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对小说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4-03-12 07:00侯召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项链小说文本

侯召辉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其核心是从读者出发,从读者的理解、接受出发。在尧斯看来,任何作品如果不经读者阅读,没有了读者的“创造”,那只能算半成品。这里就强调了读者的阅读对于文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如果要达到通过阅读丰富甚至再造作品的目的,就必须把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文学灵性。

一.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兴趣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进入阅读过程之前对作品的主观猜想、希望尽快进入阅读过程的一种心理期待。这种期待很容易转化成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通过联想、再造等,使文本带上读者鲜明的个性特征,完成对作品的再造过程。例如,如果学生看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个题目,就会大概知道本课讲的是什么,因为《红楼梦》以小说、影视剧等形式广为流传,学生一定有印象的。这时,为了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在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地方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这样设问,黛玉进贾府,使贾府的显赫跃然映入我们的头脑中,除了景物,更有人物的描写。红楼梦的人物出场也是很有讲究的,例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王熙凤的出场,那么,同学们不知注意到没有:宝玉是如何出场的?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个性的阅读。要个性的阅读就必须自主阅读,即在独立的阅读过程中感知、领悟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体验。即让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谓“一双眼睛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要鼓励学生提问。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对话的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与思想、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沟通过程。要使这个更富有成效,教师就要不断向学生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文本”。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最佳的境界是双方都会从对方那里获得有益的信息、受到积极的影响。

三.让学生补白

在精彩的小说中,经常有一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人物、情节或句子等,借以表达作者的“题外之义”,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空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补白”。

1、词句补白

例如,在《项链》的开篇:“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句话是一处明显的“空白”,表达了作者的“题外之义”,特别是“也”这个字更加耐人寻味。“也”暗含有比较,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的美貌是一笔可靠的足可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就表明她有这个资本,而她现实的处境却辜负了她的美貌,文章一开篇就暗示了她悲惨的命运。

2、人物补白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优秀的小说家所塑造的人物往往会给人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就是人物形象的“空白”。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补白”,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边城》中,翠翠是一个美丽、善良又多情的湘女子,高中语文课文作为节选,文字中对人物的描写只是抽象的、概括的。因此,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就应该抓住人物形象的空白,引导学生用想象为人物“补白”。

3、情节补白

情节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好的小说多数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时,作家为了谋篇布局的需要,经常会有意的“留白”。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填补“空白”,形成完整的认识。还是以《项链》为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路瓦栽先生的妻子,路瓦栽先生是一个小公务员。一次,路瓦栽先生接受部长举办的p a r t y邀请。在虚荣心驱使下,路瓦栽夫人由于向一个贵妇借了一条项链。不幸的是这条项链在舞会上丢失了,为了赔偿项链,路瓦栽夫人被高利贷缠身,噩梦就此开始。最后,当她付出身心俱损的代价得以还清欠款,竟得知那条项链是假的。这样的结局可谓出人意料,同时也留下了情节上的“空白”:知道真相后,路瓦栽夫人会怎样?借她项链的朋友会怎样,等等。如果让学生续写结局,再与原文的结局分析比较,学生就会从更深层面理解作者对情节的把握与安排的高超能力。

猜你喜欢
项链小说文本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找项链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