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2014-03-12 07:00胡百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初中语文教材

胡百良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所以,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落后。初中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初中教学中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首先,许多的初中语文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己不断地出题、讲题,让学生不断地做题、背题,这种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同时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其次,初中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熏陶,把对语文课本的把握和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没有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听说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严重应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缺乏先进的教学教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初中语文的教材也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不断地变化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初中语文教材在更新方面的速度比较慢,很多的知识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知识不能够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比如,当神十都上天了教材上还在讲神五,这种教材就已经和时代的发展严重的脱节。教材的落后导致教学内容的落后,严重地影响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

3、没有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初中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主要目的就是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的生活中。没有实践性作为保障和指导的理论教学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错误局面。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加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了语文真正的实践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性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学生是初中语文的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同时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了解和把握,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最终培养起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被动学习的模式,对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和合作进行重视,让学生培养起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比如,在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2、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创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教材在形式以及内容方面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应该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创新,编订一版高质量的语文教材,教材不仅要涉及到理论方面,而且还应该涉及到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广泛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能够有足够的依据,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纯的老师讲解学生背诵的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在教学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多媒体集声、形、色、肌理有一体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文章《春》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带学生走进美丽的画面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感情。

4、加强实践教学。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老师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认识到初中语文中实践教学的意义,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的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效果。

进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个方式能够将语文理论知识成功地转变为实践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影视作品的赏析,然后通过观后感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诗歌朗诵、征文比赛以及话剧小品大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实践性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