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发布

2014-03-17 00:49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9期
关键词:总体结论报告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发布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近日在京发布。报告称,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已经度过初期的起步阶段,进入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与全面融合创新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需坚持不懈、持续发展。

该报告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共同完成,汇集了国内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企业和有关研究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据悉,该报告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将形成年度例行发布机制,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发展状态的跟踪提供支持和参考。

发展报告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信息化

图1 教师教学使用的数字资源类型

结论:

PPT依然是最常用工具。调查说明,中小学教学中,信息化资源和软件工具多样性不够,应用水平不高。

图2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各环节的比例

结论: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的全面融合还需推进。

图3 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覆盖率

结论:

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信息终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

图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总体分析: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均衡发展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深入融合有待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已成体系,能力提升有待加强;数字教育资源逐渐普及,共建共享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信息化

图4 教学信息化系统分布情况

结论:

虚拟实验系统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图5 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环节情况

结论:

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显著增加

总体分析:

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能力普遍不高;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亟待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亟待发展

高等教育信息化

图6 科研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结论:

整体来看,除科学文献共享平台之外,其他科研信息化服务系统水平相对较低。

图7 学校宽带接入水平和网络通达情况

结论:

三类学校平均接入互联网带宽差异较大,在教育网接入带宽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校内覆盖方面,各类高校的差异不大,均处于较高水平。

总体分析:

高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优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校际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亟待开展;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猜你喜欢
总体结论报告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报告
结论
报告
报告