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李晓东:这是一个并不安全的互联网时代

2014-03-17 00:49李晓东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9期
关键词:李晓东格局信任

CNNIC李晓东:这是一个并不安全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二十周年,我们已经长大,但还不成熟,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互联网的发展与智力竞争的时代。今年2月27号,在中国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习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将互联网的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国家的同时开始强化互联网治理结构的改变,让互联网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同步。

棱镜门事件将互联网治理格局摆在台面上,它让我们明白美国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值得尊敬和信任。

我认为,国际互联网治理格局进入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面临两大关键问题:

一是严重的不信任。传统社会构建的信用体系被互联网时代摧毁,原有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整个国际社会从信任走向猜忌。美国议员在美国国会公开表示绝不同意美国的决定,因为如果美国放弃管理权,这个管理权就会落入中国和俄罗斯手中。

二是国际互联网格局对社会治理格局提出很大的挑战,政府、企业、民间机构、技术社群、学术界、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的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模式对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提出巨大的挑战。整个互联网治理模式从集中走向分散。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着,它不是今天才存在,只是时至今日才把它摆出来。

我们是否知道在进行电子商务和银行交易的过程中,随时面临着网络钓鱼和数据窃取的威胁?我们是否知道在得意地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捷时,用户信息和隐私一直面临着被监控和曝光的危险?毋庸置疑,我们一直处在并不安全和并不可信的互联网时代。无论对于国际互联网的治理格局,还是对于一国的互联网管理,还是对于每个普通网民使用互联网,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技术上,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全可信的互联网。让我们可以承载更多,更加安全,更加可信。

今年7月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首次宣布了中国的互联网治理原则,特别强调了互联网治理要遵循安全、可信、多方参与的原则。中国政府将支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全面推进国家安全系统,支持IPv6的建设工作,推动中国向下一代安全可信互联网的迈进。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技术上,中国已经全面介入国际互联网的管理进程。

互联网的三大问题:民生、地址和路由,就是我们每时每刻使用的地址、IP域名。这个领域面临三大趋势,第一是多样化,第二是本地化,第三是安全化。这些趋势的变化将影响未来互联网治理的格局,包括未来新的互联网应用。我们必须依照地址开展互联网服务。

在未来,我们可以借此构建完备的互联网认证体系。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是IPv6,除了用之不尽的地址之外,最重要的是数据安全,所有的数据包都进行加密,不能篡改。

互联网的不信任问题,需要我们提出解决方案以后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无论是企业,还是专家,还是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站在前台。剥离相关方的互联网治理模式为每个人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也是参与、协作、开放的互联网精神。

我们愿意与各位同仁一道,携手共建开放、安全、可信、满足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打牢中国互联网的根基,共同争取在国际互联网治理格局的应有权利。

最后,我想引用中国互联网协会邬理事长的呼吁,未来寄托于草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依赖于我们所有的人。

(本文摘自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李晓东格局信任
东方磁卡李晓东:进击的智能卡研发巨子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李晓东:我最喜欢的还是做歌手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小人物的大格局
信任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幽灵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