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院校如何践行通识教育理念的思考

2014-03-12 16:52李咏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通识理念

李咏梅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效益明显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1],中国大学的使命由一以贯之的培养具有社会担当的新人上升为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和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基于此,大学教育就必须提升学生责任心、保持学生进取心、维护学生好奇心,必须培养学生的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和谐能力在内的四大基本能力,最终实现其素质与能力的结合。[2]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狭隘的艺术专业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新的教育理念在整个高教界顺势而生,随后所展开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有利于解决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长期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等弊端。

“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要培养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2],这正好与“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十分吻合。20世纪20、30年代,“通识教育”理念曾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该理念很快被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界接受并迅速得到推广。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借鉴世界一流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出大批具有广阔知识视野、深厚专业基础、独立判断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已经成为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学界高度认可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 通识教育的内涵

“General education”被译作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18世纪,知识的专业化引起了社会分工,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思想家亚当·斯密敏锐地观察到“呆板的、单调的专业分工将损坏一个人的进取精神、活力、德性”[3]。在知识不断分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的整体性遭到了破坏,过分专业化的教育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通识教育要求人才培养采用知识系统化、一体化的模式,其初衷即是为了解决知识体系专业化所带来的问题。因此,高等艺术教育既要高度重视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受教育者个人生存和社会生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即“社会本位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更要使受教育者开启心智、健全人格和完善自我(即“个体本位论”)。这正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是在发展健全的个人[3]。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中找到平衡,二者缺一不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一个健全的人的标准是: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具有清晰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融汇不同学科,具有开阔视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3]。

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识教育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培养对象由“贵族”到“普通公民”;培养标准由“有教养的人”到“能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公民”;教育内容由“强调古典人文教育、排斥职业教育”到“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教育使人健全发展,不排斥专业教育”[3]。

美国高等教育最显著的优势之一是成功地建立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制度和特色,但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高度的工业化、科学化和专业化使整个社会商业气息浓厚,金钱至上,传统文明受到极大挑战,公民的道德和精神面临巨大危机,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和走向、大学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途径、大学功能的实现等问题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一些伟大教育家(如赫钦斯等)的倡导下,美国大学再次掀起了通识教育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高等教育已经领先世界近100年,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困惑和解决方案必将为正在规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起到良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二 艺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

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分为正式通识教育课程和非正式通识教育。正式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在艺术院校开设的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课程,非正式通识教育是指为提高文化素质、扩展视野、健全人格、培养能力等开展的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音乐会、画展等校园文化内容。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完整的人格,扩大视野广度和深度,培养思维方法,成就其完备人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课程一般由“两课”、英语、体育、计算机、军训等承担,然而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课程设计、授课方式陈旧,缺乏吸引力。艺术院校长期强调学科专业性,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艺术理论层次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艺术精神的陶冶,导致学科环境单一,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文、史、哲等知识面偏窄,且艺术理论功底相对薄弱,综合素质不高[4]。

当前,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基础教育阶段分数至上的思想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以应试教育为基准,德育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口头上受到重视,但缺乏量化的标准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未能起到道德教化作用。家长很少关心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建立健全,一味看重升学结果,扭曲了对成功的认识。如果对掩盖在成功下面的浮躁、功利、诚信缺失等问题不予纠正,弄虚作假就会成为固有的行为模式,难以培养出负责任、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个人规划,离开高考的重压后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或课程缺乏兴趣,将课余时间过多地消耗在虚拟网络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不注重现实世界的交流和沟通,致使自身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持续提升。艺术类专业招生对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艺术从业人员的收入较高,媒体的关注度高,被学生、家长和学校当作一条升学或就业的捷径,误以为艺术类专业容易成功,导致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并非出于对艺术的真正热爱来从事这一行业。对文化素质的轻视导致学生审美底蕴的缺乏,使艺术院校学生在艺术发展上没有基础,缺少后劲。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是结构性缺失,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的,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得到积极改善,扭转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面。

三 艺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符合时代对培养全面发展艺术人才的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界在审视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在积极转变育人观念,努力探索在大学低年级开展通识教育的方案。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MIT采取一年级不分专业、系科,开展通识教育,规定所有学生要在学习期间修满8门人文社科课程,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哈佛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传统更久远,水平更高:每年举办艺术节、颁发艺术奖章是哈佛大学贯彻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必须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等导致的大学生文化素质下降提出的,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全面发展的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艺术院校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艺术院校必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全面开展通识教育的伟大实践。

(二)符合优秀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无数优秀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表明:只有实施通识教育,方能造就卓越的艺术人才。当今社会需要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这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志向高远、求真务实的作风则是成就大业者必须的素质。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更是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求学法国,屡经艰难却义无反顾,完整地体现了个人和社会在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价值利益追求上的高度协调统一。同样,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大师张大千用功甚苦、涉猎广泛,常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表明:了解不同文化、融合不同学科、具有开阔视野的艺术人才思维活跃、具备创新精神、艺术来源广泛。这样的艺术人才也容易走向成功。

(三)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在艺术院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既是对中外艺术人才培养普遍规律的总结,也是艺术人才培养最为现实的需求。目前,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的问题。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着近年来的新兴热门行业(如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环境艺术等)。这类专业人才的缺乏呼唤艺术专业培养应朝着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毕业生如不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必将被变化的艺术市场所淘汰。因此,协调好学术发展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专业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除了提高办学质量,多形式办学外,艺术院校还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在专业办学上,既要坚持大学应有的高品位和精英化,也要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既要夯实艺术基本功,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人才培养上,既要造就艺术精英和学术人才,也要培养一般的艺术职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唯此,专业艺术教育才能较好地完成它的双重历史重任。

