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川旮旯 醉美理坑

2014-03-15 09:11
科学之友 2014年23期
关键词:渊源崇尚理学

沱川旮旯 醉美理坑

理坑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北部,建村于北宋末年,一条小溪绕理坑村而过,小溪在当地称为“坑”,所以取名理坑。而理坑原名“理源”,顾名思义,理学渊源之地。理坑是一个以余姓为主的血缘村落。现存明清古建筑达50余幢,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

理源乡里才士多 官宅府邸建筑精

理坑村口的理源桥,桥面上建有亭子,桥亭合一,像一座屏风遮挡着整个村庄,又像是一座阎门,出入村子必须穿亭而过。桥亭为长方封檐建筑,亭内可供人闲坐纳凉。亭子外表古朴,门额正前左方题字为“闳开阀阅”,闳是指巷门,阀阅指的是有功勋的世家,意思是说有功勋的世宦世家巷门向你敞开着,欢迎来做客;正前右方为“山中邹鲁”,由上海陈子龙先生所题,邹鲁是指孔子的故乡,意思是称赞理坑为藏在深山的书乡之地;后左方为“理学渊源”,是指理坑村人崇尚朱子理学,后右方为“笔峰兆汉”,指的是村人崇尚正统的儒家学说。这古风十足的儒雅之地,自然能出些真正的读书人。在历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他们的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在这之中,共有5部78卷被收入《四库全书》。石桥上刻有“溪山拱秀”4个大字,正是意在赞叹这一方山水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作为一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理坑虽偏居山村一隅,但却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书生之乡,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这个村庄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仕,最好的官宅即在理坑。直到今天,村中还保留着明代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第”、兵部主事余维枢的“司马第”、广州知府余自怡的“驾睦堂”等多处官宅。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也称得上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护”势修得僻静窝桥水含情两相依

在理坑村边,有一条小溪,每天下午都会有不少妇人在这里洗衣服。河水两侧,可谓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在溪水上方,有一座石桥,名为“天心桥”,不管何时都有老人在上面对弈、晒太阳。

无论从水口的廊桥、村口如同手臂的小山、背后的靠山,还是远方的高山,理坑都让人感到是一方宝地,也正是这种“护”使得其没有遭受太多的外来冲击,避免了家园感的失去。整个村落最精致的就是那条山溪和沿河的黛瓦灰墙、马头墙重重的建筑群。山溪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清澈而具有活力,但是从水流的速度、曲折性来看,似乎有点过快过直。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当地人于是做了一点“手脚”来“补拙”:在村口水去的地方,建了一座桥,在水口和村落中间的河床上,布了一些木条和石碣,以此来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达到让水流“含情默默,一步三回头”的纳气效果。

猜你喜欢
渊源崇尚理学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崇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