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形式语言

2014-03-13 12:05李静静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2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西工笔画色彩

李静静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2)

浅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形式语言

李静静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2)

在现代中国工笔画处于在向现代绘画的转型期间,如何从艺术的形式语言中寻找新的突破点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何家英真正致力于把西方绘画形式语言的精髓吸收到工笔画的创作中。本文主要是从艺术形式语言方面来分析何家英绘画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形式语言的融合及其价值意义。

工笔人物;形式语言;中西融合

中国的传统工笔画“意在象外”,重神似,重意蕴,艺术语言为了“传神”做铺垫。何家英的绘画中体现了一个重要特点——中西融合,也正是这个特点让他真正的实现了“传神”的表达。正如何先生自己说的,把中西绘画语言的融合,融到没有痕迹,没有焊接点,是融到血液和基因里的。线条、色彩等这样的艺术语言,是支撑起整个作品的最基本的元素,是担负起艺术家内心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艺术形式语言主要包括线条、色彩、空间、构图、肌理等。

一、线条的中西融合

工笔画中线是表现对象的基本形式语言。传统的“十八描”,就提供了丰富表现语言。在何家英的人物造型上,除了采用传统的线描画法,如游丝描、铁线描等表现不同节奏与韵律,还吸收西方写实方法,采用素描方式起稿,以严谨、科学造型方法将人物刻画出来,舍弃传统仕女画的“削肩细腰”,以更加理性的方法描述女性美。

既运用传统用线方法,以线当面,同时吸收西方解剖学知识、素描和速写的方法,在人物面部手部细节处画出明暗关系,用线更精确的表现人体结构特征,衣纹的叠压与转折显现出强烈的体积感和张力。以形写神,形神兼顾。如作品《秋冥》,面部的微表情都刻画入微。用铁线描勾出发丝,显得精神有活力。

二、色彩上中西融合

何家英的工笔画用色吸收不少西方色彩理论知识,中西色彩理论同时出现并没有突兀,既有中国绘画的底蕴,又不失一种创新。使其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更好表达出人物内心感受和精神品质。比如西方印象画派的色彩表现方法。

1.色调的处理

作品《秋冥》中这幅画背景主要是有两种颜色:金黄色和蓝紫色。画家选用这一种对比色,形成鲜亮明快的氛围,安静肃穆而又不失生命力。强烈突出的色彩更能达到吸引目光和制造强烈氛围的作用,在《红苹果》和《魂系马嵬》中都有体现。同色调的运用产生的和谐、整体的画面感,如,《孤叶》《十九秋》。

2.光影的体现

作品《山地》在光影上的体现显得尤为突出,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偏暖色调,借鉴了西方油画的表现方法,利用光与影来表现炎热的氛围,画出高光来强化光线的效果,加上背部的反光,烘托出太阳炙烤大地,农民劳作辛苦的氛围。同时运用传统的平涂方法,如老汉的裤子。

3.颜料的创新

肌理的表现结合了传统沥粉法与西方的颜料结合创造出新的肌理效果,突出对象质感,使画面更加厚重。典型的就是作品《红苹果》和《秋冥》,采用丙烯颜料与蛤粉的调和用色。《秋冥》中的草地和树干也是吸收了油画和水彩画法——撞染法,产生一种自然地,不可复制的的基底。

三、构图上的中西融合

在传统绘画布局的原则上,如郭熙提出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开合争让,聚散松紧,移动视点的运动透视等等。在何家英的作品中吸取西方的构图理论,如焦点透视及构图的黄金比例等,使画面形式感更强,更整体统一。

1.构图原则

构图的形式美规律包括均衡比例、对比统一、节奏韵律及多样性。何家英在画面中一定程度上学习西方绘画的构图方法,尝试更多样的构图方法在作品中。尤其是古典主义绘画中,比如运用西方常见的三角式构图,使画面稳定和谐。《酸葡萄》中人物场景分割的主次有序,节奏明确,架子统一整个画面。着黑裙子的女人作为主要人物,站在画面的黄金分割处,恰如其分的点明主题。

西方绘画中常见的三角式构图,不同形状就会表达不同感情,例如在《梅杜萨之筏》中,呈现的是斜三角的形状,顶端指向右上方,是一种光明与希望的指向。若是倒三角就会是一种不稳定,紧张,焦虑的感觉。在《秋冥》画面上方是呈拱形,正像是西方教堂肃穆神圣的拱形造型(如《雅典学院》),突出一种庄严、高贵的氛围。

2.视点

传统绘画都是散点透视,何家英的绘画中部分采用了焦点透视,他在传统绘画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的引进西方的焦点透视方式,既能全局把握使整体显得统一全面,又对局部细致刻画显得有内容而不单调,画面统一而又协调更显得丰富,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在《十九秋》与《桑露》中可以明显看到焦点透视,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画面中背景中的远处的树和人物就像藏进了雾霭,模糊的看不清楚,近处人物则描绘谨慎细致。“古人希望从整体上把握平远、深远、高远,以景外鸟瞰和景内走动的思路使千里之景收于一幅……”

四、空间的表现

阿恩海姆认为,封闭的空间越小会引起越紧密的视觉感知,红色会让人觉得离得近,蓝色觉得离得远。作品《秋冥》中,其大片平涂及蓝色背景是突出人物的主要因素,图底的一种纷乱状态,衬托出人物的单纯、简化。背景中,幽远神秘的蓝色与金黄色的对比产生的张力、生命力,事物的相互叠压,拉开了空间距离,塑造一种体积感、一种空间感。

何家英人物画的线条,色彩之间都在空间塑造中产生张力。他的突出优势就是可以把线画活,有力,如树的弯曲凸凹,像是雕塑中产生的一种积极主动或是消极被动的视知觉,这种构图也使整个画面产生更多张力和心理情感变化。

“传神”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工笔画的发展也需要沿着这个脉络延伸下去。古人追求飘逸,不拘泥于具象,感性的表现对象,在乎画面所呈现的意味。从绘画形式语言上研究工笔画与现代社会接轨,吸收西方绘画中优秀的因素表现“传神”。在这种趋势中,何家英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种种桎梏和尴尬的发展境地,让我们看到了工笔画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1]何家英.衡中西以融合[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36-39.

[2]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3]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李静静,女,(1989年11月——),河南省许昌人,汉族,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

猜你喜欢
中西工笔画色彩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宋延生中国画作品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中西结合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