四 艺术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路径

通识教育的推进并非简单地多开课程,多搞社团活动,多办音乐会。通识教育若要取得良好、持续性的效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和改革。

(一)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引领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

大学文化就是指大学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办学理念、办学制度和办学特色。大学文化的要义是回答大学是什么,其核心是大学精神[6]。拥有超拔的大学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示。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的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校长波利希说过:“艺术类学生不但需要在表演专业上有过硬的素质,还需要学习许多艺术的理论知识。每个时代的艺术类学生中只有极少数能成为闻名世界的演奏家,所以学生必须在学会演奏的同时了解社会,掌握适应社会的方法,在演奏外拥有可以从事并使他们有所成就的职业。”这也印证了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校训:“培养全面的人,其次才是艺术家。”在这样的大学文化环境中,必将产生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音乐大师、舞蹈大师和戏剧大师。同样,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早已打破了美术的界限,将科学、文学、哲学等蕴含于学科教育中。

如果不能改变我国大学精神弱化的局面,将延缓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从整体上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塑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途径和未来走向,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以通识教育定位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实际上就是明确大学的存在基础,是让大学按照自己的功能运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不是修完学分。对我国而言,大学教育一直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被赋予了较多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其工具化倾向日益明显。如果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能保持自身对大学精神的执着追求,不能真正实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通识教育就无法开展,还会走上沿袭前苏联“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育人老路。

(二)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

所谓办学理念,是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艺术院校的办学理念既要体现宏观大背景的要求,又要体现国家、地方的发展要求。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沉淀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例如,洪堡大学开创的科学研究和威斯康辛大学开创的社会服务都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这个理念就是全面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理念,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增量”而存在的。目前,不少艺术院校的管理者也认识到既要培养少而精的创新型高端人才,也要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并为此改变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顺利实现人才培育模式的转型。针对两类不同艺术人才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实现个性化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创新型艺术人才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未来文化艺术发展可能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他们的专业培养标准应兼顾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复合型艺术人才具有专业领域的一技之长,具备对其他艺术专业触类旁通的潜质,对未来的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可能作出力所能及的推动。他们的专业培养标准制定应在掌握扎实的文化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兼顾艺术技能的实践传播能力、对基层文化工作的亲和能力以及快速熟悉能力等。艺术院校要彻底改变过去狭隘的艺术人才观,认真扎实地推进通识教育。

(三)用科学的制度,保证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既表现为文化基础的薄弱和理念层面的缺失,也表现为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一,艺术院校要建立实施通识教育的课程制度。通识教育课程制度的效能是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才能得到赏识和肯定。只有满足每个学生的多样需求,并能给他们足够的选择空间的课程体系,才会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课程体系是由课程模块组成的,在这个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至少应占20%以上的比例,还要保持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平衡。而模块中的各门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内容包含每一门课程的知识内容、来历、应用过程及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作用。课程建设既包括传统课堂的课程,也包括浓郁的成才环境营造。第二,艺术院校应制定出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培训培养制度,树立所有教师都是通识教育者的观念。没有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任何好的课程制度都是纸上谈兵。第三,艺术院校应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什么样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为学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这是我们在建立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制度时必须反复考证的问题。第四,艺术院校还应建立起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制度。面临艺术院校教师有广泛地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如何让从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能为增长学生智慧旁征博引,为传播人类的文化身体力行,需要在许多校内政策上对这部分教师倾斜,如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业绩评价等。

(四)用踏实的行动,开展艺术院校通识教育

在通识教育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后,艺术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智慧,提高认识,将代表美好教育理想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下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艺术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必须普及通识教育理念。艺术院校应该将教育管理者有计划地送出去培训,提高其高等教育的理论素养,真正懂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艺术人才。

第二,要提升一线教师对通识教育作用的认识,改变其功利的教育习惯,减少一线教师因通识教育可能面临的利益分配问题的阻力。在此,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做法能给我们一些好的借鉴。利用通识教育报刊、征文、网络、公告牌等,发表教师和学生的通识教育的看法,学习心得体会,报道通识教育资讯。通过举办通识教育讲习营和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不仅可以传播通识教育理念,也是很有效的培训师资的手段。当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之时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在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形成的观念、制度、习惯的自动清除之日。

第三,通识教育的真正受益者是学生,而在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却是艺术院校教学实践中最大的难题。因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只看重自己的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与自己人生幸福直接相关联的通识教育。为此,艺术院校要有效地发挥校园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非正式课程的作用。崇尚学术、务实创新、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校园雕塑,庄严的校史陈列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将大学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位求学的青年学子。目标明确、约束力强的宿舍生活对生活其中的学生起到的好处不言而喻。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必将充分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将知识、技能和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特别是邀请优秀的专家、校友作内容丰富、启迪智慧的讲座,对于学生扩大视野、把握人生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总之,在艺术院校全面地开展通识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事情,也是社会各界热切希望并高度关注的事情,更是学界多年来孜孜追求的事情。只要我们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引领通识教育,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通识教育,用科学的制度保证通识教育,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开展通识教育,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出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的艺术人才,更能培养出在传承和创新民族优秀文化、外国经典文化等方面杰出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明义.追寻大学之道,实现教育梦想[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 李咏梅.从大学培养人才的历史脉络看中国大学的育人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36-41.

[3] 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 徐凤琴.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反思[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

[5] 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潮[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6] 汪明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探索——基于大学文化视角[J].教育研究,2013(5).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通识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