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命运

2014-03-17 05:56
红岩春秋 2014年3期
关键词:少华苏区敌人

1934年7月初,为减缓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全面进攻的压力,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皖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以迫使国民党军从中央苏区撤走部分兵力。

红七军团领受任务后,立即从福建连城县到达江西瑞金县(今瑞金市)休整待命。北上抗日先遣队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原领导任职不变,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为加强领导,中革军委任命闽浙赣苏区代表兼闽浙赣省委书记曾洪易为随军中央代表,率工作团随部队行动。寻准洲、乐少华、曾洪易组成红七军团军政委员会,在与上级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决断一切政治和军事问题。

对于这次行动,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寄予很大希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了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决定公开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中革军委下令红九军团在东线行动,专程护送红七军团渡过闽江。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一直处于不利状态,红军武器弹药缺乏。红七军团有1200余支枪,质量低劣,最好的也不过是汉阳造步枪。但是,非作战物资却很多,160多万份宣传品就有380余担。连同部队后勤物资及炊事用具等,总共达5000余担。

改变进军路线,暴露了实力

1934年7月6日晚,红七军团从江西瑞金县出发。此时,福建国民党正规部队大部分已调往闽赣边境“剿匪”,驻防部队大多是地方武装,无力阻止红七军团、红九军团的行动。红七军团经过福建长汀县、连城县、永安县(今永安市)境,攻克了大田县城。然后,经尤溪县以东,进至闽中。在红九军团配合下,红七军团攻占尤溪县以东樟湖坂。7月31日,红七军团渡过闽江,占领古田县黄田。红九军团完成任务,奉命返回。

红七军团攻占黄田后,遵照中革军委原定计划,应该经浙江庆元县、遂昌县北上,直趋皖南。可是,红七军团先头部队刚到达古田县谷口,就接到中革军委电令:由谷口东进,占领水口,纪念“八一”建军节,威胁并相机袭取闽侯县(今属福州市)。如此,红七军团改变了进军方向,这不仅要转一个大圈子,而且暴露了实力。

未能在闽北苏区得到休整

1934年8月1日凌晨,红七军团占领水口镇,引起国民党福建当局的极度恐慌。“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急忙赶到闽侯县视察。闽侯县城城墙高大,工事坚固,城内驻有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以及从黄田、水口溃逃而来的保安团等地方武装。在红七军团占领水口的当天,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师第五一八团奉命赶到闽侯县,担负西北郊阵地防务,与驻守于此的第八十七师第五二二团左翼衔接。

2日,红七军团不顾敌人的重兵设防,仍向闽侯县挺进。当日黄昏,敌机突然袭击,狂轰滥炸,红七军团伤亡七八十人。从水口到闽侯,沿江交通要道已被敌人控制,红七军团绕道安仁溪、白沙、大湖等地开进。7日,红七军团抵达闽侯县城西北郊岭头、笔架山、赤桥、浮村一带。对于城里敌人的兵力部署、工事构造等情况,红七军团一无所知。

7日晚,红七军团向闽侯县城发起猛烈攻击。国民党军队凭借坚固工事拼死扼守,以猛烈炮火实施拦阻轰击,并出动飞机轮番轰炸。面对敌人的交叉火力网,红七军团指战员虽英勇顽强,但由于缺乏攻城武器和制空权等原因,战斗进行得十分艰难。红七军团就此召开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后,于8日晚向闽东转移。

9日、10日,红七军团在转移过程中遇敌紧追不舍,又经北岭、桃源两次恶战,伤病员多达700人。天气炎热,缺医少药,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部队天天减员。

11日,红七军团与闽东中共连罗(辖连江县、罗源县)县委取得了联系。当天,寻淮洲会见连罗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元,要求配合救护、转移红七军团伤病员。

13日晚,红七军团发起了攻打罗源县城的战斗,全歼国民党军1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红七军团打开监狱,救出被关押的革命同志和无辜群众40多人。在攻占罗源县城的当天,红七军团为继续执行北上任务,当即把据守任务交给闽东红军第十三团。红七军团继续向福建宁德县(今宁德市)开进。

因宁德守敌早有防备,红七军团未与其交锋,而是将主力于17日转移至扶摇乡,休整了两天。19日,在扶摇乡向导带领下,进抵宁德县赤溪的阳谷、夏村、桃源一带。20日,红七军团主力进抵福安县(今福安市)穆阳镇。该镇内驻扎有国民党保安队、民团后备队,共有800余人。经过周密准备,红七军团将敌人全部消灭。

24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继续北上,立即向福建寿宁县、浙江庆元县开进。这时,国民党第四十九师先头部队已尾追至穆阳镇对岸,对红七军团实施隔岸开火。军团长寻淮洲组织密集火力阻击,将敌人击溃。然后,在穆阳镇向导带领下,取道福安县南溪、晓洋,向北挺进。26日,红七军团翻越闽浙交界处的洞宫山,抵达庆元县尤溪乡荡口村一带。

28日,红七军团进入庆元县城。这时,国民党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对付红军北上。国民党浙江保安处处长俞济时自知浙西南兵力单薄,请求蒋介石将驻守福建浦城县的浙江省保安第三团调回庆元县。30日,该团开回浙西南,与浙江丽水县(今丽水市)保安警察大队、庆元县保安团会合,并企图夺回庆元县城。当天下午,红七军团主力在庆元县竹口与这三股敌人相遇。红七军团打垮了敌人的阻截。

9月2日,红七军团从庆元县撤离,继续北上。5日,红七军团进入浦城县古楼地区。这里有闽北苏区的游击队,是闽浙赣苏区的一部分,领导人为黄道。

自闽侯战斗后,红七军团一路行军作战,一直未得到休整。军团长寻淮洲建议:一、红七军团就地进行短暂休整,总结经验教训,补充一些战士。二、依托闽北苏区打一两个大胜仗,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把闽东、闽北连成一片,继而把浙南条件较好的庆元县连接起来,创造更大的局面,然后跳跃式地向赣东北、浙西、皖南发展。粟裕、刘英同意寻淮洲的意见,但军团政治委员乐少华机械地执行中革军委指示,坚决主张北上。于是,乐少华、寻淮洲分别向中革军委发电报,陈述各自的主张。中革军委对寻淮洲的主张予以批评,对乐少华的主张予以支持。在给红七军团的回电中,中革军委指出:“拟于闽北苏区休息,这恰合敌人企图,因敌人企图阻止你们北进。”这样,红七军团没有得到休整,又向北开拔。

猜你喜欢
少华苏区敌人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漫画哲理
画与理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