挂上了树梢》这篇散文里,作者一直在寻找春天,感受春意。但是却越来越找不到春天,感受不到春意。她的情感也由喜悦到悲愤,最后到绝望。她怀着对民族深深的爱和担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付诸笔端,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希望一切还能有所改观。

猜你喜欢
中央大街春意外国人
外国人学汉字
家乡的中央大街
拾一抹春意,书一笺花事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春意客厅
街上遇见外国人
春意
为你撑伞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我家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